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旅行催生“电报之父”

2017-11-10狮子笑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电学电报风暴

◎狮子笑

一次旅行催生“电报之父”

◎狮子笑

19世纪初,擅长绘画的美国人萨缪尔·莫尔斯常常被一些名流邀请到欧洲各地参加艺术沙龙,也因一场旅行结束了他原本平坦舒适的画家之路。

1832年,身在法国的莫尔斯乘坐一艘邮船回纽约,当邮船驶进浩瀚的大西洋时,令人猝不及防的风暴席卷了整个海面。风暴过后,莫尔斯找船长聊天:“有什么办法能使船只遇到风暴时不受影响?”船长无奈地回答:“毫无办法。大航海家哥伦布对风暴都无法掌控,我们只能听从大自然的安排了!”莫尔斯听后,忍不住感慨人和船只在大海面前的渺小。

这时,一位电学博士走过来安慰莫尔斯。闲聊中,这位电学博士把话题转到了电学上,说电流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走遍整个纽约。

深不可测的电学像一瓶散发着诱人芳香的葡萄酒令莫尔斯连续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他想到风暴袭击邮船的事:既然电流的传播速度那么快,能不能利用电流把危险信息传播到陆地上呢?当时,已经41岁的莫尔斯决定放弃前途一片光明的画家之路,转而研究电学,发明一种用电传信的方法,即电报。

对于毫无电学知识基础的莫尔斯来说,想要搞定几代人都无法成功的科研,困难可想而知。他被一些人嘲笑“异想天开”,但他很固执。从前的画室成了实验室,电池、电线以及各种实验工具堆满了房间,莫尔斯一边动手做实验,一边恶补电学知识,把所有积蓄投入到了电学研究中。他画了无数张设计图,做了不计其数的实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不过,无数次的失败也让莫尔斯从中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科学理论,他已经得出可通过导线传送电码到远处记录下来信息的结论。这时,生活窘迫的莫尔斯已经没有多余的钱制造出一台电报机,为此,他除了寻求朋友的帮助,自己更是节衣缩食,忍着饥饿和寒冷夜以继日地趴在实验桌上进行研究。

1837年,经过五年的研究实验,莫尔斯终于制造出美国第一台能实际应用的电报机,但他对这台传送距离只有500米左右的电报机非常不满,又继续进行研究。

又过了五年,莫尔斯制作出了传送距离长达64千米的电报机。但十年的电学研究使贫困的莫尔斯已经无力购买如此长距离的线路展开实验,他只好向美国国会寻求资助。国会经过激烈辩论,终于在1844年通过了拨款。一条以华盛顿为起点的64千米的线路建成了。同年五月,莫尔斯坐在华盛顿最高法院会议厅里,用激动得发抖的双手发出了人类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莫尔斯的电报机很快应用到了生活、战场等各个领域,晚年的莫尔斯也终于得到了欧洲各个国家的高度赞誉和认可。如果不是那场旅行,莫尔斯只是一名画家,世界上就少了“电报之父”莫尔斯。

编 辑/羽 川

猜你喜欢

电学电报风暴
电报方程的正双周期解:存在性、唯一性、多重性和渐近性
毛泽东的绝密电报与湖南和平解放
对一个电学故障题的思考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传“电报”
脑风暴大挑战
《风暴中奔跑的树》
头脑风暴
“串烧”式电学实验复习法お
解读电学实验中“三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