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记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2017-11-09高树娟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高校

高树娟

摘要:顾名思义,日记为每日一记,月记即为每月书写一篇的日记。本文通过观察学生撰写月记、教师批改月记的互动过程,剖析了月记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月记 高校 德育工作

在受到互联网冲击的时代,网络早已浸入了学生生活,人们提笔撰写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也让笔墨纸砚的书写显得弥足珍贵。担任辅导员两年期间,从新生入学开始,笔者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日记,每月一篇,月记由此而得名。学生从开始的抱怨到后来养成了习惯,月记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两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笔者已不需要再作硬性要求,他们也能够根据所见所感撰写心得。从月记中可以看出他们每个人在思想上的变化,见证学生的改变和成长。

一、树立理想信念,引导生涯规划

大学新生因为没有社会经验,往往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所以无法做出科学的生涯规划。在开展了“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把握当下设立目标”的主题教育班会后,笔者让他们写下第一篇月记,并做出引导:要求每位学生写下自我介绍与大学的生涯规划,以督促学生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目标是行动的方向和动力,只有制定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学生才能让四年的大学时光充实、有意义。于是,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和计划成为写月记的基础。在每次开学初期,学生都会自觉拟定学习计划,并在后期不断修订和完善规划。尤其在每学期期末的月记中,很多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进行总结,梳理达成的目标和未完成事宜,并分析原因,拟定更加切合实际的新计划。通过目标导向教育,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

二、加强交流,进行情感沟通

众所周知,辅导员的工作是“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日常工作烦琐忙碌。在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细致深入地谈心时,月记就发挥了莫大功效。它像是一座桥,架在辅导员与学生的两颗心间,连接着彼此的情感和信任。现在的学生思想普遍比较开放,不畏惧与教师交流,大部分学生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入月记。

在月记中,他们会记录自己暗恋的人,也会记录父母的爱,还会记录与室友的摩擦,记录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荣誉,与辅导员分享身边的趣事等。笔者会在每篇日记的文末写上批语,或是鼓励、赞扬,或是安慰、疏导,或是关心,或是提出看法或建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对话,笔者会期待他们每个月都带来哪些新鲜逗趣的故事,他们也渴望笔者的批阅与回复。这就像一种约定,每个月一次心灵对话的约定。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他们通过写月记的方式,可以抒发自己的情绪,有益于培养阳光、健康的心态。通过批阅月记,笔者也更加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性格和困难疑惑,从而适时地提供帮助、关心和指引。

三、掌握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

不起眼的月记,对于辅导员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着很大的帮助,辅导员能在不经意间寻找到问题。比如,从月记连续几篇的情感走向,辅导员可以看出学生心理的平稳度,以及是否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若学生表达的文字中出现与之前不符的情感或文字本身透露出低迷情绪,那么辅导员就要引起注意,通过文字引导或当面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情绪变化的原因,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如笔者班级里有一名学生的爷爷过世了,他在月记中写道:“心里很难过,自己是爷爷从小带大的,不能接受爷爷的离开。”笔者通过撰写批语对他进行安慰,并找合适的机会与他谈心交流,让他知道他爷爷也希望看到他健康快乐地生活,帮助其度过亲人过世的悲伤时期,加强心理建设。还有一位学生失恋了,她在月记中告诉笔者她非常痛苦,因为不想和男友再见面,她甚至产生了不想继续读书的想法。笔者鼓励她,要她勇敢面对挫折,并运用心理学中的同理心与她分享了笔者的初恋故事,帮助她解开了心结。月记如同心情温度计,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状况,辅导员从月记中可以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及时跟进,化解学生的心理冲突和不良情绪。

四、定期反思总结,使得文笔水平得到提升

俗话说:“吾日三省吾身。”学生通过撰写月记,记录近期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件,从一开始记流水账逐渐过渡到记生活大事,即他们认为难忘、很重要、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有意义、值得记录的事情,到后期在记录大事件的基础上分析事情发展的脉络和经过,归纳自己的得与失,从中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除了评论身边的事外,许多学生还善于自我分析,从事件中总结自己的问题、优点和缺点,从而正确地认識自己,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评价,这本身就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通过日积月累的书写,学生的成文越来越规整,思路和自我表达也越来越清晰,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在不断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唤醒了自我意识,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月记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运用月记这一载体,辅导员创新了工作方式,从另一种形式上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这无异于最契合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本质和核心。通过月记与学生交流对话,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使辅导员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导人。

参考文献:

[1]吴云.小日记成就大德育 架起全面沟通的桥梁[J].教育教学论坛,2016,(7).

[2]郭军.让“道德日记”成就“德育品牌”[J].中国德育,2011,(7).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高校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