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少力量大

2017-11-12刘诚龙

杂文月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财物曾国藩机关

●刘诚龙

人少力量大

●刘诚龙

“凡治大事,以员少为妙。少则薪资较省,有专责而无推诿;少则必择才足了事者,而劣员不得滥竽其间;少则各项头绪悉在二三人心中手中,不至丛杂遗忘。多则反是。总之,为事择人,则心公而事举,为人谋事,则心私而事废。该局冗员稍多,以后大小事件,须各有专责,一一吹竽,则渐有起色矣。”

这是曾国藩一则批折。以公文主题论,曾帅算是乱批。人家的请示报告,汇报的是财政报销事情。曾帅没太管发票,倒是讲发展去了。

曾帅这件批折,时为同治四年三月十六日,批复对象是江宁布政使万启琛,万氏其时兼任江宁善后领导小组组长,其工作性质,大概相当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派往各地的接收要员。太平天国失败后,其“资产”处置便是大问题,动产不动产,都丝毫乱不得。

曾国藩对处置“资产”,先立了章程。比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属“太平”,曾国藩则定规矩:“寺院之田,果有契串或邻里周知,而该僧众又有力耕种者,均应饬令领回,不必概行归公。”曾国藩处置战后,列出好多条例,如“第三条编查保甲”“第八条挑浚河井”“十一条招复缎业”“第十三条清理田亩”“十四条清理公产”,这十几条,多条关系民生,多条关系吏治,刹车了很多接收大员借“伪产充公”而发横财——官员不发横财,官府便有直誉(正直之隆誉)了。

接收财物之报销,也是规矩之一,万启琛将此事专题汇报,可见曾帅所立章程,对此有律条,财物报销,不得擅专。

报账事,曾国藩就说几句,主要论起了人事。“凡治大事,以员少为妙”。妙在何处?妙处有三:一者,减少财政负担,来干活的都是要吃饭的,吃饭的多了,倒不太干活了。蛋糕就那么大,如何分?分不了,便去民间割蛋糕,宋朝便是这么玩的,宋朝冗员之多,历朝之最,最后玩不下去了。二者,曾国藩以为,人若少了,不是不能干活,而是逼着各级衙府去找干才,找来的人,便能干事,会干事,干得成事,能吏各自吹芋,合唱便少杂音,更让“劣员不得滥竽其间”。其三,人少了,办事效率便高了,你干这几件,我干那几件,自“不至丛杂遗忘”,各自生蛋,不来捣蛋,各干各事,各负其责,板子打起来,也找得到屁股;不然,白花花撅起一操场屁股,打哪个?

曾国藩此折,婆心力论人事,非空对空,炮仗乱放,他是甚有针对性的,缘起“该局冗员稍多”。该局指的是“善后局”,太平军被镇压后,“敌人”不再生乱,生乱的是“我们”,曾国藩的秘书赵烈文曾痛陈:“城中各军尚纷乱不止,兵勇互相掠夺,时有杀伤。”城中各军是胜利军之湘军,这让赵烈文格外痛心疾首:“这些人何以对九帅?何以对皇上?何以对天地?何以对自己?”曾国藩也是悚然而惊,听得此语,见此乱局,他便在各地增设了“善后局”。

善后局不用打仗,只管分账,诸多接收大员,口头没说,心头都是这么想的,分账即分赃,故,都一个劲地往里面钻,肥差啊,致使善后局人满为患。曾国藩说该局“冗员稍多”,可能有所保守,当然这也可能属实,善后局刚成立嘛,苗头初显嘛。苗头出现,便得警示,方可防患未然。这便是曾国藩撇开财物报账不说,重点来批示机构人事的原因。

曾国藩此折,若让我来概括,便是五个字:人少力量大。这与俗语“人多力量大”相矛盾,其实不矛盾。机关人少,人少力量大;民众人多,人多力量大,这是辩证法。机关人多,民众人少,十羊九牧;官多民少,一个正职,三四十个副职,人浮于事,人多烂事,这般府衙有力量么?其情形便是:不补台,单拆台,不搭台,单倒台了——宋朝便是这么倒台的。反之,机关人少,都花精力去琢磨事,没多少时间去揣摩人,事便干得好,干得成。这叫做人少力量大。机关人少,民肩便负担轻,民心顺,天下归心,归心之天下人越多,力量便越大,全民拧成一股绳,试看天下谁能敌?这叫做人多力量大。

猜你喜欢

财物曾国藩机关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环保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是否需要听证?
打开机关锁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你还是贼,他已是曾国藩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正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