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致教育:守望师生幸福
2017-11-09阙新建朱燕红
文 | 阙新建 朱燕红 秦 平
韵致教育:守望师生幸福
文 | 阙新建 朱燕红 秦 平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校创建于1998年,是伴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新需求而兴办的。办学之初,学校就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学校,如何办成一所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高质量的学校。虽然对好学校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我们认为,一所让校园洋溢幸福味道,让师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学校,一定与好学校的标准是一致的。因为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是一个人获得存在感、不断丰富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体现。基于此,学校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办学特色和经验,提出了韵致教育的办学思想,以此守望师生幸福,办一所有幸福味道的学校。
>>陈代伟校长与学生亲切交谈
韵致哲学:过有韵味的教育生活
建校之初,学校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尝试把腰鼓引进校园,意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随着师生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我们逐步在全校推广腰鼓这一传统文化项目,并将其作为特色课程进行研究和建设。在学习和研究中,我们逐步体味到了鼓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无穷魅力,认识到其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教育价值。腰鼓作为优秀传统艺术,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我们在学习技艺的同时体会其艺术魅力,更是我们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特性的一个窗口,其本身的韵味就具有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因此,我们全面挖掘鼓文化的教育价值,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探入民族文化基因的深处,寻求教育发展新的生长点。
学校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的打造,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精神成长的家园。于是,“书”与“鼓”成为学校文化的表征,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成为学校文化的根基。学校提出“书鼓和鸣,神韵飞扬”的办学理念,就是出于对办学实践思考的结果,也是对“书香南岸,幸福教育”区域教育理念的校本化实践。
“书”是学校之根本,是知识、文化的载体,主静,体现校园“书香致远”的宁静与深邃;“鼓”是学校之精气,是情感、气度的象征,主动,体现校园“鼓韵”的欢乐与张力。两者虽一“动”一“静”,但读书有声,击鼓有声,以“和”连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师生相融,寻求书声、鼓声“共鸣”的教育美感,追求“和谐”的教育生态,达成“尚美”的教育功效。
“书”与“鼓”背后的文化内涵赋予了学校生机和灵动,它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又是我们当下生活的基础,更是未来发展与创新的动力,其体现出的韵味情致更是一个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画像。书之韵与鼓之韵,体现了我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书·鼓”丰富的内涵塑造了学校独特的精神与内在气质,给予师生精神、心理与性格诸多影响,成为学校的教育价值追求和教育幸福的根基,统领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校在“书鼓和鸣,神韵飞扬”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回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提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灵动 学有所长”的幸福儿童的学生培养目标。这一总目标下,我们细化了具体目标,即“智慧、阳光、个性”,让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三个具体目标下我们再分解为12个核心指标,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建立了“韵致教育”学生素养模型。
韵致管理:彰显人的生命价值
培育文化向心力管理的核心是文化。当全校师生认同学校文化时,管理才有了基础,才能真正激发出每个人的能动性。学校的“书·鼓”文化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共同培育而成的,因此它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积极的践行。不仅如此,我们定期召开校情、学情分析会,听取师生、家长、社区意见,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基于对学校发展愿景、目标任务的广泛参与和建设,学校文化的感召力和价值引领得以体现。文化建设的过程是管理不断走向民主、开放、科学的过程,也是让团队中每个人的价值得以发挥的过程。
>>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
>>特色课程
项目制催生潜能对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我们通过公开招标,以项目制的方式予以推进。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组直接对学校负责,学校参与项目的论证、指导、监督、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这样把工作交给愿做、能做并能做好的人来做,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在二期课改中确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题,分别以课堂教学项目组、课堂观察项目组、STEM+项目组、书香校园项目组等四个项目组同时推进。每个项目组有项目目标、任务、成果,并签订责任书,明确项目组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项目制调动了项目成员的积极性,激发了专业自主性,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展示,学校管理作用的发挥直接深入到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管理更为科学、到位。学校统筹协调各项目的实施和推进,为学校总体改革目标的达成服务。
提升团队合作力由理念到行动,由文化到行为,都离不开团队建设。学校有许多团队,如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项目组、工会小家等,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团队,发挥团队的整体作用,才能真正地做好事,做成事。学校充分给团队放权,让团队在不断磨合、历练中主动学习和成长。每个团队负责人带好自己的团队,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合作中促进每位教师的成长并增强大家的团队荣誉感。这样减少了沟通成本,让每个人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团队中群策群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校也为各个团队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展示平台,提升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各个团队的高效工作,撬动了学校工作的平稳快速发展。正如一位年级组长所说:“学校在充分信任我们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在工作中事无巨细都要考虑周到。学校出思路,我们重落实,在落实中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问题,我们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打整体仗,为团队的荣誉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韵致课程:贴近儿童当下生活
让课程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多可能学校是用课程育人的,育什么样的人、用什么课程来育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这一切离不开现实的基础,比如学校环境、办学历史、学生状况、学校发展阶段、社区氛围等。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多可能,这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在课程领导力建设中引入了SWOT分析法,发动全校师生对学校内部、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对环境因素分析结果进行梳理并完成SWOT矩阵构造后,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各种因素进行匹配,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势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形成了一系列可能的学校课程建设发展策略。正是基于对环境因素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了解,学校课程建设才有了方向,才能开发和建设适切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一位教书多年的老师说:“我一直以为,我们提供的课程都是精心设计的,对学生发展是有帮助的。通过SWOT分析后才知道,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令人惊叹,这是我没想到的。看来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是乏味的。”
着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课程设计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为学校课程建设指引了方向。学校在“书鼓和鸣,神韵飞扬”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回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提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灵动,学有所长”的幸福儿童的培养目标。从韵致教育哲学思考出发,学校构建了“一体两翼”韵致教育课程体系:“一体”指国家、地方课程,强调国家课程的基础性,做到全面达标,优化实施;“两翼”指以主静的“书香”和主动的“鼓韵”两类校本课程,是对“一体”的拓展、丰富和再创造。“书香课程”对国家课程中的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社会)等课程进行拓展,以传承人类文化中优秀的文明成果和经验,启迪智慧,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鼓韵课程”对国家课程中的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课程进行拓展,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强化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一体两翼”韵致课程是一个整体,通过“基础性必修、限定性必修、自主性选修”三种实施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达成培养目标。
>>鼓娃风采
>>课程领导力建设开放周活动
课程调适,不断贴近孩子的需求课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对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使课程对教师和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切性,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多元化的发展,根据学校组织的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条件,通过对课程规划、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增加、删除以及调整,增强课程的适切性和科学性。比如“长生欢乐鼓”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校本课程,涵盖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学校不断调整和完善该课程内容,形成了鼓的历史沿革、鼓的运动技能、鼓的文化形式、鼓的艺术审美、鼓的科学原理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设计,有课程与生活的横向关联与运用创新,有文化品位与精神风骨的浸润与生成,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养,成就全面发展的“阳光、智慧、个性”的附小鼓娃。
韵致课堂:享受成长过程的快乐
让课堂还原生活过去的课堂,我们强调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注重学科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忽略了它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为学习而学习,对学习的意义以及与生活的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韵致课堂重构了儿童的学习生活,让学习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让每个儿童明白,学习是另一种生活的真实,学习就在身边,来源生活,指向生活,为了生活。我们不是功利地应付生活,而是追求学习与生活的同构。为了实现课堂对生活的还原,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改造,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一位数学老师在上“面积的计算”时,带领学生实地测量校园花圃的面积,根据相关知识进行重新设计,给学校提出美化校园的建议。一位语文老师在“校园美景”习作教学中,设置了一个习作情境,即让学生向来校参观的老师介绍自己的校园。学生热情高涨,设计参观路线,了解校园花草树木相关知识,了解学校历史及各种文化标志的含义。当学习与生活建立密切联系,学生就会积极卷入,学习就会变得有意义。
>>泥塑梦工场
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重新思考教与学的关系,思考课堂中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教师关注了如何“教”,忽略了学生如何“学”,造成了教师教得精彩,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我们回到原点思考教师为什么教,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师教得精彩,源于学生学得扎实、有效。每一堂课,教师既要看到学生在课堂中的成长,也要看到课堂与学生未来的关系,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运用中形成能力,内化品格,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因此,在学校听评课中,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我们的观察点重点集中在学生的学上。过去教师听课习惯坐在教室最后面,自然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现在教师听课,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要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看教师的教是否顺应了学生的学。课堂上只有师生两者和谐共振,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教师的教不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让课堂成为师生一段美好的旅程。
赋予学习更多主动权韵致课堂关注学生学习,尊重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的学留下充足的自主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擅长的学习方式,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和发展,是对教师差异化教学的挑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设计中避免单一化的学习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课堂上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直面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学生的学习优势应互补,在面对共同的问题时,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相互激发和鼓励,体验合作的快乐。在赋权的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有时要关切,有时要鼓励,有时要点拨,学生在享受主动学习快乐的同时,并不感觉孤单和无助。谁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韵致课堂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就是唤醒学生学习的自觉,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陪伴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走完这段学习的旅程。
韵致教育萌动于一个朴素的愿望:让教育为师生幸福助力。我们孜孜以求的是追寻儿童成长的规律,为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让校园成为学生喜爱并向往的地方。“让美德成为品质,让书香成为现实,让动手成为习惯,让艺术润泽生命”,韵致教育的实践正是不断彰显这四大教育特质,让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守望师生幸福,过一种有韵味的教育生活,是我们一直的追求。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