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德育的新路径“道德学科化”及其启示

2017-11-11张煜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9期

张煜

【摘要】日本将于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作为“道德教育学科化”,将一直作为学校学科之外的德育课程升格为“特别的学科”。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审、指导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对以往的道德教育有颠覆性的改革。日本在推进“道德教育学科化”政策后引起全民的大讨论,实施上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实际的效果如何也很难预测。但日本德育的此次大变革,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道德教育 道德学科化 特别的学科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235-03

战后日本的道德教育一直是学校学科之外的一门课程,在特设的“”(道德的时间)内进行。2006年安倍晋三就任首相,教育再生成为安倍内阁的政策课题之一,在此期间政府设置了“教育再生会议”着手教育改革。2007年6月,针对“校园欺凌”,“犯罪年龄低龄化”等问题,日本政府在教育再生会议第二次答申中提出,为了让孩子们有规范意识,有公德心,思想行动统一,就有必要实行德育的“学科化”,在现行的“道德的时间”的基础上使指导内容和教材更加充实。但因为道德学科化涉及到统一审定教科书的编审,德育评价等一些列具体而复杂的问题,再加上2009年民主党政权的诞生,道德学科化的计划遂被搁置[1]。

直到2012年安倍第二次执政,道德学科化再次成为了热点议题。201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发表了“有关今后改革·充实道德教育的方针政策”的报告,提出了将“道德的时间”升格为“特别的学科道德”(以下称“道德科”)。2014年10月,中央审议会提出了“有关道德教育课程的改善”,2015年3月,文科省公布了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则改正以及学习指导要领的修改,“道德科”随之正式启动。

日本的小学将于2018年,中学将于2019年开始全面实施作为“特别学科”的道德教育,这将是日本战后德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审、指导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对以往的道德教育有颠覆性的改革。

一、德育目标简明化

改订前2008版小学及中学的《学习指导要领》(第3章 道德)①中规定,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全部的学校教育活动,培养道德情感、判断力、实践的热情等“道德性”。“道德的时间”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力”[2]。《学习指导要领》中解释“道德性”是人为追求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更好的生存方式而践行道德行为,并使之成为可能的人格特性。“道德的实践力”是人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生活的能力,每一个儿童加深对自身生存方式以及对道德价值觉悟的思考,能够自主选择和实践实现道德价值的合适行为的内在素养。

在教育目标的表述上,“道德性”与“道德的实践力”等用词的含义难解,且相互关系复杂,加上《学习指导要领》中也并没有明确指出它们之间的关联,这给学校一线的教师们造成指导上的困扰。对此,“充实教育恳谈会” 提出将道德教育的目标更加简明化的改善意见。最终,在中央教育审议会(以下省略为“中审会”)在“有关道德教育课程的改善等”的答申中指出,“道德性”与“道德的实践力”都是为实践道德而具备的内在的素养与能力,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在此目的上两种概念的性质相同。道德学科化后,在这两种概念表达上做出了统一,重申了道德实践力的重要性[3]。

二、加强教育内容的层次性

在道德学科化以前,道德教育主要在“道德的时间”内进行,并通过学校全部的教育活动来实现。2008版《学习指导要领》中,道德教育的内容根据学生各年龄阶段分类为四部分:①有关自身的内容;②有关与他人关系的内容;③有关与自然及崇高事物关系的内容;④有关自己与集体以及社会关系的内容。从小学德育来看,低年级(一、二年级)重点培养基本生活习惯、判断善恶,中年级(三、四年级)重点培养遵守社会生活规范的习惯,高年级(五、六年级)重点培养法律规定的意义,作为个集体、国家·社会意愿的自觉性。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内容的不同,具体要求也存在差异。

此次改革中,重申了道德教育内容的精选,内容的层次化和序列化的重要性,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发展、环境等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计划性、阶段性的教育工作。在德育内容的修改中,中审会还提出了在指导项目中增加相关的关键词,如“判断善恶”,“正直、诚实”,“感谢”,“信赖”,“相互理解、宽容”等,并要求在对这些有关道德教育的关键词进行阐述时,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阶段选择合适的解释,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规范礼仪,还要让他们对这些规范礼节的意义做出思考。同时强指导学生要结合当今国家化社会的发展现状,在理解本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尊重多元化的价值观。

三、多样、有效的德育指导方法的引入

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往德育偏重知识的模式,将德育课堂从(阅读型)向(思考型、讨论型)的道德教育转变,更加重视儿童的主体性和独特性是此次改革的核心。

改革中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入“问题解决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形成多样、更有效的道德指导,避免以往“道德的时间”中仅靠读故事,注重理解人物心理的指导方法,改变直接给出结论,一成不变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鼓励师生进行讨论、发表等谈话活动,在讨论中自省、判断,从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加学生实际体验活动,形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课堂;在授課内容安排上实行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一节课内讲授多个内容,也可以把一个内容在多个时间内讲授;在道德习惯以及道德行为养成的指导过程中,提倡加强问题解决式的学习,体验式的学习,分角色演绎以及交流式的学习。在这些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选择性地教学,并且要注重学生活动后的反思和回顾,培养学生面临各种状况时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②。

四、国家审定教材的使用

在教科书的选用上,以往“道德的时间”里,道德教育使用的是由文部科学省主编并免费发放的副读本《心灵笔记》,后全面改编成《我们的道德》,分为小学低学年、中学年、高学年、中学用四种,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教科书。道德学科化后,各校将使用国家统一审定的教科书进行教学,教材由民间出版社编纂发行。

虽然文部科学省主张各出版社发挥创意,制作出多样的教材,但教材编写必须顺应《学习指导要领》的规定,体现教材内容的改革要求才能通过审定,得到官方认可。日本在2016年度的教科書审核中,8家出版社申请的小学道德教科书全部通过,并将从2018年开始投入使用。这批道德教科书按照改革要求,一改以往偏向于通过阅读故事形成道德理解的编纂方式,而是以问题解决型场景设置作为主要教学方法,试图向“思考型的道德课”、“讨论型的道德课”做转变。但各出版社为安全通过,选材多以《我们的道德》为参照,各版本的教科书内容出入不大。

五、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教育网络

在有关道德教育指导方法的改善上,本次改革还强调了“道德科”的教育计划要全体教师参与、协作下制定,并要关注计划的层次性、发展性,另外,家庭与社区的协作也要在教育计划当中有具体明示。道德学科化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学校的教育计划以及相关的教育信息要通过网络页面或学校校报等方式积极地与家庭、社会进行沟通与信息共享;积极开展公开课,让学生家长以及广大群众都能参与进课堂,强化学校、家庭与社会间的协作。

六、记录式评价的构建

初次尝试的道德学科化需要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中审会指出,学生道德性的评价应该是多面的,延续性的综合性评价,所以不应采取数值评价的方法,而要通过学生的作文、笔记,问卷,对学生的发言、行为的观察,面谈等方式多面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4]。在此基础上,做“指导记录”,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与道德成长;要避免比较,尊重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倡导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为避免主观性,道德评价由“道德推进教师”③主导,另外还要结合其他教师,家长社会的意见、学生本人、同学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这些制度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高资质,如何进行师资培养也或将成为日本面临的课题之一。

日本在推进“道德教育学科化”政策以来,既有支持也有质疑,实施上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实际的效果如何也很难预测。但日本德育的此次大变革,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1.注重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与连续性

教育历来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道德教育也是如此。日本的德育内容在同一纲下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目,在同一纲下对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有不同要求。日本在道德学科化中也再次强调了要加强教学内容阶段性的安排,逐层递进。而我国的德育课程标准中,小学德育内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纲,分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阶段,层次性相对模糊。德育目标是既定的,将目标贯彻到内容中,在同一纲下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条目,形成一个承前启后的序列体系更能符合学生道德发展的层次性特点。

2.加强道德教育直接方式与间接方式的相互促进

道德教育的形骸化一直是日本道德教育饱受质疑的重点问题,日本在改革中仍然强调道德教育中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并用并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的重要性。

中日两国都注重在道德教育中的直接与间接,显性与隐形的结合,但其内容的多元性有所不同,日本除了在其他学科中渗透德育外,还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体系,培养道德实践力。如“特别活动”,如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兴趣小组、学校活动等充实德育;“体验学习”中包括一周的“自然教室”,在自然环境中过集体生活进行自然体验、环境学习,还有“社区体验活动”、“志愿者活动”、“劳动体验”等等。在教育过程中要真正在谋求道德课与各学科以及其他活动中的道德教育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学校整体的教学活动来进行补充、深化和结合,实现直接与间接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

3.制定细致详尽的教育计划推进德育工作进行

日本学校在进行德育时要求制定 “全体计划”(全面计划),和道德时间的“”(年度指导计划)。全面计划是一种明示学校大德教育的基本方针,同时又综合展示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达成道德教育目标措施的教育计划。在制定各学科的教育目标时,要求制定出具体的道德教育目标,解决中小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年度指导计划”是把道德课在各年级的指导内容,根据学年阶段构成主题,然后把这些主题在全年度进行分配、排列。其目的是为了在道德教育全面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阶段及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除上述两种校级计划外,“班级指导计划”和道德课的“指导案”(相当于教案)则是具体到班级,由各个老师独根据学生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独立制定,给每个教师提供发挥个性化教学的指导空间,更具灵活性。

此次改革中强调了充实计划内容,将道德教育的目标、道德科的指导方针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作在计划层面给予具体展示,充实学校的全面计划。制定出具体的道德教育计划是进行道德实践的重要前提,日本重视教育工作的计划性值得借鉴。

4.唤起包括家庭、社会在内的广大民众对道德教育的关注

日本的道德学科化不单是对学校场域中的道德教育进行了改革,这样的转变让道德教育的实践场所不仅停留在学校,更影响到家庭、社区以及广大社会。道德学科化引发了日本民众对如何改善学校德育的大讨论,这也是日本试图从本质上解决道德问题的对策的一环。日本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厌倦上学等现象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有社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当今日本家庭和社会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弱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我国的德育主要还是由学校进行,家庭、社会配合展开的德育工作依然很少。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重视家庭、社会的德育功能是解决道德危机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羽田积男.[M].东京:弘文堂,2015:50.

[2] 文部科学省.[M].东京,2008

[3] 文部科学省中央教育审议会 . 道德にる教育课程の改善等について答申 [R].2014.

[4] 道德教育の充にする会.今後の道德教育の改善·充方策について(报告)[R],2013.

注释:

①文部科学省..[M].东京,2008。《学习指导要领》是日本法定的国家课程标准,对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高中的教学内容、指导方法、科目结构等作出规定,并决定各个年级的课程开设、教学进度、学习单元的排列等。

②道德教育の充にする会.今後の道德教育の改善·充方策について(报告)[R],2013.

③文部科学省最早在2008年建立了“道德推进教师”制度,形成以道德推进教师为核心,全体教师参与的德育体系。

基金项目: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南通道德风尚高地建设路径研究—基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经验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