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真帮扶 科技扶贫实打实
——记四川省农业厅派驻达州市通川区安云乡佛岩村农技员梅林森
2017-11-10褚红春郭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褚红春 郭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扎根基层真帮扶 科技扶贫实打实
——记四川省农业厅派驻达州市通川区安云乡佛岩村农技员梅林森
□褚红春 郭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四川省农机院”)落实四川省农业厅“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科技扶贫行动,成立扶贫工作组。青年科技人员梅林森积极报名参加并成为了四川省农机院结对帮扶村——达州市通川区安云乡佛岩村的驻村农技员。梅林森同志严格按照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机院扶贫工作组的要求,带着真情去帮扶,秉着真心去落实,不怕苦不畏艰,克服驻村帮扶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脚踏实地开展精准帮扶工作。
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2016年8月,刚成为驻村农技员的梅林森就积极深入佛岩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熟悉了解该村基本情况。佛岩村地处海拔800米以上山地,农户分布广、海拔高差大,不利于统一规划;耕地多为梯田坡地,田快小、散,耕种条件差,不利于农机作业,难以实现连片规模经营;山高坡陡,林下经济发展困难;进村山路崎岖、交通不便;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外出打工,村中劳动力严重不足,产业发展举步维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5户112人,2015年脱贫6户17人,2016年拟脱贫32户76人,要实现脱贫目标,村上亟需制定科学、精准的产业发展规划。
梅林森(右一)调研佛岩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梅林森同志的调研考察结果和脱贫工作设想,得到四川省农机院专家、领导的认可。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快就协助村委会制定了以“合作社+农户”为主导模式的《佛岩村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结合佛岩村地理自然条件和耕地、森林、劳动力等资源情况,以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基础性作用,增强贫困农户自主创业能力和造血功能为前提,提出成立合作社统一计划,引导村民产业发展,打造品牌,发展特色种植业和高端原生态禽、畜养殖业。在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指导上优先考虑建档贫困户,帮助他们尽快脱贫。
积极争取专家项目齐上马
在四川省农机院领导的帮助下,梅林森同志积极争取省农业厅专项扶贫资金向佛岩村倾斜,争取了4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同时,以四川省农机院科技优势为依托积极申报科技扶贫项目,2017年科技扶贫项目《花椒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成功立项,获得40万元经费支持,利用该资金在佛岩村建立1个面积约6.67hm2的花椒机械化种植核心示范基地,并通过当地农业龙头公司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免费发放花椒青苗、提供培训等方法,极大得调动了村民种植积极性,做到户户参与。后续将有效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梅林森同志充分发挥“农情联络员”的作用,依托四川省农业厅,大力发挥四川省农机院、多家帮扶单位各自优势,积极邀请农产品加工、果蔬保鲜储藏、田间作业机械相关的技术人员、专家到佛岩村考察研究,进行油菜高产、畜禽病害防治等技术指导。佛岩村农业生产中农机使用率极低,梅林森同志依托四川省农机院赠送佛岩村的微耕机、插秧机、太阳能杀虫灯、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割灌机、移动喷灌机组和电动剪枝机等各类农机,积极开展农机技术推广,进行适用农机技术培训,引导村民走农机化发展道路。
深入基层划扶贫新理念
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梅林森同志关心群众,注重倾听群众的意见要求,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扶贫工作中他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他与群众面对面谈心,分析原因,寻找致富门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他与佛岩村帮扶工作组人员一起,为佛岩村脱贫积极谋划、办实事,带动了村域经济的发展,佛岩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村硬化路建设较好,人畜饮水问题解决,公路、自来水直接通到家家户户,生活用电、宽带网络已全覆盖。同时引进达州绿岛小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种植业发展,引进屈氏金元生态养殖公司进行商品羊养殖,集体经济正在健康发展中;积极促成了佛岩村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目前正就如何发挥合作社的最大功效而谋划策略。
一年多来,梅林森同志走遍佛岩村的每个角落,走访了全村共45户贫困户,帮助他们建档立卡,并通过培训会、坝坝会、一对一指导等形式培训贫困户300余人次。他切实把精准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充分发挥了四川省农机院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协助佛岩村做好了产业发展规划,助推了佛岩村有效脱贫。目前,佛岩村已脱贫38户,梅林森也为自己的扶贫驻村工作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梅林森深入贫困户及田间地头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