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走进美国学堂有感

2017-11-09刘克风

教书育人 2017年32期
关键词:学科教育教师

刘克风

项目教学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走进美国学堂有感

刘克风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教师从“教学”走向“教育”,从知识导向走向成长导向,从关心“鸟儿吃虫子饱不饱”走向关注“鸟儿飞天空好不好”。让教学回归到育人的本源,实现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教学与教育的整合。

我国中小学以往和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是以学科中心观为基点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令人瞩目的。但随着时代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认知性的东西是很容易获得的,而且知识的属性本来就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不是一层不变的,陈旧的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人生奠基,哪些素养才是学生终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呢?人们已认同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最为重要。所以,知识的单一传授和形成解题技能的反复训练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认为,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法方法。

一、美国K8学校项目教学

去年年底,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培训研究院王红院长带领下,广州市“百千万”教育工程首届“名校长”班的部分学员18人来到美国迈阿密戴德学区K8(校名就是K8)学校考察访问。“K”与“8”是并列的两个字符,“K”指幼儿园,“8”指小学1~4年级与初中5~8年级,就是说,这是一所5~13岁学龄段孩子一起就读的学校,相当于我国从学前班到初中毕业班的一贯制学校。该校共有学生728人。校长很重视教师的“领头羊”作用,让数学、科学、阅读三大板块的领头人和副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情况。迈阿密州只有30来所A类等级学校,但这所学校却是A中之A,换句话说,若迈阿密A类学校评价是80多分,那么这里则会达到90分以上。学生入学抽签,不搞分数排序优先录取之类。

在美国中小学,低年级教师包班,高年级学生走班。包班的教师不用动,学生走班时教师更不用动。所以,学校的每一个课室都布置得像一个家庭一样,课室会按照老师和学生各自的喜好来进行设计,不同的班有不同的特色,但都会有家庭的轻松温馨感觉。在这里,学科之间没有我国分得那么清楚,而且,学校更重视跨学科综合知识的融合,注重学生各学科知识的渗透和全面发展,因此也就不存在重文还是重理的现象。

我们听了一节小学的英语语言课,教师并不是在教学生朗读课文分析课文,以及学习记忆生词,背诵课文等等,而是在引导学生动手做一个导电实验。器材有电池、灯泡、食盐、几根导线和一只装了水的玻璃杯,四个学生一组。教师先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使灯泡亮起来,学生相互配合很默契,各小组都能按要求把线路接通,让灯亮起来。接着,教师要学生尝试一下,不让两根导线直接相连,拆开后插入水中,观察灯亮不亮。各小组都开始做,但大家的灯都没有亮。教师将水和空气做比较,说明二者都有一样的特性,即导电的性能很差。教师让学生试一下,在水中加入一点食盐后再看灯泡亮不亮。学生积极地动手去做,灯果然亮了。学生觉得神奇,好像自己都成了魔术师。教师告诉学生,在水中加入食盐后,水就不是水了,事物本质发生了改变,变成了一种名叫氯化钠的溶液,这种溶液的导电性能很好。接着,教师让学生分别将实验现象和原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不要求一个学生作完整的表述,而是每个人都要发言,这样将实验现象前后串联起来,构成需要表述的实验结论。教师在学生表述时会将学生语言的准确度和差异情况记录下来。

下课后,我们还了解到,学生每天都有家庭作业,但不是解题方面的。小的作业如根据当天的课完成一个手工制作,或阅读一篇文章后谈谈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大的阶段性作业如教师根据课程布置一个项目,让学生做社会与自然方面的调查,写论文或成果报告,然后在课室墙上展板展示或在走廊上展示,或做成专题短片放映,或让学生公开演讲。有些家庭作业项目还需要几个同学一块儿合作去完成。测试评估学生也不是用纸质试卷来考试,而是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将学生的主动提问与回答提问的情况记录在案,将学生的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情况记录在案,将阶段性项目的完成情况记录在案,构成学生的成长档案和GPA成绩,保密不公开。

教师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习语言也要借助动手操作,并注重学科之间的交融渗透,也注重各年级知识的衔接融合,学生能将初中阶段的物理课拉到小学的语言课中来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发现问题,在小学阶段就学习能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整整一堂课,学生都充满求知的好奇心,充满着探索未知的欲望。学生既然感兴趣,那就会自主地掌握词汇,并力求用语言做出准确恰当的表达,一堂学习语言的课就这样生成了。当然,这节课的重点还是落实在语言学习上,不然教师不会只在学生表述时才做记录。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K8学校的项目教学情况,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学生的学习都是以项目为主线来进行的,学生学习的知识是跨学科的,学习的形式是开展动手动脑的活动,学习的评价也不是考试的成绩。

二、学科中心观与项目教学法

从理论上来说,我国中小学目前推行的课程还是按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观来设置的,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学科中心观是以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知识中最具有学术性的理论知识为标准,反对以现实功用为标准来设计课程,所以也特别重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结构布局,并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来设计。学科中心观的基本主张是,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学生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在教学方法上,要求以教师为主体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师的作用是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是较为被动地接受知识,以及通过反复训练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项目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定具体可动手动脑操作的项目,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可追溯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他提出设计教学法(后在职业教育中习惯地称为项目教学法),倡导三个中心,一是以经验为中心,二是以儿童(学生)为中心,三是以活动为中心,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的观念。项目教学法可简洁地概括为:“项目主线,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包括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以及最终评价。学生在该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了解并把握整个学习过程以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一般由学习小组协作来完成。

项目教学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的实践活动,因为“项目”里包含多门学科的知识,在活动中自然相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了师生角色的换位。这种教学方式发展到现阶段又恰好与信息化社会接轨,与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观念紧密联系起来,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一种广受欢迎推崇的教学方式。

项目教学不会像学科中心教学那样,在课堂上直奔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是将目标转化到学生乐于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去,让孩子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做冒险探究的事情,做有成就感的事情,学生也会因此乐此不疲。所以,学生不会将学习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在学习中体会到的也不是一种煎熬,一种折磨。学习是自主的行动,是体验愉悦的过程。一个人一旦喜欢上某件事情,他自主的力量会难以想象;一个人现在还没有成就,不能说他没有能力,而是他还没有碰上自己所喜欢的事情,或暂时没有条件去做这件事情。

三、项目教学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我国中小学的语言课,不管是中文还是外文,都不会像美国K8学校那样,通过一个物理实验来进行,因为这样处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我原以为,语言课只要能记住词汇,记住语言表达程序,记住最终结果就行了,甚至把课文完全背下来都是可以的。但是,在美国观摩这堂课之后,我们有很大的触动。开始的感觉是惊讶和疑问:语文课竟然可以这样去上?接着是认可:这样上课既能够让学生学到语言方面的知识,也会让学生跨学科地学习到导电方面的生活物理常识,即“空气和水的导电性能很差,食盐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强”,在语言学习中达成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接下来就是反思了,项目教学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吗?既然项目教学很好,我们为什么不这样来上课呢?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怎样推进项目教学?

1.项目教学的确能很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到主动生成知识和技能的跨越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我们以往也常以庄子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来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力图让学生明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懈地求知,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但我们的断章取义,恰恰违背了庄子的本意。他的前半部分只是铺垫,后半部分才是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即:若我们以毕生有限的宝贵生命去求索广袤世界无限的知识,那我们的一生就会没有生命力。特别是在大数据的信息化的世界,任何一个大学的本科生,在知识的储备上,应该都超过了庄子,但知识不是思想不是智慧,所以,几千年过去了,我们还是要学习庄子,从庄子身上寻觅生命的智慧与真谛。

如果我国学校教育教学仍然停留在让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上,那我们的教育理念就太落后了。美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早就已经从“双基”转移到“项目”上去了,在项目活动中生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杜威主张的“从做中学”,就是认为,儿童不从活动中而由听课和读书中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手脑并用获取的知识才是实在的。陶行知先生更主张教学做三者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要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方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他强调教育过程中的“行动”和“思想”两大要素不可或缺,他曾形象地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要有孙子,非先有老子不可”。所以,陶行知变革教育的概念,就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教育,“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来看,在活动中学习,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也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大自然和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探究自然的科学精神,更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我国学科中心观和以学科考试成绩评价教与学的做法阻碍了项目教学的普及

我国中小学,按国家课程设置,学科分科严谨细致,政府督学还会认真督查各学校是否开齐各个学科以及各学科的课节,科与科之间好像没啥关系。

各学科教师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争抢自修课以及课外的时间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语文课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背诵,要写日记写周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数学课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解题训练,这样才可熟能生巧,形成出色、过人的解题能力,才能在考场上不出错而考出高分;英语课肯定是要多记单词、多背短语、多背课文,会考试而不会说话的“哑巴英语”就这样形成了,但他们是可以考高分的。而一个家庭作业布置少的教师,学生进行机械识记与操作训练的时间投入不够,他肯定是要吃亏的。所以通常的情形是,学生哪个学科的成绩不好,这个学科的教师就麻烦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只看学生的成绩,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也都是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教师除了紧紧把握课堂上的40分钟大剂量向学生灌输知识外,还得紧盯着学生的课外时间。大家都来抢时间吧,抢来抢去最可怜的便是学生!“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春眠不觉晓,作业写完否?”

对于学生来说,成绩就更为重要了,首先是升学的需要,高一级学校只按成绩来录取学生;第二是平时按成绩排队定优劣,学生在学校和班上的地位由此而定;第三,前两个导向使学生家长视成绩为学生的生命线,成绩就是一切,等等。

由此可见,跨学科的项目教学不能满足学科教师彰显个人成绩的需要,若有哪个教师实施项目教学,很有可能是在帮别的老师做事,所以,项目教学很难普及。

3.目前怎样推进我国中小学课堂项目教学

如果我在这里提议彻底改变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以及彻底改变招升考试制度,那是空谈,那是否定国家教育的传承和无视国家的教育现状,我们完全可以改进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工作,如在校本课程的开设、在探究性课程的开展、在实施国家分学科课程的过程中进行跨学科教育教学的尝试,等等,以此来推进项目教学。

总的来说,推进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几种连接,即与社会的连接,与家庭的连接,与环境的连接,与生活的连接,与课本的连接、与经验的连接。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即在做中学(知行合一),在探中学(批判反思),在悟中学(体验感悟),在说中学(交流碰撞),在显中学(彰显激励),在助中学(合作互助),在乐中学(身心健康)。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即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的发展。

让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生成知识与技能;在情感上培养学习兴趣,学习责任;在态度上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在价值观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使学生确立起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学科新书导览】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