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趣味化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分析

2017-11-09廖伟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趣味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廖伟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采用多种灵活、新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也有助于教师把抽象的数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本文着重探讨了打造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为小学生学习数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化 教学策略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明显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将数学的抽象思维转化成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目的。

一、趣味化小學数学课堂的核心

想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因为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特征,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形象具体思维较强,所以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因此,要想打造趣味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来开展教学,让游戏教学法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

二、打造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策略

1.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想要取得教学成功,教师应该主动构建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在内心真正地接受了教师,教师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手段,否则任何教学手段都将成为空谈。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和蔼可亲,富有亲和力,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在课后,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情感需求,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只有学生与教师建立起情感联系,学生才会更乐于接受教师,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

2.转化教学理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作用,即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帮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切不可继续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牢牢把控课堂,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会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还会抑制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想象力的提升,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沉闷,影响教学效果,最终使得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

3.实施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认真实施,而不是把游戏教学法作为应付领导检查、考核晋升的工具。如在教学数字倍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在教学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看哪组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更多的几何图形,或者让学生用橡皮泥创作出简单的几何图形,然后检察他们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采取角色互换的形式,让学生扮演教师,讲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利用游戏教学法,教师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反应能力,又高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游戏教学法,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三、结语

数学学科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小学数学学习将为日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应当采用符合学生需要的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爱上数学这门学科。但是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游戏,把握住“游戏是为了学习而玩,而不是为了玩游戏而玩”这一原则,并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如果有必要,教师还应该试用所要采用的游戏。打造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熊利.运用创新教学,打造小学数学魅力课堂[J].考试周刊,2016,(89).

[2]刘宝清.巧妙运用教学游戏,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J].神州,2016,(12).

[3]陈敏.如何充分利用游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0,(8).

(作者单位:新余市高新区第三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趣味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