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多本”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思考
2017-11-09杨伟平
杨伟平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一标多本”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除了像传统教学那样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精神,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一标多本;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推行素质教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一标多本”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探究式教学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
探究式教学是《标准》中新理念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活动,它的核心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每位教师应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确实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没有必要大包大揽,直接把学生本能自己学习解决的数学结論或推理直接讲给学生,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知识而不是学教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上倡导师生、生生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努力构建多边互动,倡导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力求人人参与,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体现教学民主、平等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比传统的满堂讲要高,个性思维积极活跃,人格发展显得更为自然和谐。例如,教学《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节课时,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究余弦函数的图像,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合作论证,提出了三种作图方法:一是类比正弦曲线的作法可以通过平移余弦线作图;二是借助于诱导公式,通过图像变换,将正弦曲线向左平移几个单位即得;三是类比正弦曲线的五点作图法,找出余弦函数的五个关键的点,再通过描点连线得到余弦函数在内的图像,左右平移得到整个定义域上的图像。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经过感受、体验和思考,并积极动手参与,为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提供有效途径,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和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二、让数学实验走进数学课堂
一提到实验,我们马上就和物理化学联系到一起,其实实验不是物理化学的专利,数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参与操作的探索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使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得到满足,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实验”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教师的口中转换到学生的手上,“数学实验”剥掉了神秘数学结论的“面纱”,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喊出:我发现了,……在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中,折纸实验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讲授《直线和平面垂直》这节课时,让学生先观察旗杆和地面、建筑工人师傅用的铅垂线、教室里墙角处的线面关系等直线和平面垂直的现象,让学生直观感觉直线和平面垂直,进而总结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是本节的难点,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折出不同的几何图形,逐步验证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垂直都不可能有直线和平面垂直,再验证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就有直线和平面垂直,让学生去发现判定定理,教学效果更好。数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有利条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数学实验理应走进数学课堂,并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三、走向开放式数学课堂
《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开放式课堂教学很能体现这一点。开放式课堂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面地探求和运用知识,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所有问题皆在课堂内解决(尤其高中数学课),学生时时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下,高中数学课要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给学生广阔的学习时空,教师可以开放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在教学《解三角形》知识时,就把学生组织到教室外测量教学楼两侧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和路两边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学生不能到路的另一边去),让学生设计好求解途径,然后去测量所需数据(工具:米尺和测角仪),利用正余弦定理即可求解,各组相互比较求解的思路和结果。这样做不仅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而且把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化为数学活动,提高了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教师也可以开放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与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如我在讲授分段函数时,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尤其是父母在银行工作)走向家庭、社会寻找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已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社会锻炼,学生充分感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数学技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近年来数学建模实践表明,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以致用。如在教学《线性回归方程》一节时,可以大胆舍弃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求解最近一次考试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随即抽取班级20名同学的成绩作为样本)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我先讲清基本原理,再让学生去计算,由所得方程估计其他同学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学生兴趣高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总之,“一标多本”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以《标准》为指导,贯彻落实《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不变应万变,达到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目的,学以致用,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