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停机”短信卷走620万元
2017-11-09
一条“停机”短信卷走620万元
诈骗案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有的人上当了,有的人却能一次次躲过骗子的花招,甚至反过来“调戏”了骗子,这到底是为什么?不论何种骗术再如何“升级”,骗钱是骗子的最终目的。因此,避免被骗的法宝其实很简单:不要转账,守住验证码。只做到一人无忧并不算真正的安全,生活中应该多关心身边人,随时随地传播防骗知识,只有全社会的防骗意识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骗子赖以生存的土壤。
4月22日,吉林省长春市的黄女士在四川省西昌市出差期间,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此号码用户两小时后停机,咨询电话027-XXXXXXXX。”因为担心出差途中电话停机影响工作,黄女士拨打了上面这个号码。通话过程中,接线员告知黄女士3月有人曾用她的名字和身份证在武汉市江岸区办理过一张手机卡,公安机关目前查出该手机号码涉及大量违法短信。同时,接线员又告诉黄女士一个号称是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分局的电话号码。
心急如焚的黄女士,立即按接线员提供的电话拨打过去。对方自称是一名警官,表示将全力处理好此案。经过交流,黄女士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对方在电话另一端突然表示:“经查验,你涉及一起由中央督办、武汉市公安局负责办理的金融大案。”与此同时,对方还声称黄女士身份证曾被人用来办理过多张银行卡,而且涉及一起冒充公检法人员的重大洗钱案件。目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经向包括黄女士在内的多名涉案人员发出“逮捕令”,如果黄女士不信的话可以通过网站查询相关内容。
对方言之凿凿,黄女士早就乱了阵脚。接下来几天时间里,她分多次把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资金、公司账款等,按照对方提出的“保释金”50万元、财力证明245万元(和“洗钱卡”等同金额)等标准额度,总计620万元汇到了指定账户上。
按照对方说法,在限定时间内确认了资金没有问题后,会把全部款项返还给黄女士。但是预定时间已过,应该返还的款项却一直没有返还回来,黄女士想打电话问个究竟,这时发现对方电话打不通了。难道是自己被骗了?5月19日,黄女士向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报案。
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冒充查案”诈骗案件。这类案件,一般由多人饰演多个角色,按照事先拟定好的台词进行对话。骗子精心编造谎言,每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个环节滴水不漏,一旦被骗者失去辨识能力,就很容易落入对方挖好的陷阱。
一、犯罪嫌疑人精心设计圈套。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先是通过发送短信方式,突破了被害人薄弱的心理防线;进入到第二个环节时,犯罪嫌疑人已经确定被害人对此类诈骗案件缺乏防范意识,所以多人轮番登场,很快控制被害人的思路,为最终的转账汇款埋下伏笔。
二、被害人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本案发案时,正值被害人黄女士在外地出差,高度集中于公务活动。突然接到“手机将被停机”的短信后,黄女士担心这可能影响工作,随后按照对方提示进行电话联系。至此,黄女士开始一步步跌落到对方设计好的陷阱中。其实,只要冷静想想,移动通信公司对用户手机进行停机处理,最主要常见的理由就是欠费,而欠费停机只需交足费用即可,用户绝对不会因为所谓的办案涉案等理由被停机。另外,黄女士应该清楚知道自己没有涉案,只要心里坦荡自然无需担心公检法司等部门进行查询。
近几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屡屡发案,作案手段花样繁多,作案人员呈现专业化、集团化、智能化、跨国化等特点,一旦发案被骗,公安机关接到报案进行侦办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特别是案件跨境特点给办案部门带来很大麻烦。另外,电信诈骗案件绝大多数都是系列高发,每一起案件的侦办都费人费时费力,因此给公安机关的侦办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警方提示
凡是声称自己是公检法司的、正在侦办一起案件涉及某某人的,基本可以肯定都是骗子。公检法司机关在侦办案件时,绝对不会通过电话或者短信事先通知涉案信息,这根本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如果接到短信,要求拨打某个电话以便证实涉及某个案件,千万不要回拨电话。拨打电话后,很可能会陷入对方精心设计好的圈套。对于此类电话或者短信,只要置之不理即可。
接到要求汇款的短信,要及时与亲友或民警联系,即时说明情况,认真征求意见。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请在第一时间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尽可能向警方提供充足证据,完整说明情况,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案件侦办工作。
链接:相关案例
连续开了3天房 一女子被骗58万
“您好,圆通快递,您有一个包裹被查出藏有毒品。”2016年4月30日,刚接起电话,林小姐就被吓出一身冷汗,“您先别急,我们帮您转接上海市公安局。”
转接后,一位自称上海闵行区“警官”告诉林小姐,案件要马上处理,否则将被抓捕。“你就近找个没人、安静的酒店,开一间房,我告诉你该怎么做,千万不要跟任何人讲。”该“警官”让林小姐将所有钱集中转移到同一账户,“这样方便我们查案。”
林小姐马上将自己的11万元积蓄转到一张卡上,并跑到最近的酒店。开好房后,“警官”先让林小姐卸载房间电脑上的杀毒软件,然后发过来一串网址,“你填一下个人信息,好配合监管。”林小姐依言在该网站上输入身份证号、姓名、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
接下来两天,“警官”又以“事主被人控告”“取保候审”“担保金”等理由,让林小姐开房转账。林小姐想快点脱身,只好问朋友借了47万元,并将钱全部转到自己的一个账户里。
2016年5月2日,第三次开房转账回到家中后,林小姐越想越不对劲,将“警官”给的网址往自家电脑里一输,杀毒软件立马跳出提示“警惕,该网站是钓鱼网站。”
“我的58万!”林小姐立即报警。
连着“检验”6张卡 53万被转走
2016年5月1日,蒋先生接到“公安局”电话,“你涉嫌‘0309李忠非法集资案’,快找个没人的房间配合我们调查。”
蒋先生只好到宾馆开了间房,登录对方发来的网址后,跳出一个“银行监管设定”的界面。因害怕卷入麻烦,蒋先生想都没想,就按对方要求,在网站上连输了自己的6张银行卡信息,以“配合查案”。
结果,蒋先生6张银行卡上的总共539568元,分7次被骗子转走——那个网址,事实上是骗子用以套取信息的一个木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