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生物类师范专业的转型思考

2017-11-08黄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3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转型

黄杰

摘要:本文以商丘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改变、师资队伍转型等方面,探索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生物类师范专业的转型发展思路。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专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3-0233-0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重大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入,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的紧迫性毋庸置疑,转型业已形成初步共识。然而,对于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来说,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教师教育。师范教育是要培养面临基础教育一线,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且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师范专业本身就是职业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1,2]。既然师范专业是应用型专业,还需要盲目地随波逐流、大刀阔斧地进行“应用型转型”和“去师范化”,该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当前,师范类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削弱了师范专业的应用性。面对应用型转型的大形势,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如何转型以更好地发展和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人才,为此,本文以商丘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学院师范类专业生物科学专业为例,对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转型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转型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中学骨干生物教师。但是传统的师范专业,注重的是“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通常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艰深理论的教学较为偏重,而对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较为忽视[4]。师范专业亟须转型升级,但必须慎重考量转型的方向,不应是盲目追求应用性和“去师范化”,而是要深耕特色专业,将师范教育做优做强。教师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削弱了师范专业的应用性。因此,强化师范专业的应用性,加强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增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是当前师范专业转型的主要方向。这就要求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大功夫,以专注的态度来构建立体型的师范性生态[3]。

二、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1.优化教学方法。首先,课程设置改革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毋庸置疑,基础理论是生物类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所必需的,这说明学生要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由于生物類师范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场所主要是广大中学,因此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生物类师范专业学生与其他生物专业学生的最大区别。但是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生物类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课时与学分比重较大,实践重视不足,另外,部分课程还有大量交叉、重叠的内容。因此,对一些理论性极强、对实际教育教学作用不显著的理论课以及交叉重叠较多的课程应大胆舍弃,提高教育实践课所占的课时和学分比重,进而增强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对于心理学这类理论性强但实践应用广泛的课程,应加强应用实践的培养,为以后师范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做好基础。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创新意识。其次,注重加强中学生物教学情境的模拟实践。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生物类师范专业学生,大多是未来的中学生物教师。要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中学生物教师,他们不仅需要充分认识中学生物教材,掌握理论教法,还必须走进中学课堂,这样才能充分地体会中学生物教学活动。在教法学习阶段,要加大学生的教学训练,模拟真实的中学课堂。在实践教学中,商丘师范学院师范类生物专业近年来一直推行情境模拟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模拟创建中学课堂情境,设置教研组、教学督导组、听课学生组等不同的实验组,提前公布实验课题及实验组分工,安排不同角色组员执行不同的工作,由教师做最终点评总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从不同视角认识到中学课堂和中学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进而高效地掌握教学技能,为未来走上教学岗位做好充足的准备。再次,加强培养学生的基本师范技能。师范技能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备课技能、教学技能、说课评课技能以及班主任能力五个方面。这些技能是作为一名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基本的专业技巧和专业能力。众所周知,作为未来的中学生物教师,对中学教材十分熟悉是基础。当前也存在学生对知识不能全局把控的情况,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应将中学生物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都吃透,全面把握中学生物学知识。除此以外,普通话、三笔字、课件制作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也是一项复杂持续的工程。这些基本功的养成,均无法毕其功于一役、短期速成,需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反复训练。所以,在完成培养方案设定的基本课程及实践学习内容之外,教师要鼓励和督促学生加强教师基本技能的练习。具体地,可以为学生制定一套标准及要求,如举办师范专业班级内、系内、学院内、校内等不同层次的“三笔字大赛”、“演讲比赛”、“讲课比赛”、“说课比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要求全体师范生均参与,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能力。近年来,我校生物与食品学院师范专业组织了院级和校级师范技能大赛,还组织优秀选手参加河南省师范技能大赛。通过不同层次比赛的选拔和培训,学生的师范技能有了较大提高。最后,培养能够胜任多元化岗位职责的新型教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岗位职责越来越多样化,承担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原来会教书、教得好就行,现在还要懂研究、能管理,了解学校和学科的规划建设,甚至对教师的社交、沟通能力都提出需求,这都是新的工作要求。所以,师范专业要针对这些潜在需求,加强培养能够胜任多元化岗位职责的新型教师,才更有竞争力。例如,像生物学这样的理科专业师范生,要至少掌握一门艺术特长,多方面发展,提高优势。

2.推行“双导师制”培养师范生。在现有教学模式下,生物专业师范生多在毕业前才进入中学进行短期的教学实习。而且,现有师范技能培养多在地方师范院校内部进行,学生缺乏真实的教学实践磨炼。应届毕业生应聘中学教师,即便在校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教学实战技能偏弱,往往需要应聘单位花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对他们进行培训,才能承担起主要教学工作。根据调查得知,用人单位最想招聘的师范毕业生是“来即能用”。站在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考虑对当前师范生的培养,具有指导作用。对此,生物类师范专业学生,可采取在本科前两年完成系统生物知识、教学技能、教学情境模拟等方面的学习,从大三开始,即第五学期安排学生去中学观摩,提高他们适应中学教学的全方位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这个阶段开始,可实行“双导师制”,即除了高校校内的指导教师外,其中一个导师来自当地中学的一线教师,由其带领师范专业学生进入中学课堂,手把手地教、练,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以便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讲台、适应教室。另外,地方师范学校要立足地方,与地方中学建立一定的合作培养机制,一方面,可以使师范专业学生在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直接参与到教学及辅助教学中;另一方面,可以引入中学优秀教师进入高校授课或指导教学情境模拟等实践,实行灵活的交流协作方式。

3.动态跟踪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首先,在学生在校期间,对师范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动态跟踪,对教育实习反馈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对薄弱环节给予足够重视并加强该方面的指导。其次,在学生毕业以后,为进入教师队伍的学生分别建立详细的档案,定期沟通,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教学研讨。同时,联系用人单位,使其给予我们新入职的师范生以全面评估、综合评价,并提出意见,从而以第一线的教学实践与反馈来促进高校师范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再次,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交流指导。通过跟踪统计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包括就业率、工作单位统计、用人单位满意度及意见等,充分调研,评估人才培养质量,了解人才培养与一线需求间的差距,也为进行全面深入的教学改革提供数据和奠定基础。

三、优化师资队伍

新时期条件下推进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必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即应当拥有一支数量精当、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授课教师,多不具备在中学一线教学的经验或远离中学课堂多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学课程改革发展也十分迅速,可分批选派高校教师去中学挂职锻炼,重新感受中学课堂现状,从实实在在的中学课堂探索当前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从而激发高校教师教学模式和思路的转变。同时,地方师范院校也可以邀请中学一线优秀教师来校做指导。

参考文献:

[1]宋晔,张云婷.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应用型转型”反思[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8-81.

[2]郭培霞.转型背景下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教育改革的路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6):86-87.

[3]江净帆.新建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向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9):63-67.

[4]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