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内部是个清凉的世界
2017-11-11沈锦奎沈铭
沈锦奎 沈铭
【摘 要】太阳的内部构造和发电机制以及后期演变是天文学科急需破解的难题, 20世纪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的道路上走得非常辛苦,步履蹒跚,自以为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际上却与真理是背道而驰的,关于恒星内部的结构与演化的理论框架是错误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更是荒谬),不仅存在明显的问题,还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天文学的发展。物理学讲究一票否决,只要是有一项不能被实验验证,不能自圆其说的结论就是错误的。当前恒星演化理论无法解释宇宙中大半数以上的双星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其运行的机制也一无所知,也无法解释恒星形成之初(童年时期)其内部没有固体物质是什么原理,既然太阳系是由同一星云演化而来,太阳内部就应该有更多的固态物质。其发光发热的核聚变理论更是完全不能令人接受,1500万度的高温是如何产生?是谁控制着核聚变?为什么不是瞬间发生核爆炸?诸多的问题,需要全新的学说来解释。
【关键词】固态内核;核聚变;温度“反常”;等离子体;静电起电机;离子发动机;彗星掠日;陨石
1 太阳内部应该有个固态的核
自从人类识了太阳系以后,关于太阳及太阳系内天体的形成理论就不断涌现,其学说至今不下四十余种,归结起来不外乎是灾变说和星云说。灾变学说认为有一棵恒星与太阳发生碰撞,将太阳内部物质撞出或挤出来形成行星,虽然災变说多种多样,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看法,即行星的物质是从太阳里分出来的,也就是说太阳里面有大量的固态物质,被带出才形成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这些固体类行星及卫星。
星云说是现代天文界比较赞同的一种学说,他们都主张整个太阳系(太阳和行星)是由同一星云形成,星云的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外部物质形成行星和卫星,并且认为原始星云里面的固体尘埃微粒占星云质量的1%左右。这里有一个大家必须认清的事实,既然太阳系由同一星云演化形成,星云里面又有固体尘埃微粒,原始太阳就不可能将这1%的固体尘埃微粒拒之门外,太阳系内的类地行星和卫星都是固态的,类木行星也都有固体内核(彗星撞木星就是最好的证据),太阳的内核也应该由固态物质构成。
太阳形成的时间和空间决定内核固体物质的数量。现代星云说认为一团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际物质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开始收缩。内部温度和密度逐渐增加,当温度增高到能发出红光时,太阳就从胚胎中诞生了,称之为原恒星,这是太阳的童年时代,太阳在这个阶段大约经历了5000万年。原太阳引力收缩开始时的半经约为2500万公里,接近水星轨道半径的一半。首先看看这5000万公里直径的体积应该有多少固体物质吧,按1%计算,其固态物质己经超过了现在的太阳体积的455倍了,即便是按千分之一计算也比现在的太阳大几倍(这也证明了星云说的自相矛盾与错误)。再看在这5000万年的时间里太阳会得到多少彗星陨石物质吧,彗星陨石的年龄大都在46亿年至60亿年,应该不属于太阳系,大家知道地球每天会有无数的陨石降落,流星雨也会经常看到,估计每年有几十吨,彗木相撞的经常发生也是有目共睹的。太阳之初一定也会有大量陨石降落和彗星坠入。美国SOHO观测卫星每几天就会观察到一棵彗星撞日而被太阳瓦解,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科学家指出,在2010年12月13日到22日期间,曾有25棵彗星坠入太阳。太阳现在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而当时直径是5000万公里,是太阳现在体积的45554倍,在5000万年的童年时期,太阳里面落下的陨石和彗星物质应该是巨量的,其核心必然是固态的。
太阳的化学组成也证明内部有大量重物质。为了弄清太阳内部物质构成,科学家们利用摄谱仪进行太阳光谱分析,找到了太阳上69种元素,氢占71%,其次是氦占27%,还有各元素的2%。这些元素地球上都有存在,太阳的重元素(金属)的含量比例也和地球上差不多。从天上到地下,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统一的,太阳在形成之初,并没有也不可能将固态物质排除在外,太阳的光谱分析也证明太阳内部有2%固态物质成份。如此种种加在一起,无论谁都必须承认太阳应该有个固态的内核。
2 核聚变是错误的太阳能源理论
1938年美国物理学家贝特提出太阳的能源是氢原子核聚变反应所产生(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认为太阳中心0.25半径内因1500万度的高温将2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并释放出强大的能量,1克氢聚变成氦能够放出6.5x10∧18尔格的能量,相当于产生1.55x10∧11卡的热,这等于200吨优质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为什么人类不能将氢核聚变利用来发电呢?哪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洁静能源啊。人类控制不了的核聚变,大自然是如何控制的呢?太阳内每秒不多不少的让400万吨的物质转化成能量,让氢聚变成氦,把持得洽到好处,象人类用闸门控制水流量一样,既不让它多也不让它少,真的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再说太阳童年时中心是固体的,在0.25半径内不是气体,也不能产生有1500万度的高温,特别是不可能瞬间产生1500万度的高温。因为气体收缩跟温度是成反比的,热胀冷缩是简单的物理常识,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就会膨胀,别说是1500万度,当升高到几千度时己经是高温等离子态了,高温等离子体具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说太阳在童年时期边收缩边升温到1500万度是违背物理常识的,高温的离子态物质是不能形成原始太阳的。任何物质在极高温下都会电离形成电浆等离子体,也会发光,无须要等到核聚变才发光。例如铁在1538度就会熔化,超过3200度还会汽化,同时发出红、白色的光。石头被加热也会熔化,火山熔岩也发红光就是例证。童年时期的太阳只能是象木星、土星等类木行星一样在低温下形成。
中微子失踪证明太阳并非核聚变。既然要将太阳的能量归结为核聚变,那么中微子失踪之谜就是最好的反证,中微子是氢核聚变反应产生的的一种基本粒子,这种粒子不带电,质量特别小(静止质量等于0),穿透力非常强,任何物体包括地球它都会毫发无损地一穿而过,然而科学家无论怎样的方法也找不到太阳核聚变应该发射出来的中微子的数量理论值,美国科学家戴维斯等人在南达科达州地下一公里半的金矿里安放了一个大罐子,用38万公升的四氯化碳溶液来捕获中微子,(中微子会和四氯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氩原子)经过8年的实验,结果测得的中微子数量只是理论值的1/3。中微子是个特殊的粒子,它是不会凭空消失的,那么唯一的结论就是,太阳根本就不是因核聚变而产生能量的,也就不会释放出那么多的中微子了。
太阳核聚变理论是人们对核聚变的认识错误。大家都相信美国人贝特的太阳核聚变能源理论,缺乏对氢分子和氦原子的深入了解,误认为核聚变和核裂变都是释放能量。事实上氢核聚变与核裂变正好相反,一个是吸收能量由轻元素生成重元素,一个是释放能量发生核爆炸(氢弹)。氢分子和氦原子都有两个电子,它们在核外的运动状态相似,电子电量相等,但是氢分子的两个质子是作为两个原子核在保持相对距离约0.07nm的情形下转动的,而氦原子中的两个质子却是紧密地束缚在一起运动的,氦原子中两个质子的能量比氢分子中两个质子的能量大到一百万倍的数量级。如果氢聚变成氦,必然要吸收能量,因为氢分子的质子相对氦原子里的质子能量小太多了。现在有一些人还在利用“氢核聚变原理”搞什么人造太阳,简直是白日做梦,浪费人类资源。
3 太阳的温度“反常”需要新的理论解释
太阳是维一能够被观测到表面细节的恒星。太阳的大气层由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肉眼看到的光辉夺目的太阳是大气的最下层光球,是日常所见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km,太阳向外发射的能量似乎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太阳的半径也以光球为界。光球层的温度为6000k。色球是光球层外厚度2000-10000km的稀薄气体层,它光度很低,密度很小,但温度很高,有1万至几万度。日冕是太阳的最外层,它形状不规则,发出珍珠般清白的微光,厚度可达到几个到十几个太阳半径。日冕由太阳周围稀疏的尘埃和气体组成,密度小得比实验室里能得到的真空度还高,但是日晃的温度却有一、二百万度之高。黑子是太阳表面经常看到的一种活动现象,人们发现它有十一年左右的周期性,在光球亮度的衬托下显示黑色,黑子群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地方,只有4500k。
按照当前的核聚变理论,太阳是由中心0.25半径的核心产能区由氢核聚变向外辐射全部能量,其核心的温度为1500万度,温度向外传输的过程是里高外低。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太阳表面的温度变化与内部核聚变理论是矛盾的。现在的事实是太阳表面的温度高于里面的温度,日冕温度一二百万度大于色球层的几万度,色球层温度大于光球层的6000k,又大于黑子群的4500k。这种温度被称为“反常”的现象洽恰证明了核聚变理论是错误的。太阳辐射发光原理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
4 太阳发光原理新说
产生光的原因是很多的,发光的原理也是多种多样的,木材煤碳蜡烛点燃会发光,日光灯霓虹灯汽车灯能发光,莹火虫也会发光,其中包含着物理原理,化学原理,生物原理等等,那么太阳是怎样发光的呢?太阳发光原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电生光。电离和电子流是太阳幅射发光的真实原因。其一、太阳发电机制与电的产生。太阳是个静电起电机,具备范德格拉夫静电起电机的必要条件(范德格拉夫起电机是通过绝缘传送胶带将产生的静电荷传送到中空的金属球表面,范式起电机非常易于获得极高电压,电势可达500万伏特)。静电是大家熟知的一种电,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而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质子为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就会产生静电,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产生静电。气体也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空气的剧烈运动同样会产生静电。地球上的雷电就是大气云层运动所产生的静电,因强烈的中和而释放出的电光、雷声、热量。太阳运动的公转和自转带动太阳内部的气流就会产生静电,象地球大气的摩擦会产生雷电一样,太阳的大气比地球上浓密得多,其静电强度也一定会高很多。根据范德格拉夫起电机原理,球壳越大、气压越高则产生的静电强度越大。太阳就似一个大静电球,其表面(电离层)如同静电起电机金属球体表面一样,分布着超高压电子和离子。其色球层就是这个静电分布区域。电子的运动是会产生电光的,象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电子显像管、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器等等都是靠电子流而发光的。太阳的固体内核相当于起电机的转轴,太阳的自转运动使气体产生强烈对流,产生的强大(静)电流就能使气体电离发光。其二、太阳大气的电离与能量的产生。太阳是个离子发动机,具备离子发动机需要的所有条件。太阳有巨大的磁场,内部储存有大量的气体,运动产生有超高压的静电。离子发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高压电流和磁场将气体电离,(虽然干燥的气体是很好的绝缘体,但是当气体受到紫外线、x射线或其它辐射时,气体就会电离成为电子、正离子和中性分子的混合体,从而成为导体)气体的电离就会产生能量,产生推力,产生电风,产生光。太阳风是气体被高温电离的产物,从人造卫星捕获太阳风质点得知,太阳风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质子(氢原子核),占91.3%,其次是氦核,占8.6%,还有各元素的高度电离子和自由电子。银河系就有几千亿个太阳,它们都在向外发射太阳风(恒星风),恒星风是质子电子流,它们以每秒400至900多公里的速度运动,到达地球会产生极光,象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都有极光现象。太阳风向外能使地球、木星等星球大气产生极光,也必然能激发内部大气而产生光(霓虹灯、日光灯里面充有气体,通电而发光)。太阳本身也会接收到其它恒星发射过来的恒星风,也是太阳发光的原因之一。
太阳发光无须消耗太多的质量,当前人们认为太阳形成至今已有46亿年了(有待更正)每秒向外发光需要消耗400万吨的质量,这是按照地球所接收到的太阳能量计算出来的(人们觉得太阳质量的流失会使太阳的质量减少,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太阳系的引力是由太阳的质量决定的,如果太阳质量减少太多,太阳系就保持不了稳定状态)。实际上太阳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绕银河中心转动,又以25天一圈的速度自转,内核可能转得更快,具备有巨大的动能量,是靠动能产生电能(静电)、离子能而发光的。发电机和起电机的原理是只要有转动的动能就会产生电能,并不需要消耗质量。太阳消耗的能量符合离子发动机原理,离子发动机消耗的气体“燃料”是很少的,是化学燃料发动机效率的十倍以上。太阳里面的气体就是太阳离子发动机的“燃料”,虽然有消耗,但很少,会“燃烧”电离很久,并且有彗星墜日的不断补充(彗星含有大量的气体和冰物质,是很好的电离燃料)。随着太阳里面温度的升高而将氢气体基本电离完结,那就是太阳该要熄灭的时候了。
5 太阳内部是个清凉的世界
太阳的形成与演化并没有什么独特性,太阳与太阳系内的天体的形成和演变应该有共同性、相似性。地球和类木行星都具有圈层结构,有岩石圈,水圈(液体圈),大气圈,电离层。太阳的内部结构也应该同太阳系内天体具有共性,也应有固态的内核(包括金属氢),也会有液态层(液态氢),大气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地球的电离层在50公里至3000公里以上,电离层的温度高达3000度,然而地球上的人却感觉不到电离层的温度。太阳的构造同地球和类木行星应是相似的,必然也是里面固体核心低温,外面电离层高温,这同当前的观测结果是吻合的。黑子低温4500k,光球为6千度,色球层为几万度,日冕则为百万度以上。太阳色球层应该就是相当于地球的电离层、静电层,是质子和电子分布的区域,也是太阳的外壳(地球的电离层是地球的外壳)。质子温度约为4万度,电子的温度约为10万度,与实际测量的色球层1万度至几万度的温度值也是吻合的。太阳之所以能长久地发光,是里面存储有大量可供电离的气体,现阶段太阳内部应该是个清凉的世界,随着内部温度的不断升高,气体被电离消耗,总会有完结的时候,到时候太阳光将会慢慢减弱消失而失去光明,进入恒星后期演化阶段,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将在以后论述)。中华文明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认为天上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或许天界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和神仙们就是住在太阳内部那个清凉的世界里面吧。
【参考文献】
[1]《天文学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社2012年.
[2]肖利.《电磁学》,科学出版社2011年.朱光华.《太阳》,民族出版社1985年.
[3]戴文赛.《太阳系演化学》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
[4]罗先汉.《天体演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5]王永成.《太阳系》,华龄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