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剧《天使合唱团》中的运用

2017-11-11包志伟

艺海 2017年10期
关键词:音乐剧多媒体技术

包志伟

[摘要]戏剧舞台表演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使多媒体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的各领域,多媒体技术在戏剧舞台表演中大量使用给舞美创作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相对传统舞美体现而言,多媒体技术展示出的舞美效果无疑是对传统舞美体现的一场革命,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音乐剧 天使合唱团

舞台戏剧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涉及演出中所涵盖的灯光、音效、舞美布景等各类设计,其产生发展与社会文明密不可分,并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前行。二十世纪以来多媒体影像技术在戏剧表演中的运用,是舞台表演形式和风格的一种革新,它将图文影像等素材根据剧情需要有机地融为一体,将舞台、布景、音效、灯光等不同元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呈现,对静态、动态的影像进行灵活切换和组合,实现了戏剧舞台的动态时空转换,丰富了观众的观剧感受,改变了观剧习惯和审美方式。

音乐剧《天使合唱团》改编自小说《你可以让百合生长》,该剧关注当下国内青少年成长问题,讲述了一群问题少年在合唱团中被音乐所改变的校园励志故事,传播了爱与梦想的正能量,从题材到形式都具有独特的原创价值,符合市场和艺术的双重需求。《天》剧为适应新型舞台视觉要求,创造性地使用舞台多媒体替代传统软、硬舞美景片,设计者配合剧情制作多媒体,极高地提升了剧目的观赏性。《天》剧使用了4台16000流明的投影设备和Watchout播控系统,进行两两叠加使用,分别投射前纱幕和底幕,在创作过程中打破传统剧目舞美的局限,创造性地使现代舞美与高科技结合运用,并且从运用当中体现了多个不同方面的特点。

一、沉浸

《天》剧在序幕场景运用从观众席后区正面投射舞台口的薄纱幕,演员在纱幕后进行表演,通过多媒体与剧情、灯光的配合,营造一种演员融入音符空间的即视感,每一个演员的舞动都引领一个音符的跳动,从而组成了一篇华丽的音符乐章。随着角色的自叙式的演唱,多媒体配以年代相应的经典动漫人物的跳换,从视觉上完美诠释了剧中人物的外部造型和内在基本个性,引起了同年代观众的共鸣。

沉浸是现在多媒体运用比较新的功能,它以特有的成像性多样化和自身的光源特点,既可以模仿写实的演出空间,又能展现抽象的画面,使演员及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营造出“人在画中”虚幻缥缈的氛围,实现多媒体场景与演员虚实之间的完美结合。

舞台沉浸式的运用,能够更加实体化地解决剧情和演员的虚幻一面的表现力度,如梦境、内心深处等一些幻境活动,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呈现给观众。同时影像与舞台演出内容创意性的结合带给观众一个开放性的广阔思考空间。

二、互动

《天》剧第一、三、四場舞台多媒体背景的变化结合演员的表演,更加生动地反映了学生“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巨大学习压力和叛逆心理的大反差,从视觉带动心理活动激活了矛盾体,进而寻求突破口,寻找平衡。

第三场同学们因为叛逆的表现,唱段当中与多媒体的配合“说什么、来什么”的表现形式,着重突出了当代学生叛逆触发点。游戏、玩具、美食、装扮等带来的自由生活,与校园内呆滞、循规蹈矩的学习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

第四场男主角左健将因为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误解,引发对学生的教育失望和自己梦想的破灭,从而倒在舞台上。舞台多媒体背景音符的跌落,左健将在旧病复发时的一段心理独白后进医院,从环境到心理上使得整个剧有一种曲终人散的落差,为剧情的转折作好铺垫。

互动性对于现代舞台多运用于舞蹈表演等一些形式,着重于肢体的延伸,特技效果的配合。而《天》剧则运用在学生“说什么、有什么、就来什么”的表演中,更加符合现代儿童剧市场的观剧要求,也通过视觉提示给家长,影响孩子成长的事物就在你身边,给家长一个警示作用。

由于舞台戏剧艺术中多媒体的运用,观众从中获得的信息远大于传统舞台灯光、音效和布景等载体所传达出的信息。多媒体技术与设备的结合运用可以通过与演员的表演互动渲染剧情、切实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与音乐变化节点互动瞬间完成舞台场景的切换。它比传统舞台的布景更换更为方便,也避免破坏剧情节奏,打断观众的观剧思维。多媒体可以在舞台上呈现各种风格影像画面,这些多媒体影像与剧情的紧密结合。多媒体中所蕴含的戏剧创作者的情感与观众精神体验碰撞交流,使观众在得到视听等感观体验的同时,感受到戏剧内容更深层次的东西,进而感染到观众的情感世界。

三、视觉丰富

《天》剧第五、六、七场结合剧情、音乐节奏,舞台多媒体背景以炫丽多彩的元素为主。舞蹈、灯光与多媒体背景的结合改变了传统剧目视觉元素动感不足的缺陷,吸引着观众的眼光,既烘托气氛,又打破传统。

第六场挺进决赛,演员款式、颜色各异的服装,配合色彩绚丽多变的多媒体及灯光的变换,使舞台变得活力四射。如果这段戏放到传统舞台上,我们不禁会想,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吗?人物的青春活力,动感的舞姿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猜想都会大打折扣吧。

传统舞台都是通过舞美景片的本色、舞台灯光对舞台及布景进行染色,极大限制了舞台的色彩对比和饱满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舞台的色彩不再完全依赖于灯光渲染,满足了创作者和观众的心理需求,打破了传统舞台布景构建的呆滞舞台空间,营造出更加虚拟的创造性舞台空间。传统舞台布景由真实材料进行组合搭建,所构建的舞台布景道具都是真实存在,而多媒体根据戏剧内容设计虚拟的视觉影像、空间,大大扩展了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样对演员表演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台空间里,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舞台空间多是以虚拟成像技术依托电子媒介呈现的一种意象视觉空间,演员抛弃了传统的表演支点进行一种新的表演体验。传统舞台布景因为各个方面的一些限制,很多都是景片、装置和道具重复换位组合使用,观众很难从这些组合当中寻找到丰富的视角点,而多媒体在符合剧情需要的同时可以随意创造出令人炫目的视觉享受,更加适合现在各年龄层面观众的观剧要求。

四、时间轴

《天》剧整个视觉空间的营造走的都是时间轴线,随着音乐、灯光,剧情和表演同步进行,更加精密地转换节点,力求使整部剧的完整性和节奏点更加精准。从前期多媒体的制作到现场watchout播控系统的时间轴走向,配合剧情和演员表演,使之更加完美地呈现。传统戏剧演出中的“拉大幕”、“抢景”、“定位标”等一系列强制给剧目分场次的外在因素都得到更加妥善的处理。快捷精准的变换使得任何现场演出效果得以保证,减少观众等待的时间,使整个演出过程更加紧凑、连贯,给观众带来了一气呵成的体验。

多媒体时间轴线、音乐、表演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解决演员在舞台上走位和表演的起式,不会出现演员“等着”音乐、舞美表演,也不会出现主控“找寻”演员表演进行跟进演出。这样双方面的掣肘,在现代化舞台当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既不“等戏”也不“等人”。多媒体运用足够吸引住观众的眼球,遮盖住表演当中的一些小差错。

《天》剧当中多媒体技术所营造的丰富的舞台空间,使观众得到身临其境的感观。观众在根据剧情变化而变化的多媒体影像的引导下,全身心融入到剧情的情景当中去,对舞台戏剧本身所表达的深层次的意义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同时还打破了传统舞台空间受场地等方面的一些限制,把舞台艺术设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台,为舞台戏剧设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向着与观众的思想、行动同时共鸣的方向发展。

《天》剧是我们大胆尝试、创新的一部作品,打破传统,运用现代舞台技术,迎合市场需求,打造精品工程。我们将以《天》剧为起点模本,不断发掘多媒体技术给现代戏剧舞台的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刘小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剧多媒体技术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活学活用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