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运动与传统文化契合探究

2017-11-08来军

科技资讯 2017年26期
关键词:契合田径传统文化

来军

摘 要:田径,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其既表现出人类个体的身体活动,更反映出一种社会与历史现象,拥有显著的文化特点。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我国的田径运动事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田径运动,其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必定无法离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为此,田径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田径 传统文化 契合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b)-0182-02

1 田径运动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

在中华文明千载的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也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而在这之中,人文精神可谓是其最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从本质来看,人文精神,也即为人对美好愿景的不断追寻以及在追寻中自由天性的集中表现。简单而言,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向往自由的精神,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其主要特点就是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以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然而,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人文”,并不是旨对个体的自由发展与价值实现,而是要使个体在整体中发挥作用,集中突显出对集体与国家的义务。对于人文精神来说,其文化核心即为人文思想,而人文思想又在传统文化领域中所共有。言而总之,作为一个健全的文化个体,其必定拥有崇高生命价值的精神。它表现出对个体现实、精神以及未来的生命价值,以及对目标追寻的热切关怀。这是一种与国家、民族、个体息息相关的精神。

对于“人文精神”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来说,它不仅是人类文明所有精神资源的最高表现,同时也是文化与文化创新的生命之源。田径运动作为传统文化发展长河中的一个支流,它可以说是所有现代体育运动的始祖。在日常生活中,田径运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进行竞赛与锻炼的基本身体运动。田径运动是由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形式所构成,从竞赛视角来看,田径运动可谓是拥有最多单项竞赛与奖项设置最多的运动项目,有着“田径决定体育发展”的说法。简而言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田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其体育综合发展水平,它拥有其他体育运动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譬如,振奋民族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以及增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等等。从锻炼视角来看,它也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最为简单的运动方式,它不仅可对人体的器官、生理与功能起到全面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人们形成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并对人生的发展也能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所以说,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田径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国家来说,更是一件强国健民的幸事。

2 田径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

2.1 田径运动与道家思想的契合

田径运动作为一项传统意义上的竞技运动,其竞技特点深受人们所喜爱。但是,竞技之路是无止境的,其本质是为了让人们的运动水平与身体素质得到不断促进与提高。同时,胜利是短暂的,唯有对胜利价值的不断追求与拼搏才能谈得上是永恒。在道家思想中,进行时的“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以及面对结果时的“波澜不惊”,恰恰与现代田径运动所倡导的竞技精神不谋而合。如果每位竞技选手都能时刻秉持这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心态融入进竞技氛围中,那么所有体育负面问题都可从根本上得到消除,体育也能重溯到原本纯洁无暇的风气中。

2.2 田径运动与儒家思想的契合

在我国,田径运动由出现的那一刻起就与儒家“礼”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它不仅要表现出精湛的运动技术,同时也要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礼记》中所规定的“六艺”,其实质就是一种把德育、智育以及体育结合起来的全面教育体系,田径运动作为“六艺”中体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从诞生之时就拥有很强的军事性、权威性以及大众性。田径不仅是一项体育项目,更是一种蕴含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的文化活动。可以这样理解,田径这项竞技运动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文化、体育以及教育的统一体。言而总之,在儒家思想的解释中,田径运动不仅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存在形式,而也应作为一种服务于文化传承与思想教育的存在形式。田径运动这种伴随着文化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礼仪”竞技,在全球化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起田径运动与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契合所在。

2.3 田径运动与法家思想的契合

在法家思想中,严刑峻法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主要手段,同时,这种方式也是维护体育竞技秩序与规则的基本方式。在法家看来,以法规来对体育竞技做出明确规范,并建立一套奖励与处罚规则,能够有效规范体育从业人员与运动员的行为。同理,对于田径运动也是如此。田径运动自身也拥有一套严格标准的竞技准则,所有运动员与参与者都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去进行竞赛与训练。可以这样说,在田径运动法制规范日益完善的发展趋势下,必定可以达到韩非在《有度》中所认为的“法不可屈从于权贵”。

3 田径运动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鉴于田径运动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离的特性,并且其自身又拥有发展的特殊性,所以,我国现代田径运动不仅要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同时也要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

3.1 “礼”与“仁”确保田径运动的和谐性

田径运动虽然是一项竞技运动,但也离不开和谐发展。体育运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这个角色又在田径运动中得到了完美体现。在田径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身心与交往能力都在不经意间得到了锻炼,而在处理求胜心与平常心、个体交往关系之时,就离不开传统文化中“礼”与“仁”的哲学思想。在这之中,“礼”与“仁”起到了重要的缓解作用。在田径赛场上,唯有运动员、参与者以及观众都能够抱有“礼”与“仁”的情怀,田径运动的竞技魅力与竞技精神才可得到集中释放,田径运动才可向着和谐之路迈进。

3.2 “义”确保田径运动的公平性

竞技公平作为体育运动的灵魂与核心,越是竞争氛围浓厚的运动项目越是离不开传统文化中“义”的精神理念,它集中表现为运动员与参与者的谦逊之心、公平之心以及平和之心,以此抵挡市场经济发展下日益膨胀的物欲诱惑。诚然,田径运动自然也在这个范畴之内。如果不具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很难确保田径运动的公平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此强化田径运动的精神内涵。

3.3 “智”滋养田径运动的发展

对于田径运动来说,其并非只是简简单单地一项体能运动,而更应是一种智慧的对抗。运动员唯有具备卓越的技能素养与高超的智慧方可获得最终胜利。在千年传承的传统文化中,其智慧资源如同瀚海一般,能够不断滋养田径运动的茁壮成长。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田径运动虽然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契合之处,但也需要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养料。在提高田径运动水平的同时,也要促使田径运动为社会和谐发展进行服务,使人们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文化熏陶中,不断促进田径运动的科學化与健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 孙耀,刘琪,杨鸣.大众健身行为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3]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黄嫱.体育伦理价值的迷失与重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8):11-13.

[5] 汪伟信.试论儒家伦理道德在竞技体育中的现代价值[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8):1-3.

[6] 崔凤祥,单颖,崔星.原始体育文化植根地域性因素考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2):57-60.

[7] 权海鹏.试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在竞技体育中的现代价值[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8] 秦军.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D].安徽工程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契合田径传统文化
全国田径冠军赛
计数:田径小能手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