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芝冈日记选录(三十八)

2017-11-11邹世毅选录

艺海 2017年10期
关键词:遂昌

邹世毅 选录

一九六三年(北京)

六月七日

《菽园杂记》卷十三:“闻近时一名公作《五伦全备》戏文印行,不知其何所见。”按:邱溶入阁在弘治四年(1491),《五伦全备》当作于入阁之前。

张石泉来信说:“最近到遂昌调查汤遗迹的抚州市黄森梁同志在宁波市天一阁《项应祥全集》内(卷六)抄到《柬汤明府》一书说,‘不佞离家日久,所有门户一应事宜,俱失料理。从前岁万父母攒造以来,寒舍排年二名,所坐田额及应纳钱粮,俱付一族弟代管,即其人竞竞不敢自罹于法。第不知比年钱粮完欠如何?况近奉严旨督责,不肖固尝从有司后,备知其苦,敢以家门贻公府之累也?至不佞至亲子侄,止三五人,束缚一馆,毫不与闻外事,明府素所鉴亮。傥有假名色以干恩泽者,望执事尽法处之,即不佞拜赐多矣。草草,惟原昭不具。”

六月八日

午前,参加“李玉…‘李渔”讨论。

六月九日

午后阅《沈璟》《金貂记》《珍珠记》三稿。

六月十日

沈璟对词曲守尺寸与前后七子(指出现于明代中期的诗文拟古派十四人,标榜“复古”,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以反对八股文和“台阁体”,试图振兴诗歌散文。但他们的实践以模拟为创作法门,作品缺乏独创精神与风格,同样,互相标榜,互相排斥,把持文坛,目空一切,所以振兴诗文的目的并未达到。前七子为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后七子为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对诗文守尺寸同。沈璟从形迹仿元曲与前后七子从形迹仿汉唐同。法度与摹仿为两者所通有;只重形式不重内容亦两者所通有。故吴江派之于曲,实前后七子文风另一面的演进,汤显祖反前后七子文风,与反沈璟曲律,思想是一致的。午前讨论《沈璟》《金貂记》《珍珠记》三稿,有人谈到此点,故录之。

读书《客座贅语》卷十《国初榜文》条:“永乐九年(1412)七月初一日,该刑科署都给事曹润等奏,乞劾下法司,今后人民倡优装扮杂剧,除依律神仙道扮、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者不禁外,但有亵渎帝王圣贤之词曲、驾头杂剧(扮演帝王、圣贤名驾头杂剧,盖指北杂剧言),非律所该载者,敢有收藏、传诵、印卖,一时拿送法司究治。奉旨,但这等词曲,出榜后限它五日,都要干净将付官烧毁了;敢有收藏的,全家杀了。”

六月十六日

得到黄森梁从抚州市来信,谈到他的遂昌之行。信说:“汤显祖在遂昌有深远影响。‘遗爱祠遂人都称做‘汤公祠。年龄稍大的人就是目不识丁也无不知有汤公。清光绪年间,临川有个乐桂荣,也做了遂昌知县,他在‘遗爱祠内留下一副木刻对联说:‘先后两临川,我惭时政疏虞,难媲昔贤褒众口;古今同宰邑,公独名祠巍焕,尚留遗爱结民心。项应祥的‘大中丞第,我们到里面看过,项的《传记》,也借《项氏家谱》抄了下来。《问夜草》(不是《问野草》)我粗略地翻了一过,没有找到与汤直接有关的资料。据《遂昌县志》卷十《艺文》载,项的著作除《问夜草》,还有《国策脍》《醯鸡集》《醯鸡斋稿》等。《醯鸡集》听说是诗文,当为考查汤、项关系必读的书,可惜遂昌找不到。听说宁波天一阁有此书。前两个月,我在友人处转抄了项写的《柬汤明府》一信,据说是托人从天一阁抄来的,大概就是来自《醯鸡集》。

项应祥和他的父亲项森都列入遂昌“乡贤祠”,项在建阳列入“名宦祠”,看来似乎还不坏。但在遂昌人民心目中,项和汤比较就大有轩轾了。有人说项是严党(指严嵩为首的权利集团),许多传说都说项的儿子强奸民女,胡作非为,汤显祖秉公处理,因而使项大伤脑筋(像石泉同志告诉你的那个汤被杀头的传说,就是住在“遗爱祠”内姓尹的老头一个人的说法)。根据我们调查,传说虽不尽可信,但究竟事出有因。汤初到任时,项对汤是有好感的。这从项的《尊经阁记》(作于万历22年——1594)可以看出。但后来发现项的子侄和亲戚倚势不纳租赋,甚至还做其它坏事,项、汤之间就有了矛盾。

为了项应祥,张石泉同志曾带我访问了项的十三代孙项兆丰。项兆丰看来只三十几岁,曾任中学教师,因犯错误家剧,有一定文化水平,听说很刁滑,别人对他的评论是:‘有才缺德。他知遂昌婺剧团,编写《汤公》剧本,便草拟了《汤显祖在遂昌》一文,表面上称颂汤公,欢迎《汤公》将来演出,实质上反霸方面是要同《汤公》唱对台戏。他根据《项氏家谱》《尊经阁记》等材料,反驳《野获编》,反驳民间传说中某些不符事实的地方(如说项应祥将儿子处死)。但他对于一切不利于他立论的资料和汤、项来往信件都避而不谈。

陈小蝶是天虚我生陈蝶仙的儿子。听说宣统二年(1910)朱兆蓉为遂川知县时,陈蝶仙为收发(或秘书),兼教朱的儿子的书。天虚我生还一个女儿,名小翠,现在六十多岁,在上海文史馆工作。”

六月十八日

项兆丰来信,并寄由鲁风署名的《漫谈汤显祖的罢令》一文。

徐朔方《汤显祖年谱》引《野获编》卷十一《吏部堂属》,并作按语说:“汤为遂昌,公正不阿。项家子弟有为不法者,汤不少借,因为所憾。今故老犹有传其事者。”徐的根据是民间传说。

项文说,汤任遂昌知县为万历二十一年至万历二十六年(1593-1598)。据《遂昌项氏族谱》,项应祥共四子,长子天爵,生于万历六年(1578),死于万历十四年(1586)。次子天衡,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死于崇祯十六年(1643)。三子天琦,生于万历十五年(1587),死于顺治三年(1646)。以上三子都是太学生,县志有传。四子天倪,谱上注一殇字。但天琦生于万历十五年,天倪如生于十六年,汤离遂昌,他还只有十岁。十岁小孩强奸民女,是不可能的。”这考订尚很实在。

项又举《醯鸡斋稿》《项氏义塾记》:“迄辛丑以左掖于告里居,会楼圮垂尽,主者售矣。乃商诸弟,用堪舆家说,东徙五十步而鼎新之,萃风气矣。三世故业,其重光于此日乎?”说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项未听补入京,亦合理。但外察在正月,项外察后也能回遂昌。endprint

午前,复黄森梁信。

六月二十八日

晚间,周扬同志与讲习班同学开座谈会。他说,搞创作的人不要纠缠概念。他认为编旧剧不可避免反映旧时代,不要搞人民性、阶级性的概念。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有一条有形、无形的线通到人民里面。时代精神即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古人对人类有贡献,对历史有推进,有经验可以借鉴,这类人物就都可以写。他认为写历史剧是做民间历史故事的代言人,主张用集体的努力,做成一个莎士比亚。

复项兆丰信。今日发出。

七月十五日

张石泉十一日来信,回答了婺剧里的高腔问题。他说:“婺剧里的高腔分候阳、西吴和松阳三种。候阳据说是松阳的音变,现在东阳三合班中所属的高腔即是。西吴高腔过去都流行于衢州一带。松阳高腔产生于松阳县内(该县1958年已并入遂昌),近已濒于湮没,留下的老艺人寥寥无几。”他又说:‘《汤公》初稿印出后,经县委宣传部梁部长审查,同意我团立即排演。准备边排边改。第五天,宣传部来电话暂停排演,说有一个文件上说,在目前形势下,有些地方不搞无产阶级家谱,而搞资产阶级家谱(其中也提汤显祖),是不对的。后来据说宣传部有个同志反映,把汤公写得太进步了,有点像共产党员。他又说,项兆丰是被管制的坏分子,他和他的叔辈明知剧本姓名已经改掉,仍然千方百计坚持自己立场,为封建豪绅祖先作辩护,这也是阶级斗争在思想上的反映。正如你在来信中提醒的,要站稳立场。”

七月十七日

晚再看张家口市京剧团在吉祥戏院演出《八一风暴》。

七月二十六日

又寄《感时次大兄韵》诗云:“日月经天耀北京,早教葵藿尽东倾。但无畏蜀三言虑,自有亡秦众志诚。巧说核牙空恫啉,混将鱼目假和平。反唇切齿徒劳耳,真理煌煌辩更明。”

午前往故宫文华殿参观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纪念展览会预展,遇黄苗子。

七月三十一日

明代戏曲史有一个昆曲位置怎样安放的问题,清后期到近代戏曲史也有一个京剧位置怎样安放的问题。戏曲史第五编以京剧、地方戏、地方小戏、少数民族戏剧为主要内容,应当看它们之间互有联系。有人把京剧范围局限在北京、上海的小圈子里,用京派、海派的狭隘观点来看,就认为北京京剧是标准的,上海京剧是革命的。或是用相反的观点来看,就认为,北京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上海京剧是资本主义的。夸大就等于向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投降。否定太多,估计不够,忽视它们和地方戏曲的联系,就等于忽视它们的新的前途。也不能说地方戏曲全无缺点,应当从旧农民意识和旧农民起义的自发性、会党组织的封建迷信因素,种种的本身缺点作更深一层的分析,但应当重视旧农民在戏曲里的革命情绪和戏曲本身的革命教育、革命宣传等。并没完全独立的京剧剧目,应当从京剧剧目探寻它和皮黄、徽剧、梆子以及地方小戏的各种不同的来源。剧目如此,唱词、扮相、演出却有同与不同,应当从地方戏曲的各种角度对京剧作正确的估量,才能够给京剧以不亢不卑的适当的位置。

午前,戏曲史组讨论规划;午后学习。

八月五日

本日写成《汤显祖》(指黄芝冈先生所写《汤显祖及其“四梦”》),交韩力同志转由院部处理。因写稿占工作时间,不愿作私人稿件也。

八月七日

上午,韩力同志来,谈《汤显祖》。他说,他读了汤的“四梦”,觉得作家只能写他所熟悉的和他所爱憎的事物。这话是不错的。“四梦”里许多人物都是这样写成功的。汤对于统治阶级阴谋家毫不留情,但卢生也有汤自己的成分在内。他对君主也有深刻批评,《南柯记·疑惧》的话:“太行之路能推车,若比君心是坦途。黄河之水能覆舟,若比君心是安流”作为证明。汤能把握矛盾,揭露矛盾,只是解决矛盾却无办法。因此积极任务水平不高,思想有一定的空虚性。

下午戏曲史室讨论《汤显祖及其“四梦”》稿。

八月八日

午前,戏曲史室讨论《地方戏的舞台美术》稿。

八月九日

整日读完《地方戲的音乐》上、下两稿。

两稿里说:“明代弋阳腔流传到安徽以后,就与皖南地方的民间曲调相结合,而发展为四平腔。这在明末清初影响颇大的一支弋阳系统的声腔。但四平腔后来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变化,这就是它舍弃了徒歌、帮腔的形式,而采用了器乐伴奏。徽调中的吹腔与拨子,便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但伴奏乐器也在不断地改变,有的腔调由笛子伴奏改为用胡琴伴奏。”又说:“浙江的高腔分别流传在绍兴一带和金华一带的地区,其中流传在金华一带的高腔的变化更值得注意。金华的高腔实际上又分为三路,即西吴高腔、侯阳高腔、西安高腔。西吴、侯阳两路高腔,流传于义乌、东阳、浦江一带,这是明代义乌腔流传的地区,可以认为这是义乌腔的发展。而西安高腔流传在衢州(一名西安)一带地区,与江西极为接近,更近于乐平高腔。但这三种高腔却都同样受了四平腔的影响,在唱腔中加进了乐器伴奏,虽然这种变化各不相同。例如侯阳高腔加了伴奏以后,虽然唱腔略有变化,但高腔的特点仍然显著。而西安高腔却除了全部用笛、二胡乐器伴奏外,有些地方甚至加进了短小的过门。虽仍保留了帮腔形式,但行腔的变化多了。曲调更为委婉动听了。因此在情调上就更近于昆曲、吹腔”。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浙江永嘉人。历任中山大学教授、系主任,著名的戏曲史家、文学史家。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主要有《西厢五剧注》《玉轮轩曲论》《王季思诗词录》等)在《怎样探索汤显祖的曲意》(《文学评论》一九六三年三期)一文里说:“汤显祖《牡丹亭》原来是有所本的,那就是明人的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这篇话本小说见于通俗小说刻本《重刻增补燕居笔记》。北大图书馆有原书”。《扬州画舫录》谈“小唱”:“又有以传本《牡丹亭》《占花魁》之类谱为小曲者,皆土音之善者也”。此非“传奇”,乃是“话本”。

八月十日

午前,戏曲史室讨论《地方戏的音乐》上、下稿。endprint

八月十四日

午后写信给张石泉,谈《汤显祖在遂昌》剧本。

八月十五日

给张石泉的信,谈到《汤显祖在遂昌》的剧本,所要写的是汤最接近人民的一段斗争生活,也即是反土豪地主的斗争。

阳诛虎是施政的第一步。处州山多田少,山里多老林、矿藏。山区的土豪们因田里的收益不多,招集外郡流亡来的离开土地的农民和一些亡命之徒,在深山架屋起囤,做私开矿藏、伐木烧炭的事。这些人聚集在一处地方,就每每成为矿盗,他们和当地土豪还是互有勾结。遂昌没有城池,士兵不能射箭,他们都不能做。山区又多虎患,这些老虎成了凿山烧炭的掩护者,使土豪在山区能明目张胆进行活动。所以,汤刚到遂昌就进行诛虎捕盗。

虎患既除,士兵们的能力也加强了,他就在四五年时间内,勒死了十几个矿盗头子。但土豪凿山烧炭,有利可图,捞到钱就放在土地里,在山区成为地主,利之所在,他们不肯放松。这些人对于汤,就成了尖锐的对立。土豪和地主原是二合一的,无论是科甲出身的地主,或是凿山烧炭的土豪,都站在一条线上。

汤对于田亩清查的事也一样认真,对地主隐占民田,不纳租税,就像项家这类势家也不肯买账。于是这些地主就和土豪勾结,造成一次地方叛乱,但因为何晓警告了汤显祖,汤已经有了防备,叛乱告平息了。

汤平息这场叛乱,所依靠的是地方老百姓的拥护。一方是土豪依流民、矿盗为爪牙和地主彼此勾结,一方是以爱民为政,能因百姓所欲去留,因得到老百姓拥护。两条战线就这样摆开,在这次斗争里,汤取得完全胜利。

他的胜利果实是“赋成而讼希”。他完全稳定了变乱,压制了豪强,并使有势的人对他“无懈可攻”。他遣囚、纵囚,看来像是冒险,但他是在稳定全局之后,向土豪地主(富人势力)的一种示威。他对牢里囚犯,没有十分把握,这类的事,他是不能做的。

他这时真不想离开遂昌。在他的诗里说:“即事便成彭泽里,何须归去话桑麻。”他几乎以遂昌为自己的家,不愿学陶潜咏《归去来辞》了。

他忽然决计离开遂昌,是因为曹金到了浙江;这一股恶势力在他是无法抵挡的。第一、曹金一来,土豪矿盗都成了他的羽翼,他们五年以来一直被汤压抑,全抬不起头来,这一来,他们可大翻身了。第二,地主势力久受汤的控制,无论隐占田地,欺压良民,都不能放胆做去,但又无法找到汤的弱点,这一来,汤的政治设施将无法顺利施展,这就有弱点好攻击了。第三,宦官鱼肉人民,奴视地方官吏,汤不能眼见子民遭殃,也不能屈从这些魔鬼。

但因为汤的一走,土豪、地主、势家都抬起头来。他们所怕的是汤再来做官,因此,辛丑大计,项应祥对汤的削籍,就成了决定性的人物。这不是项的私恨,应当看成土豪、地主、势家向汤的最后围攻,项不过是这次围攻的执行者罢了。

八月十七日

晚往院部看《火判》《芦花记》二剧。《火判》由许德福演,甚佳。

八月十九日

《鼎锲徽池雅调官腔海盐青阳点板万曲明春》卷之四,上层《五娘描真》在“伊夫婿多应是贵官显爵……”一段唱后,有两支[惜奴娇]:(旦)太公请回,不劳远送。(末)待老夫再送一程。[惜奴娇](旦)山又高,路又长,山高水长离故乡,撇下孤坟往帝邦,只恐奴家此去受凄凉。(合)对景悲伤,对景断肠,泪洒西风两行。又,[前调](末)赵五娘,离故乡,肩挖雨伞寻蔡郎,身背琵琶脚又忙。五娘子,只愁你金莲窄小难行上。(合)对景悲伤,对景断肠,泪洒西风两行。又。下。

这两支[惜奴娇]是高则诚《琵琶记》所没有的,是青阳腔新加入的两支曲子。但它们却是新增曲子,不是滚唱。只是在长沙湘戏《琵琶上路》“赵氏女离故乡”两段唱里,却是滚唱。——新增曲子变滚唱,是弋阳腔滚调特例之一。

又卷之四,下层,《蔡中郎上表辞官》[啄木儿]:“我亲衰老,妻又娇”下,有新增的一段对白,对白完后再接唱“万里关山音信杳”。这段对白是:“(末)状元,既亲老妻娇,何不寄封音书回去。(生)大人,怎奈朝中董卓弄权,吕布把守虎牢三关,纵有音书,难寄了。大人呵!”

又,下层《蔡中郎书馆思亲》[雁鱼锦]“只怕捱不过岁月难存养”下,有一段滚唱、滚白。在滚唱“要解娘的愁烦,须早寄音书回转”下的滚白是:“自今吕布把守虎牢三关,纵有音书难寄。”

在长沙湘戏也有这类说法,可知两者渊源之深。

八月二十九日

午前听周扬同志戏曲工作座谈会报告。戏曲改革不只是对待遗产,而且是千万人民的教育问题。演坏戏与反对演坏戏是长期斗争。解放初期禁演22出戏是一个标本。反右前开放剧目,文汇报写社论表示欢迎。农村发现单干,坏戏又出来了。开放和禁演成为舞台上的阶级斗争。主张开放剧目,借口百花齐放,不知百花齐放是要演出与社会主义有利的戏。演坏戏不是代表艺人利益,而是败坏演员名誉,堵塞他们和群众接近的道路。

(一)对推陈出新的认识。推陈出新是长期的根本的方針。戏曲改革任务,一部分已经完成,一部分没有完成。一阶段的要求已经完成,作为最高阶段的要求没有完成。革新的根本目标是根本继承传统戏曲的基础,创造社会主义新戏曲的新内容。封建时代有民主的东西,有小市民的思想,我们不是从它推出资产阶级的新,而是推出无产阶级的新。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民主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是要以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新内容决定新形式。新的一定从旧的里面出来。推陈出新不能割断旧的。旧的是起点,新的是目的,一定从民族传统开步。从旧到新有一个过程。内容上从不大适合新时代需要到完全适合。形式上从不适合表现新的内容到适合。慢一点不要紧,可以逐步解决问题。凡是好的,都应当保存下来。主要障碍是保守,还是粗暴?不区别糟粕、精华,都是片面性。人是保守与推陈出新有根本抵触。先要改,要着重克服保守。害怕粗暴,就会妨碍革新。

(二)精华与糟粕。是一个标准问题。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做衡量,不能以封建观点、资本主义观点做衡量。认为在封建性本身里面能有人民性是不对的,但在一个作品里面却两者都能有。演员、作家表现封建时代的人物、思想、生活、习惯、行动和宣传封建道德是两回事,问题在作家意图。演员表演也不等于赞扬。肯定历史人物当根据行为(地位、环境),还是当根据道德性,是唯物、唯心的根本区别。秦香莲有封建思想,因为没有路走,揭露封建道德罪恶,说陈世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秦香莲是维护她的生命,不是维护封建道德。《打金枝》不是处理家庭问题,是处理政治问题。郭子仪和唐王的关系很微妙,问题不在郭的忠与不忠。郭子仪绑子上殿,唐王使郭放心,是处理内部矛盾。从思想上说还是忠君,但动机却在思想后面,行动是物质原因引起的。封建道德是统治者的道德,但也当使被统治者能够接受。人民接受封建道德,但他们根据生活、地位也有他们的道德,反抗时根本推翻,平时对封建道德有他们自己的解释。《红楼梦》的贾政是封建道德维护者,凤姐夫妇本身是腐烂的,贾宝玉是封建道德破坏者。人民是破坏封建的,但也赞扬封建,如《水浒》有忠义堂。当同情被封建压迫的牺牲者,如秦香莲。甘于做封建奴才的如马义,不管如何引起同情,也当反对。不注重私人道德,如贾政、探春,不要退回去。坚决抛弃封建糟粕,但民主性的精华(如《水浒》吃人肉包子)也要批判接受。作家可以研究、利用各种作品,但有时将糟粕改成精华,有时候也可能将精华改成糟粕。endprint

(三)鬼和神。是有神论、无神论的斗争。但主张演鬼戏的也不信鬼,关键问题还在有鬼有害、无害。但有害、无害不是对自己,而是对广大群众,所以是有害的。不是小题大做,反对是很有必要的:第一、不应当低估封建迷信思想,这种思想不容易肃清,也不能再加。当然也不能低估人民觉悟。第二,五六、五七两年宣传演鬼戏的文章共有百多篇,是文艺界不很健康的反常现象。有人认为文学遗产里写鬼魂的有很多好作品。有大量写鬼的作品,但宣传因果的却在外。这些作品的最高的价值不在写鬼。鬼魂不是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的东西。文学作品写鬼魂的不一定拿到舞台上演。鬼戏是客观存在,但鬼与鬼的观念不是客观存在。表现了鬼的戏是客观存在,但我们不必接受。群众觉悟高是能够接受的,但也有觉悟不高的人,因此,就把反动的东西告诉群众了。有人认为,鬼戏有借鉴作用,如《五子告母》《活捉王魁》。少数人观摩是可以的。鬼戏技术因时代进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保存。今人不必写神话,更不必写鬼戏。今人写鬼戏,反映民族不健康情绪。鬼戏不演,为什么神戏能演?我们是无神论者,是神鬼都不信的。但神话不提倡人信神、信鬼,它只是表现古代艺术家的超自然的想象和幻想。神话是自然的宗教,天堂地狱是人为的宗教。神话的神与妖与人类平等,宗教故事的神主祭人的运命。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类主宰的戏,即不出现神鬼也应反对。

九月五日

如《珍珠衫》(故事出于《喻世明言》第一卷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演商人蒋兴哥、王三巧夫妻事)一类的戏,出自《二拍》《三言》(指明代凌潆初所编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冯梦龙所编的拟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二拍”、“三言”)。这类戏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市民气息重,一个是宣传因果报应。《二拍》《三言》的人物,不像姜诗夫妇那样,为封建道德含辛茹苦,他们都是平常人,即对贞操关系也看得不怎么重,封建道德对这类人物是较少约束力的。因此,因果报应成分也就更显明了。因果报应是用来济道德之穷的。一个平常人,偶然用他经商的钱拯救了一个人的危急,他自己就因此逃过危险而获得后福,这和初明的“风化”宣扬就不相同了。《二拍》《三言》故事人戏从明末清初始。如《卖油郎》《白蛇传》人物品质都不高。《白蛇传》的许仙是一个难改好的人物,因为他是一个市民。

午前,听戏曲工作座谈会大会发言。

九月六日

中国鬼、神、魔三者均在迷信领域里。鬼、神说明六道轮回,因果报应,魔说明劫数难逃。神、佛是正法,魔是外道,神、佛与魔有矛盾,但邪却不能胜正。神代表当权的封建统治,魔代表朝代变革,用新的封建统治替代旧的封建统治。魔道和农民起义结合,但基点是封建会道门借农民起义来发展本身的封建势力。看起来,魔是神的对头,但它们都想主宰人的运命,因为它们都是封建迷信。用神话来作魔的解释是不适宜的。但魔与农民起义关系深,却含有它的革命因素。

午前,听戏曲工作座谈会大会发言。

九月十九日至九月三十日间

午前听林默涵部长报告,记录了他对“推陈出新”的意见。他说:“二百”方针是逐渐完成起来的。延安当时只有京剧、秦腔,不存在“二百”方针,因此当时只提出“推陈出新”。解放后,因地方戏被轻视,提出一切地方戏都是人民创造,都是寶贵遗产,才有“百花齐放”口号出现。

“推陈出新”是首要的,只有它才能替革命斗争服务。“百花齐放”指各剧种和各种艺术流派说。“百花齐放”是通过各种艺术竞赛、比较,发展社会主义新戏曲。没有“推陈出新”,“百花齐放”也放不下。但是“推陈出新”又要通过“百花齐放”。

戏曲不断变化,只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今日的“推陈出新”和过去自发的革新不是一回事。今日的“推陈出新要用正确的历史眼光判断历史。第一,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判断历史;第二,承认创造历史的是人民。

过去只有形式改革,内容都是旧的。旧形式的改革也和今日不同。旧艺人有些才能,但是为了个人生存,根据自己特点建立流派,有极大的盲目性,或是向坏的方面变花样。今天为了戏曲适应人民时代,戏曲改革是有革命目的的。

应当重视前代艺术家勇于革新,但不当和今天并为一谈。“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完整的、长远的方针。

十月四日

午前,重庆实验川剧团在院部演出《江姐》。

十月五日

本日,院部整日开讨论会。上午,由我作《中国戏曲里封建道德的历史分析》发言。下午,李啸苍同志作封建道德长篇发言。王遐举同志发言,仍主张封建道德有人民性的一面。此种见解何以会产生,亦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十月八日

午前,王遐举同志来谈封建道德问题。问题集中在:(一)古人对忠孝节义,虽也有不同的说法,但最后却固定在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妇、主人对奴仆的统治关系,成为一条封建锁链。(二)旧农民受君权、族权、夫权的支配,更受地主压迫,他们的忠、孝、节、义,又何能离开四种支配力量而找到它们的“人情”?(三)旧农民信天、信命、信鬼神、信风水,要承宗接代,要发财致富,更难离开四种支配力量,建立他们截然不同的道德观念。(四)农民革命要求出真命天子,相信劫数、神权,和无产阶级革命概念全不一样。对这种革命的进步意义必须充分估量。但农民是有神论者、唯心论者,无产阶级是无神论者、唯物论者,农民革命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面,才能根本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五)旧农民的道德观念也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就说是残存的东西,它也还能够复生。因此,今天的戏曲运动就不能忽视这点。(六)忠实同意,正义战争和封建道德的忠义究竟有什么相同之处?混为一谈,只能使人迷惑。因为无产阶级和封建道德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两种东西。

蒐得朱熹漳州禁戏资料。读《四喜记》。

十月九日

午后小组讨论。有人说“道德”只是一个概念,人民和统治阶级理解各有不同。他认为“义”的概念,统治阶级和人民是相对立的。有人认为伦理概念实质和语词所包含的不同概念,实质上可不相同。有人认为,人的生活、行为、品质、风格,在封建道德的范畴下,所表现的是可能不一致的。但封建道德的实质不变。好的行为和好的品质、风格,在戏曲的封建道德的说教下,所尽的是糖衣的作用,但我们提出来,却不能不是精华。有人说,土改时期,农民提出“谁养活谁”的问题,认为地主养活农民。可见封建道德对农民的麻醉极深。endprint

十月十日

整日整理《封建道德的历史分析》稿。王遐举同志说:“赵文华微时,夫妇都很窘困。除夕,赵外出未归,妇不能具肉食,邻屠之妻馈肉二斤。正欲煮食,邻屠到赵妇家将肉要回。赵既荣贵还乡,仪卫极盛,慈溪人争往观。屠仍操刀割肉,且睨赵言日:‘赵文华耳。赵即逮屠,坐以白昼持刀谋刺长官罪,斩之而养其妇。”云此是慈溪人说。

十月十二日

下午小组讨论。有人说封建道德当扩大范围为封建思想,包括神、鬼、魔及神仙道化等。有人说,鬼戏当扩大范围为宗教迷信戏。有人说,有神就也有鬼,如无鬼也就无神。有人说《闹天宫》是神话戏,但闹地府却是鬼戏,因为生死簿是戏文的主线,却是迷信。有人说,神的形象也不妙,如判官一手拿笔,一手拿生死簿,也正和无常一样。有人说,陈塘关割骨还父、割肉还母,是对封建道德的无情斗争。但莲花化身却仍是迷信。

上午院务会议。中国戏曲学院仍将恢复戏曲研究院旧名。

十月十七日

午后,讨论鬼戏。就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戏中出现鬼的形象,应加反对,为什么出现有宗教的神的优秀神话戏,却可以肯定?2、鬼戏(不论好坏)对观众的实际影响,为什么不同于神话戏?

宗教的神是迷信世界的统治者或是刚强的鬼,和鬼是二而一的东西。中国是多神教的国家,西欧却信仰上帝,因此,中国神话的神,容易为多神教取用,成为迷信的神。中国民间神话有许多神话的神,都因为民间崇祀和迷信不能分开。在一些神话里出现迷信的神,看起来像被打击的形象,但最后仍保持它一定的尊严。如玉皇和王母,不替他们留点余地,就无人肯信。如稍留余地,就等于说他们的威权不倒。这类的戏和“打朝”的封建戏是同一类的。优秀神话戏决定于作者对待命运的态度,但当它演出的时候,迷信的观众对其中的宗教的神,如玉皇和王母起怎样的效果,也还得看他们自己对待命运的主观态度。用神鬼来代表被压迫者或同情被压迫者,作者的位置是否能站得很高(如《三打白骨精》)。如作者有局限性,宗教迷信就乘机抬起头来,所得结果就会与企图相反。但前一代的作者大都是唯心论者,他们的反抗精神也存在很多自发的成分,他们不能完全跳出宿命论的圈子,因此,他们所写的神、鬼,也无疑都是有局限的。他们的作品很难专用现代人的眼光,对他们所写的神、鬼作太高的正确估价。

十月十八日

午后,再讨论鬼戏。有人说,神话戏的神是被打击的,不起麻痹作用,和宗教戏的神不同。但神话戏的神成为被打击者,却只是解放后的事情。有人说,鬼越好,对人民的作用越坏;越同情鬼魂形象,越肯定鬼魂形象。这话却有些道理。从总的来说,讨论鬼戏的鬼和宗教神,着重从剧本分析,到不如从形象本身进行分析。如分析《钟馗嫁妹》的剧情,所分析的都是旁枝。《钟馗嫁妹》是属于“欢乐太平”的戏,钟馗形象和鬼卒是作为吉祥图案而出现的,钟馗小妹的故事主题和“老鼠嫁女”相似,也带有童话趣味。故事如何发展是主题的附加物,分析剧情就都是枝叶之谈,不能搔着痒处。“欢乐太平”的戏,封建色彩是重的,也有迷信色彩,但比起《无常》《女吊》来却轻多了。《无常》的讽刺性是可称许的,但无常是《地狱变》的主鬼,是一个代表地狱恐怖性的主要形象。“一旦无常到”是关于人的生死、最令人恐怖的一句话。《无常》的讽刺性虽不可怕,但无常的形象却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是最不好的。为什么讽刺话要由无常说呢?因为是演《目连》。《目连》里的任何鬼的形象都是要肃清的。《女吊》表演妓女诉苦,是一种很激动的控诉,如用一个活的妓女向人控诉,如《大审玉堂春》就不如这样严肃有力。为什么要用吊死鬼作出控诉?却又是《目连》的事。《老活捉》是《目连》节目,《阴阳扇》也可能是,它们在《焚香记》《红梅记》里原不是这样的演出形象。就是《活捉三郎》的形象,也原不是《水浒记》的。这些形象原都是从《目连》里面来的。我们借口“鬼魂复仇”,肯定敫桂英、李慧娘,却一定要把《目連》形象搬上舞台,理由是不多的。即对《探阴山》的张判官,也不当以批判阴曹作借口,理由同是一样。但抗暴、复仇、伸张正义却还是应肯定的。如《焚香》《红梅》不用《目连》形象又怎样呢?我认为争执也从此就没有了。《焚香》《红梅》并不是因鬼魂情节而存在的,引起争论却纯因鬼魂情节而发。争执的重点在《目连》形象怎样处理,是否能改,还是必须去呢。我认为是必须去的。《伐子都》的形象也应当去,川剧的“小青”形象也是从《目连》来的,也不能用地方特点作保留的依据。

十月十九日

对中国神话戏进行分析,要强调两种思想和两种理论的斗争。因为中国神话戏从题材到精神,像古代神话那样的素朴天真是没有的。虽然说有许多农民和少数民族人民的可爱的幻想成分,但也还印上封建的时代烙印和一些封建的迷信成分。如“七仙女”是农民的美的想象,但董永故事却以封建的孝为主题来说明行孝得报。“七仙女”许配董永,原也非善择佳偶,热爱人间,而反是她有思凡的一念,被上帝罚她下凡百日,和董永婚配,作为董永行孝的一种报应。因此,董永妻了赛珍小姐,中了进宝状元,得了天仙的儿子,儿子又中了状元。戏里就出现了许多的喜庆场面,如“天仙送子”,为地主所喜爱。而封建农民又爱看董永行孝得妻,娶妻生子,发富发贵,也适合他们的希望。改本是解放以后的事,原剧本是不一样的。《雷锋塔》的许官人却是个市民形象,白蛇的品质虽提得很高,但许仙却有先天缺陷,这却和戏里“盗库银”“开药店”的剧情是联在一起的。《水库》的法海仍是胜利,白蛇幸免于难,是因为怀了状元,但仍逃不过法海的金钵,到《金钵记》才将这情节挽转来了。

十月二十六日

整日为第二次大组讨论发言准备提纲。听滇戏《牛皋扯旨》录音。滇戏老二黄和川戏相近,和汉戏、湘戏老二黄有距离。它并不一板一眼都唱,而是把唱词里某一些生动的语词,用说白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演员对唱词的处理,就多有灵活性和主动性了。

十月二十八日

忠、孝、节、义,惟义无三纲作掩护,是伦理以外的,奴隶对主人的封建道德。它的表现是赤裸裸的,表明前三者的道德精神也同是奴隶性的。《莫成替死》《曹福升天》《马义救主》《春秋笔》,主题都是宣扬这种奴隶道德。剧中人所处环境,以及思想行为虽各不相同,但作者的用心在宣传奴隶道德却是一样。《莫成替死》虽说莫成这个人物,思想、处境都显得很复杂,但作者对莫成和雪艳主要企图却非常明显。强调四出戏的不同科罪,强调《一捧雪》情节的复杂,不能替宣传主题开脱。endprint

今日午前大组第二轮讨论。发言者:照慈、君起、郭亮。郭最精彩。

十月二十九日

莫成向莫怀古说:“好好看待文禄孩儿”,是否想摆脱奴隶地位?莫成是思想问题,汤勤是本质问题。什么是莫成的本质?是否离开本质的思想问题?莫成有两重性,但奴隶性是主要的。说有义与不义的两种奴才,这是什么标准?人民同意这个标准,是否受了奴隶道德宣传?昆剧、京剧,莫成临死的情绪变迁,到底有什么两样?不应是仆人,应当是保姆,说成是莫成的责任感。奴隶有责任感就是奴才,奴隶的责任感是极有害的,这不是为莫成开脱,而是说明他的主要思想过程,已进入奴才的深处。莫成不是讨价还价,可见他的奴性之深;如果讨价还价,又是为的什么?

莫成临死挣扎是做戏;目的是一个,做法各有不同。表现形象力量,决定于为谁服务。是暴露封建道德的虚伪性呢,还是在宣传封建道德?人民的看法和此种暴露方式是不相投的。如果京剧表现是暴露,观众所接受的又是什么?因此所谓“暴露”,只是封建说教另一种不同方式,是更有害的。主点不在于离开整体,也不是离开戏剧冲突,而是不把屁股坐转来,替坏戏打了掩护。

进步的主题精神在哪里?演员有时也加强糟粕,放弃精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固不好,放开主要的一点,畅谈其余更有害。莫成“有两种最高任务”,是“值得人民仿效的最高典范”,有“责任感”,这些语词的内涵是什么?说“作者把莫成做理想的典范来歌颂”是为的什么?所谓作者的“理想”又是什么?

今日午前,大组第二轮讨论,照慈、克保发言。××发言有问题,随笔记了出来。

十月三十日

上午,大组第二轮讨论,郭汉城作封建道德分析发言,极精彩。下午,整理发言提纲完。

十月三十一日

上午,大组第二轮讨论,我做了一次发言。下午因感到疲劳,只做整理写成文稿的准备工作。

十一月一日

上午,大组第二轮讨论,戴不凡、李啸苍发言。讨论今日结束。

十一月二日

《目连戏》是活的地狱变。《天仙配》揭露了造成悲剧的根源,但肯定神权却是它的消极影响。《闹天宫》亦然,只是闹一阵,是旧时代的现实反映。旧时代的农民革命是神话里的局限性,但鼓励人们反抗天上统治却是好的。

宗教和神话想象是一样的,都是世界秩序的反映。但各有各的看法,基础和结论都不同。

《闹天宫》主要精神要承认,但神权作为背景是消极的一面;背景反映封建制度,却又是积极的一面。

神不牵涉每一个人,鬼却牵涉每一个人。(神降福只牵涉少数行善的人,但灶君却牵涉每一个人。只能用赏善罚恶的两面来说明问题。)

神权的神话就有迷信成分。《天仙配》反抗神权,虽然对迷信成分仍存在。神与鬼的本质是因果报应(应当说是神权)。

十一月三日

福建乡间仍盛行目连戏。国营剧团不肯演,就找非国营的班子演。局里(指当地文化局)禁演,乡村干部就在半夜演出。有华侨寄款7000元回国,请家乡代他演七晚目连酬神。刘念兹所说如此。

十一月五日

午后讨论神话戏和鬼戏,决定就前次发言分写成两篇文章,一为《神话戏的两种思想的斗争》,一为《戏曲的目连形象》。

十二月五日

本日开始改写《论神话戏的两种思想的斗争》,完成三千字。

十二月十四日

从五日起,改写《论神话戏的两种思想的斗争》稿,今日上午写完,计一万四千字。

十二月三十日

下午,新年同乐会开始。由實验剧团演出《十一郎》。晚间有茶座、杂耍、跳舞。十时许早归。

(责任编辑:士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遂昌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何鹤
全国第三十二届(浙江遂昌)中华诗词暨汤显祖词曲艺术研讨会论文征集通知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全国第三十二届中华诗词暨汤显祖诗曲艺术研讨会在浙江遂昌举行
你是否还会为家乡热泪盈眶
Great Achievements
五行遂昌 一诺千金 绿色崛起新遂昌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隔空“牵手”
茶物馆与遂昌联手举办重阳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