APP下载

仰望中的反思(三章)

2017-11-13江苏褚福海

散文诗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福海江畔先民

江苏 褚福海

仰望中的反思(三章)

江苏 褚福海

沉思姚江畔

从河姆渡展馆出来,伫立于姚江畔,凝望着古老而神圣的遗址,我的思绪犹如那江水,汹涌翻腾不息。

徜徉于悠远的历史长河,寻觅着耀眼的智慧火花,不由为先民的睿智所折服,为华夏的璀璨而自豪。

在理想缺失,虚荣泛滥,攀比成风,热衷时尚,且愈发变得现实自我的今天,多少人迷失在命运的拐角处,宁可丢弃尊严,情愿放弃信仰,去追捧那残缺的苹果,盲目地趋附韩流,却不肯去了解河姆渡,感知文明发源地。

愚昧无知很可怕,遗忘历史同样令人生畏。

我始终不信:闪亮的钻戒,能比得上碳化的稻谷;时髦的豪车,能比得上泛河的舟楫;豪华的别墅,能比得上干栏式建筑;残缺的苹果,能比得上象牙蝶形器?

纤纤骨针,擎起了民族的自信;灿灿窑火,照亮了人类的进程;幽幽木桩,支撑着中华的脊梁。

快快醒来吧,困惑迷茫的国人!

七千年辉煌,足够世界敬仰;无价的遗产,值得人类珍视;文明的果实,开创新的纪元。

柱子在呐喊

斑驳苍凉的柱子,耸立于荒寂的地里,一站就是六千多年。静默无语中,轻微的秋风掠过,我隐约听到她在呻吟,在呐喊。

柱子上雕刻的图案与饰纹,经风沐雨,有的已经龟裂,有些开始风化,但仍清晰可见,透射出新石器时代的智慧光芒。

在铜臭熏天、物欲横流的今日,那几根朽木或许根本吸引不了你的眼光,然,那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那是历史进步的标识,岂是金钱可买到的?!令世界聚焦瞩目的柱子,让我满心骤生自豪感。

在马家浜文化遗址前,我的心情无法轻松,甚至是沉重与悲怆的,因为先民们的开启与创造,理应得到后人的重视和保护。

玉琮蕴智慧

晚秋的午后,我怀着膜拜的心情,踏上了良渚的热土,专程去观瞻玉琮,就像虔诚的信徒去朝圣心中的偶像。

玉琮并不大,宁谧地安置于玻璃罩内。曾在地下沉睡了四五千年,依然浑厚圆润,纤秀精巧,灵韵毕现。我凝神屏息,透过放大镜,试图看个真切,可仍没能看清它身上细腻精美的鸟状饰纹。但我丝毫不觉遗憾,因我已看到了她的真容。

我不敢想象,在尚未发明切割工具,还没出现科技手段的远古时代,先民是凭借什么制作如此精巧完美的艺术品的?

感慨!惊叹!

我倏然明白,先辈们的无穷智慧,就是创造世界的载体,他们甚或可以改写人类原始文明的恢宏进程。

猜你喜欢

福海江畔先民
一个温暖世界的方向
独立江畔
赶会
开春时节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仓央嘉措
江畔独步寻花
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