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刊导读

2017-11-09

世界博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办公室婚姻工作

1《大西洋月刊》网站2017年9月22日

个人主义时代的爱情

这篇文章以两本新书作为基础,探讨了美国新时期的婚恋观。在中国,这也是经久不息的热门话题,前不久的天才程序员自杀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开始思考和追问,现代人的婚恋到底怎么啦。可以说,婚恋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也折射出整个社会文化的变迁。

本文谈及的第一本书是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社会学家MarkRegnerus的《廉价的性》,该书认为,现代婚恋市场是由性需求的经济学所驱动的。Regnerus指出,传统上,女人控制着性的供应,男人需要用资源、承诺和忠诚去获取,而这样基于交换的两性关系日益受到了挑战。由于科技的进步,比如避孕技术和约会网站,今天获取性的代价从时间、力气和风险上来说都比过去显著下降了,许多因素减缓了对婚姻承诺的需要。事实也的确如此,美国年轻人的结婚率急剧下滑。另一本书是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Eli Finkel的《不是满分就是零分的婚姻》,这本书认为,今天的婚姻是很难经营,不过,今天最好的婚姻比以往最好的婚姻要更好,其观点似乎比前一本书稍显乐观。Finkel认为,婚姻的主旋律经历了从物质、爱情到自我表达的演进,今天的人们需要婚姻伴侣为自己的人生提供意义、帮助实现真我和个人成长。两本书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似乎都不算稀奇,它们都触及一个美国式的核心价值观,即个人主义。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Beyong乐队的歌声犹在耳畔。今天的剩男剩女们,他们选择不结婚,并不是他们的错,社会不应该对他们抱有偏见。找到对的人,经营好婚姻,并没有越来越容易。总之,我们要认识到,在婚姻中强調自我势必会削弱男女彼此的依附感和归属感,与自由相伴的往往是孤独。

2《哈佛商业评论》网站2017年9月

孤独是办公室的流行病

这篇文章是《哈佛商业评论》网站“重大思想”专题报道的封面文章,它由美国海军中将Vivek Murthy所撰写,作者于2014到2017年间曾任美国第19任公共卫生署署长。本文指出,孤独是一种流行病,成为日益严重的健康隐患。今天的美国,有超过四成的成年人报告感到孤独,在职场中有许多员工,包括一半的CEO们报告在工作中感到孤独。作者在工作中目睹了孤独症是如何侵扰着全美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有许多人诉诸暴力、毒品和黑帮以缓解孤独带来的苦痛。在办公室里,孤独会让员工容易感受到工作压力,走向心力交瘁的边缘,它还与心血管疾病、痴呆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风险增加有关联。作者指出,办公室的孤独症还对公司的生产力造成危害,它会降低工作表现,抑制创造力,损害管理人员的推理和决策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对办公室的孤独症作出快速反应,这是当务之急。

那么,什么是孤独呢?孤独是有着不足够社会关系的主观感受。办公室的孤独症有许多病因,总的来说,是科技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试想一下,一位公司职员进入办公室,很可能是自己一个人搭乘地铁而来,因为大家都是分散居住的,几乎每个人都是对着电脑工作,用电子邮件和手机沟通,甚至会议都可以远程进行,吃饭叫外卖,外出约车,许多事情不需要面对面沟通,自己一个人就解决了。有些员工甚至还可以远程办公,在家里工作。每个人都很忙,没有时间去建立深层次的人际关系。这样的工作方式看似高效,其副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盖洛普的研究人员发现,工作中有强大的人际关系可让员工更有可能投身于工作,做出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而更不可能生病或受伤。人与人建立的良好关系可以为员工带来积极情绪,提升他们的工作满足感和自尊,这理应成为公司战略上优先考虑的重要任务。

接着,本文简要介绍了孕育社会联系对抗办公室孤独症的三个方面。第一,是确立工作中的联系。说白了,就是让员工有机会认识彼此。员工大量的时间是呆在公司里,公司有能力快速反应,开展活动见效快,但需要坚持。第二,是制造联系。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五个步骤:评估办公室社会关系的现状;树立对高品质人际关系的理解;将强化社会交往放到战略优先的地位;鼓励同事之间接触和互相帮助;制造机会了解同事的个人生活。第三,是相互治疗。对抗办公室的孤独症是一项挑战,它是一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情,每个员工都必须有这样的思想认识和准备,要有远见有毅力去投入时间和精力,它真不容易做到。无论如何,大杂院的那种幸福生活,很可能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不过,与同事们建立深层的社会关系,远离办公室的孤独症,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为之而努力的。

3《经济学人》杂志2017年9月30日

颠覆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自互联网发明以来,无论是在科技新闻,还是在商业新闻中,颠覆这个词出现的频次居高不下,数字化颠覆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旋律。尤其是在中美两个超级经济体,破坏式创新是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主要驱动力。显然,我们不能小觑技术颠覆的潜在力量。今天,美国五大科技公司苹果、谷歌、微软、脸书和亚马逊同时也是全球市值排名前五的公司,中国的BAT三大互联网公司,除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也跻身全球市值前十。这表明,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不过,这篇《经济学人》的文章对此也提出了一些不那么正统的观点。

本文认为,我们对数字化颠覆的反应有些过度。没错,许多高科技公司利用夸张的宣传,吸引了众多眼球,其创始人及高管也是风光无限,出尽风头。这些羽翼渐丰的新兴企业凭借着技术与资本的优势,来势汹汹。比如,近期就有玩具反斗城申请破产,广告公司WPP股价急跌,可以说都与技术变化有关。电子商务颠覆着传统零售业,移动支付颠覆着传统金融业,没有人会看不见这样的趋势。但是,本文特别指出,事实上数字化的颠覆效应并不是摧枯拉朽的,传统产业也并没有那么恐慌。深陷危机的公司并没有那么大的规模,从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来看,美国经济的整体表现仍然很好。只有汽车和航空业公司的市盈率偏低,不被看好,其主要原因未必在于颠覆,而在包括电视、酒店、信用卡甚至银行、食品零售等其他传统行业,公司的股价走势也看不出要被颠覆的迹象。

是的,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模式。投资者似乎假定,数字化颠覆应该是一个渐进融合的拉锯战,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对决。一方面,传统企业也在拥抱新技术;另一方面,市场的演进还受到社会文化和监管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创新要颠覆的不是价值,而是那些不思进取故步自封的企业。

(本栏目撰文刘虎)endprint

猜你喜欢

办公室婚姻工作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不工作,爽飞了?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选工作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