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恋视角下电影《龙虾》的荒诞叙事与自由内涵

2017-11-11杨胜娟周秀娜

电影评介 2017年16期
关键词:旅店乌托邦龙虾

杨胜娟 周秀娜

由欧格斯·兰斯莫斯执导的科幻爱情剧情片《龙虾》(又名《单身动物园》),自2015年在英国、法国、希腊等地上映之后,便因强大的演员阵容,天马行空的想象,扣人心弦的剧情,发人深思的寓意,博得了极大范围的关注,并荣获第68届戛纳电影节、第6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奖提名。大量的细节暗示与呼应,导演独树一帜的拍摄风格与剪辑方式,使得该片成为一部年度佳作。

该片的背景设置在一个有别于现实的虚拟社会中。在那里,人人都必须有一名伴侣,没有伴侣则被认为是不合法的存在。单身或独居者会被统一送到一家旅馆,并被要求在45天内找到合适的伴侣,否则将会变成自己选定的一种动物,遭到永远的流放。故事的主人公大卫便因违背了配偶至上的社会准则而被囚禁于旅馆中。随着时间一天天迫近,伴侣匹配的失败使他愤然逃离旅馆进入森林,却意外发现了与他所处社会截然不同的社会规则——极端的独身主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抗与叛逃。

一、 极端的反乌托邦世界

电影展现了一个典型的反乌托邦社会。有别于乌托邦所营造出的和谐、平等、民主、自由的世外桃源,反乌托邦所展现的则是表面上一派和谐,实则内部早已波涛汹涌,腐烂不堪,暗藏了无数的问题与杀机。人们在看似民主的社会中处处受到迫害,道德沦丧,人情淡漠,物质的极度泛滥冲淡了人们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人们的思想在高压的社会统治下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与自由。

电影情节的展开,完美地结合了蒙太奇派叙事理论。蒙太奇派叙事理论以影片内涵与观众心理顺序为基础,运用多个镜头,用混乱的构图组成原本构思的画面。在电影的一开始,灰暗的画面就奠定了整部电影黑暗阴沉的基调。昏暗的天气、潮湿的空气、阴冷的海风中迎面驶来了一辆白色的汽车,车中的女人脸上写满了焦躁与不耐烦,飞速地沿着海岸线开去。忽而,她飞奔下车,掏出手枪打死了正低头吃草的驴,而后又继续踏上了前行的道路。看似莫名其妙的开头,实则隐晦地表明了电影将以一种混乱的、扭曲的形式继续展开。中年丧偶的男主人公大卫被逼前往单身旅馆在45天内找寻新的伴侣,如若找不到伴侣,将会在45天后遭受处罚,变为动物。这是电影中最具荒诞色彩的一点:脱离伴侣,便失去了作为人的资格。人的价值不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不在于自身的成就,而在于是否符合社会的主流意识。为了延长生存时间,他们可以在45天中去森林里猎杀森林游击队的那些独身者,每抓获一名独身者便能得到一天的时间作为奖励。森林游击队,他们是这个游走在森林中的社会异类:拒绝被社会捆绑,拒绝寻找伴侣。他们是游离于社会体制之外的自由团体,是与社会主流尖锐对立的特殊存在。单身汉们为了生存捕杀独身者,独身者为了报复进行疯狂反扑。

在电影的拍摄技巧上导演也极为考究,懂得灵活运用安德烈·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即通过一个持续不间断的镜头对一个场景进行拍摄,形成连贯完整的镜头。众多的单身者为了生存而你追我赶奔赴森林中,影片没有采用常规的拍摄手法,而是运用了高速镜头对画面进行连续捕捉,本该迅猛又残忍的捕杀,因高速镜头放慢了数十倍而显得笨拙又滑稽,辅之以轻松悠扬的小提琴乐曲,整个场景反而带着些幽默与诗意。没有直白的杀戮与批判,而将人的欲望,人的私心渲染包装成人面临生存的绝境而不得不做出的抉择。以极具艺术感的方式,带着浓浓的黑色幽默讽刺了一个绝望又满是禁锢的社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反叛主流、勇于抗争的团体,却并非正义的化身。他们拥有严格的纪律,男女之间严禁发生感情,独身者之间可以合作但不能帮助;每个人都必须是冷漠的,他们需要提前掘好自己的坟墓,以便遇险时不会连累同伴。他们在本质上与单身旅馆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独裁主义。他们控制人的行为,约束人的情感,迫切地希望由受压迫者变为压迫者。没有乌托邦式的美好与纯粹,整个社会没有绝对的好坏与正义,充斥着反乌托邦的消极与讽刺。

二、 丰满的人物形象构建

作为一部成功的荒诞主义电影,冷色调的构图,混乱的逻辑,堕落颓废的氛围,直白的对抗与冲击是电影最大的亮点,人物角色在电影中反而成为了次要的因素。但就是这次要的因素在电影中的表现也极为亮眼。人物塑造和台词表达较为成功,人物关系的展现与衔接也很流畅自然。《龙虾》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与黑格尔的人物形象塑造理论保持着高度的统一——致力于展现人物性格的情致、具体性与明确性。

作为本片唯一的主角,男主人公大卫是整部电影着墨最多的一个形象,在他身上折射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懦弱与刚强。当他入住单身旅店,管理員问他如果不能成功的话,他希望变成什么动物,那么多的动物中他唯独选择了龙虾。“龙虾的蓝色血液带着贵族的特征,他们可以终生保持生育能力。”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语,却足以看出大卫内心难以抑制的渴望。身处社会的中下层,大卫对于贵族,对于权威有着极为强烈的情感,他痛恨他们——他们掌控了世界,对人进行残酷的制约与压迫;他羡慕他们——他们拥有无上的权力,拥有绝对的自由。而生育能力则代表着欲望,代表着被束缚的、得不到宣泄的人的本能。他只能通过如此隐晦而又懦弱的方式表达他的想法,他没有勇气去抗争,去赢得自己渴望的一切,他所能做的唯有幻想。社会的压制与束缚导致了他懦弱性格的养成,人物性格的情致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但是,即使是懦弱的人,也会有多面特点的体现。随着时间一天天地流逝,自己的伴侣还是没有着落。处在一个需要找寻共同点来维系婚姻状态的社会中,伴侣之间没有共同点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身边的朋友们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不惜去欺骗,去故意创造共同点。他眼看着自己的瘸腿朋友为了吸引爱流鼻血的女孩的注意,不惜撞破自己的鼻子然后谎称自己拥有同样的病症。女孩相信了,基于欺骗的伴侣关系形成了,男子终于可以免受死亡的恐惧。然而大卫,这样一个懦弱的男人,面对死亡的考验,却秉持了自己的本心。他不愿意去欺骗,不愿意用虚假去换虚无的时间。通过具体的小细节展示,虽然不明示,却有振聋发聩之功效,人物形象的具体性得到彰显。endprint

当终期临近,伴侣配对的失败让死亡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活下去成为大卫唯一的信念。所有的一切,所有遭受的苦难,全都是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他愤然逃离单身旅店,成为森林中独身者中的一员,尽管森林游击队有着同样残酷又严苛的规则,但只要他还能继续活下去,一切都不是问题。他可以耍花招用计谋拖延单身旅店之中结识的朋友,他可以奋不顾身反抗偏激暴虐的游击队女领袖,一切都是为了能更好地活下去。生存,成为大卫生命的主题,人物性格的明确性也得到了表达。

三、 辛辣的社会现状批判

《龙虾》在故事内容的展现上,较好地融合了汉斯·里希特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理论。表现主义电影重在象征意味的描写,通过对环境的渲染对人物夸张语言与肢体的刻画,挖掘深层次的绝望与悲凉。

(一)对婚配制度的讽刺

电影通过了一种极为扭曲的三观来表达婚姻的真谛:男女之间婚姻的缔结不是基于爱情,不是基于了解,而是基于共同的缺陷或者所谓的共同点:同样身体残疾、爱流鼻血、眼睛近视,或者性格冷漠……男女的结合不是为了繁衍后代,不是为了需求慰藉,而是为了符合社会的规范、规则的要求。诚实与真心在婚姻中是微不足道的存在。只要能找到一个伴侣,允许欺骗,允许谎言的存在,这活脱脱地是对现实婚配制度的讽刺。现实中有多少人迫于社会的压力,屈服于父母的催促为了结婚而结婚呢?他们对于爱情没有期待,对于彼此的了解程度漠不关心,选择对象的标准只有一个——合适。相称的职业,相当的家庭,相同的背景就足够用来组建一个家庭。幸福与否并不是婚姻的意义,而和谐与稳定才是真正的核心。

(二)对主流思想的反叛

电影运用了各种象征讽刺的手法表现了对主流思想的控诉与反叛。大卫提出他想成为一只龙虾时,旅店的管理员说道:“大部分都会想到狗,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狗,龙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旅店的管理员代表着独裁世界的执行者,从独裁者的口中肯定大卫的独树一帜与个性自我,讽刺的意味更加强烈。人人内心都有着反叛与挣脱的欲望,可是社会的束缚却使我们不敢贸然前进,去表达真正的自我。當大卫逃离单身旅店,加入独身者的行列,对主流思想的反叛在这里实现了爆发。人人都可以为了苟且而屈服于眼前的社会,可是我拒绝,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不自由,毋宁死。自我与自由的意义远远大于生命本身,我可以为了自由而死,可是我不能屈服于这黑暗的统治。

当越来越多的独身者遭到猎杀,独身者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们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是谁规定配偶才是社会最稳定最安全的模式,我们就是要证明配偶才是这个社会最虚伪最残忍的存在。当行动成功,他们返回森林,表现主义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了体现。阴森黑暗的空地上,兴奋的人们拿着蓝牙耳机跳着僵硬而滑稽的舞曲。他们的动作老套,表情夸张,通过这种无声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内心的狂喜。夸张的表情,浮夸的动作,使得人物的情感得到了更好的表达与抒发。他们终将用行动证明,这个虚伪的世界实则全是荒芜与堕落,唯有自由,才是真正的永恒。

《龙虾》这部带有浓厚荒诞主义与黑色幽默的影片,并非展现了对婚姻的痛恨、对单身至上的推崇,而是展现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对自由的追求,对自我选择的尊重。身处社会之中,为了得到一些东西,不得不放弃更多的东西。我们麻痹自己:得到的远比放弃的更有价值,我们宽慰这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出的决定。而《龙虾》,就如利鞭,撕碎了人们的美梦,暴露出了残酷的现实,抽打着人们的灵魂,拷问着人们的内心:如若自由都能轻易舍弃,那么人存于世还有什么底线可言?endprint

猜你喜欢

旅店乌托邦龙虾
捉龙虾
钓龙虾
新西旅店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沙窟旅店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旅店奇遇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