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2017-11-08柏强凤奚晓英陈慧梅张艳萍
柏强凤++奚晓英++陈慧梅++张艳萍
摘 要:总结了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包括:建立标本留置、送检的制度及操作流程;石蜡切片病理标本的处理;冰冻切片病理标本的处理;标本室的管理;细胞学检查标本的处理;细菌培养标本的处理等。并针对手术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强化细节护理,在标本管理中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证手术标本的安全送检,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标本规范化管理,消除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标本 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b)-0119-02
手术标本是指凡在手术室内实施手术索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均视为手术标本。手术标本非常重要,均应妥善保管,询问医生是否留取标本以及做何检查,不可自行处理或丢失混淆。尤其笔者所在医院是肿瘤专科医院,病理检查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关系到患者的器官是否切除与保留以及对患者术后治疗方法的选择。若标本处理不当,影响了病理检查结果,就会耽误患者的治疗,延误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管理好手术标本至关重要。为防止手术标本发生错误,笔者所在医院在手术标本的保存和送检管理上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意识到标本的重要性,对手术标本不够重视。
(2)手术间标本放置不集中,不统一,放置零散,容易混淆、丢失。
(3)固定标本不及时,石蜡切片标本离体后半小时内必须固定;固定标本时,固定液的量摄入不足,没有完全淹没标本。标本袋破损,固定液外漏,造成固定液不足,达不到固定效果。
(4)标本袋上的信息和病理申请单填写不完整,字迹潦草不清晰、填写错误等。
(5)手术医师将标本给患者家属观看后遗忘在手术间外;标本登记本有漏登和标本名称及数量不准确等。
2 优质护理服务在标本管理中的实施
2.1 建立标本留置、送检的制度及操作流程
建立《手术冰冻病理标本交接登记本》《手术病理(石蜡)标本交接登记本》《标本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手术室标本送检流程》。其中,每个手术间设置一本(用以登记术后石蜡切片和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标本);标本室设置一本(用以登记术后石蜡切片的病理标本);护士站设置一本(用以登记术中冰冻标本危急值报告)。
2.2 手术标本处理流程
(1)石蜡切片病理标本的处理,术前根据手术准备适宜的标本袋(我院使用的是卡槽封口式标本袋)、专用标本盒及标本固定液。洗手护士备容器于手术野下方,医生将所取标本放入容器中,定点放于台上,巡回护士填写好标本袋后(填写内容包括:科室病区、姓名、年龄、住院号、床号、标本名称、部位、标本离体时间、固定时间、日期等),填写完后向洗手护士、手术医生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将标本装入标本袋内,若做术后石蜡切片的标本,应在离体后半小时内加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加入的量为标本的3~5倍,标本必须浸没于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1],固定完毕将标本集中放置于手术间的专用标本盒内妥善保管,并在标本交接登记本上记录。
(2)冰冻切片病理标本的处理,快速冰冻切片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针对术中切出的肿瘤组织、组织切缘或淋巴结等,手术标本必须立即干燥送检,不能用盐水浸泡[2],标本离体后立即装入标本袋,严禁在标本袋内加入福尔马林等标本固定液体,核对无误后,由巡回护士在手术间的标本登记本上进行登记,标本和登记本同时送到冰冻标本送检处,由送检者在《标本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登记后,送至冰冻室。冰冻室收到标本后在标本登记本上签字,并注明接收时间。接到冰冻报告及时告知医生并按医院危急值上报制度严格执行。
术中冰冻标本,经手术医生、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三方核对患者信息及标本信息无误。
(3)标本室的管理(石蜡切片),手术室设标本室。标本室有标本登记本(除冰冻外)。登记本上列有科别、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标本数量、标本号、送检人、核对人、接受人、送检时间和病理科的接收时间等。由支持中心工作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到标本室和专职人员共同核对签字后,收取标本送至病理科,病理科接收人签字并注明接收时间。
(4)细菌培养标本的处理,术中留取创面分泌物、感染病灶组织等作为细菌培养时的标本,应在无菌操作下放进无菌试管或容器内,贴上标签后再放进标本袋,及时送检。
(5)特殊感染标本的处理,如梅毒、HIV阳性等特殊感染患者的标本应用醒目标识,按常规装好标本后,再多套一个标本袋,或放进独立标本盒(防止交叉感染),按标本送检流程送病理科。
(6)细胞学检查标本的处理,由于恶性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容易从机体原位脱落,故可用各种方法取得瘤细胞或组织颗粒,鉴定其性质。如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均可作为标本留取对象。标本离体后留到一干净容器中,立即送检;尽可能送检全部的引流液、穿刺液,标本量应>50mL。若留的是冲洗液,冲洗液禁用蒸馏水而采用0.9%的生理盐水为宜。
2.3 强化细节管理,防止病理标本遗失
选择并检查标本袋,防止固定液流失,倒入固定液必须没过标本,袋子要封好;小块标本的处理,可先将小标本袋内倒入适量固定液,用钳子小心夹取标本放入液体中并仔细察看确实在小标本袋内;同一病人多个标本采取分装几个标本袋,严格按规定内容逐项填写;整个过程建议用标本盒运送;做好交接班;发现异常及时询问、报告,严格执行《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防止标本丢失或混乱。相关人员应做到:(1)洗手护士:建立“逢切必检”的观念,台上定点放置,主动询问;(2)巡回护士:及时装取标本,用标本盒放于固定位置,嘱医生及时送检;(3)值班护士:手术结束后巡视标本放置处,看标本是否有遗落;(4)手术医生:将手术标本拿出本手术间时必须经巡回护士同意,且用后及时交给巡回护士,不得随意乱放。
3 结语
手术标本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重复性,因此,手术标本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若标本管理不当,如结构破坏、细胞变形、组织自溶等就可能导致无法诊断或诊断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对疾病的定性、治疗、延误病情,给患者带来严重损失。尽管临床医学中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及诊断方法,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病理诊断仍然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定性诊断”方法,也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在标本的处理中做好每一步细节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手术标本的安全,保障病理结果的准确性,维护患者利益,也提高手术医师及相关科室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郭炼,沈彩霞.肿瘤医院手术标本安全管理的探讨及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3):286.
[2] 王维.质量改进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2(7):235.
[3] 李亞兰.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3):93-94.
[4] 万芬.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8):2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