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价值和物质价值的现代化认识
2017-11-08张雷陶磊
张雷+陶磊
摘 要:“If you are a bird,Im a bird.You are my home.”在电影《恋恋笔记本》中,这是一句经典的爱的告白,宣示的是富家女艾丽和乡村小伙诺亚的爱情。两人之间痛苦的分离在于身份、门第、教养、学识的巨大差异,而最后的结合则是因为对真爱的追求。当今社会对婚姻的倾向则是物质为基础,感情仅是锦上添花,爱情价值和物质价值在现代化的发展中调换了地位,造成形形色色的冲突,令人质疑的是,如今我们到底有多需要爱情?
关键词:爱情价值;物质价值;现代化
作者简介:张雷(1997-),女,汉族,江苏淮安人,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在读;陶磊(1979-),男,博士,通讯作者,南京医科大学讲师。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当今社会,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物欲横流的感情世界,不清不白的关系、嫌贫爱富的观念,物质为首的包办婚姻不再令人咋舌,反而渐渐习惯。青年人的世界更是在不成熟的价值观引导下向此方向发展,网络名词“傍大款”、“求包养”屡见不鲜,甚至有年轻女孩通过出卖身体换取富足生活,他们之间的性关系变成了身体交易,而不是爱的结合。爱情对于这些人而言可有可无,不如物质生活来得实在。《恋恋笔记本》倡导的是一段真正的爱情,在这份爱情中也夹杂了物质利益,但最终,两位主人公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影片结尾艾丽和诺亚携手逝去的情景足以让所有青年人震撼,爱情它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和价值,也让更多的人反思纯粹的物质生活要付出多么昂贵的代价。
在影片中,诺亚给富家女艾丽带来了快乐和自由,甚至打开了她心中绘画的梦想,即使爱情被所谓的物质观念阻碍,让深爱的两人苦等七年,但所幸最终他们的坚持得到了幸福的认可。诺亚知道艾丽想要的人生,并用一生去爱她,活力四射的她,成熟魅力的她,以及年老色衰患有老年痴呆的她。艾丽高贵、美丽、有学识并且富有,她后来邂逅的男子更是有着与其匹敌的财富和涵养,但是艾丽得不到温馨的陪伴以及相爱的理解。诺亚知道艾丽想要一幢白色的房子,装有蓝色的百叶窗,门外有长廊可以坐着喝茶看夕阳,他更知道艾丽想要一个画室,窗外是河流和落日余晖。艾丽在365封信和完美的军官隆之间选择了爱情。
深刻地记得艾丽要回去宾馆找隆的时候,诺亚和她再一次争吵,他歇斯底里的大喊:“拜托你不要考虑我要什么,他要什么,你的父母要什么,问问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20,30年后你的选择就是你需要过的生活,对于现代的年轻人而言,这句话却像一个炸弹,艾丽选择了爱情,而现代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生活。没有人愿意过三餐不继的日子,如果可以有家庭背景优秀的男人为何要选择一无所有的穷小子,过着风里来雨里去买房还贷的日子是多么犯傻,物质保障才是可以谈情说爱的基础。相当一部分人忘记了奋斗的意义,更抹去了爱情的价值。即使一个人家庭再富裕,委身下嫁却是一辈子的事,人需要各方面的平衡,差距太大的多数不是爱情,只是各取所需的交易,丧失了要求幸福的资格。艾丽和诺亚说不上三观有多契合,但是她们彼此深爱,生活本就该是两个人一起去奋斗的,好与坏都在自己,而好坏绝非是物质就可以评说的。艾丽和隆说自己要画画了,但隆理解不了她对绘画的热爱,心灵的不理解注定他们无法相爱,正如艾丽永远不懂他的工作,只能当一个富婆。和诺亚的生活即使清苦,但是她知道自己的追求,她更享受了来自精神和肉体双重的爱。
这一点艾丽的母亲是无法体会的,她为了体面的生活,放弃了曾经疯狂相爱的恋人,他的恋人做着邋遢的挖煤工作,而她过着枯燥烦闷的富婆生活,活得小心翼翼没有自我,人的一辈子也就是这样了。确实,那个年代女子的地位较低,所以艾麗的母亲过得苦闷,如今社会只要物质方面得到满足,人可以有无数享乐的方式,唯独缺失的只有爱情。相比起来那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爱情,充满关心和责任的爱情,被很多人将就了,没有什么比过好日子更重要了,这是现代人的悲哀。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反而退化,追求物质忽视了精神需求,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金钱买不来很多东西。诺亚一遍又一遍的为患有老年痴呆的艾丽读属于他们的故事,即使每次记忆恢复的时间很短,但是有这样的陪伴便已足够。最后诺亚告诉艾丽,我们的爱无所不能,接着他们就躺在一起携手逝世。一辈子的陪伴,无论生老病死的相爱,这样的幸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才是人类最渴求的。物质蒙蔽了太多东西,但所幸的是爱一定不会消失。
这部影片虽以艾丽和诺亚的爱情为主线,但更展示了关于爱情不同的选择和命运。在现代社会爱情价值和物质价值的冲突好像愈发明显,爱情的价值地位日益低下,但是更值得现代年轻人追求的,应该是二者的交融。一生不易,相濡以沫的爱情本是所有人的追求,但物质的诱惑让更多的人放弃了对幸福的把握,现代人所应做出的选择该是嫁给爱情,创造物质。只有相爱的两个人才会有希望彼此幸福的愿望,才会为了对方不断努力,最终无论清贫、富裕,这一生都不会留有遗憾。物质固然重要,但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物质和爱情从不冲突,关键在于自己对一生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玉梅,周玉菲.《恋恋笔记本》中的爱情对年轻人的启示[J].电影文学,2012.
[2]代晨曦.论电影《恋恋笔记本》中爱的力量[J].安徽文学,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