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性同体理论解析《到灯塔去》中莉丽的女性意识

2017-11-08帅昕徐睿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到灯塔去弗吉尼亚伍尔夫

帅昕+徐睿

摘 要:弗吉尼亞·伍尔夫(1882—1941)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和女权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在1927年发表的作品《到灯塔去》描绘了双性同体的理想境界。本文基于双性同体理论来探究莉丽·布里斯科女性意识的发展,在解构二元对立结构的同时,最终建立两性和谐统一的完美世界,展现了真实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莉丽

作者简介:帅昕(1990.11-),女,汉,江西南昌人,研究生,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徐睿(1989.12-),女,汉,江西南昌人,研究生,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2

弗吉尼亚·伍尔夫( 1882-1941)作为女性作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女性的精神世界,寻求一种最为理想的两性关系,而《到灯塔去》作品中完美阐释了双性同体理论。在伍尔夫女性主义意识中,莉丽·布里斯科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到灯塔去》里有一大部分生活面貌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精神的变化都是通过莉丽的视角来审视的。通过对莉丽成长过程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探索其两性的二元对立,在完成长达十年之久的画作后,最终走向心理和谐,实现了自我人格的统一。

一、双性同体理论的体现

双性同体理论最早出现在古典希腊文学里,“双性同体”这个名词androgyny由希腊语词根“andro”和“gyn”组合而成,在生物学上解释的是体型构造和生理特性的两相混合。柏拉图早前定义“双性同体”为人类最原始的状态,是由个体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相互交融而成。著名的希腊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类最基本的两个原始模型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a)就体现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统一。阿尼玛作为男性的代表,身上却能追溯到女性的一面,而阿尼姆斯也有着男性的一面。著名的希腊美学家席勒也提出两性统一的和谐人格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这个作品里提出了双性同体理论思想: 在每个人的心中有两种气质,一种是男性的气质,一种是女性的气质……这两种气质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才是最正常、最适合的情况,只有它们融洽的时候,脑子才会变得灵活并能充分运用所有的功能。只有实现自我人格和谐,人才会健康发展。

二、莉丽二元对立和统一的女性意识

1.二元对立

《到灯塔去》这部作品完美地阐释了双性同体在人性上的体现。莉丽性格很执拗,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尤其租住在拉姆齐夫妇的家中目睹了拉姆齐夫妇扭曲而矛盾的婚姻后,更加充满了矛盾的心理。在历经矛盾与困惑,重新审视了他们的婚姻后终于找到自身的平衡点,不仅完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画作,同时也认识了自我价值,找到两性和谐的出路。在《到灯塔去》中,莉丽目睹了拉姆齐夫妇相处的模式后更加厌恶这个社会,在她所处的男权社会中,男权益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女性总是被压抑被欺压。表面上看来,拉姆齐夫妇的婚姻幸福美满,实则二者精神上分属两个世界,彼此不能理解,无法沟通。拉姆齐夫妇自身都只有一种气质,那便是拉姆齐先生的男性气质和拉姆欺夫人的女性气质。拉姆齐先生总是有意识的想控制着整个家庭,一心想扮演好自己武断的男性形象。而拉姆齐夫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代表总是处处忍让,作为家里的贤妻良母就必须维护自己的优雅形象,总是以笑脸相迎,宽容的对待周围的人,在在饭桌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只是招来一阵笑声,这样的拉姆欺负人早就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更不可能追求家庭生活外的个性。表面很和谐幸福满满的婚姻实则存在着巨大的危机。莉丽作为一名具有独立意识和对艺术有着执著追求的女性,本能地认识到这种婚姻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她也抗拒婚姻。在与他们相处的时间里尤其是拉姆齐先生专横霸道的存在和拉姆齐夫人柔弱的一面让她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色彩与线条,没有人会认真欣赏看待她的画,也就无法完成画作。在这种社会制度和体制的束缚下,莉丽始终无法发挥自己真正的个性,她的欲望得不到宣泄,力量薄弱的自我在矛盾冲突中更是无法找到一个平衡点。

2.二元统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拉姆齐夫人死后,莉丽重新审视了拉姆齐在这个家庭的角色,才意识到女性最基本的就应该先具备女性气质。正是因为自己缺乏女性丰富而细腻的气质,所以看不到拉姆欺夫人身上女性美的光环,拉姆齐夫人的榜样力量为莉丽的灵魂注入了宽容与接纳精神。莉丽肯定了拉姆齐夫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体现的女性价值,拉姆齐夫人穷其一生在创作,她的作品就是生活本身,晚宴就是她的代表作。莉丽幡然醒悟,在拉姆齐夫人的精神感召下重新找寻到了自我,只有找寻到了这种自我才能将自己的个性释放出来。小说在莉丽的容貌刻画上面并没有多写,没有突出太多女性化的特征,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男性主宰的绘画艺术上,这就奠定了莉丽身来不受约束不受束缚的性格,但是她的画作始终没有完成就是因为缺乏了女性气质而无法找到个人的平衡点。最后是拉姆齐夫人的精神感染了莉丽,当拉姆齐先生在失去妻子后需要寻求精神慰藉的时候,他找到了莉丽,这个时候拉姆齐先生性格的转变唤醒了莉丽身上本该存在的女性光环,莉丽不但没有拒绝他,反而是夸赞拉姆齐先生鞋子好看,就这一举动让莉丽很平静的靠近本来自大的拉姆齐先生,她表现得纯粹是个充满爱心的女性,而不是那个不知道称赞,心思不够细腻,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人。当内心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力量趋于均衡发展的时候,个人的心理亦趋平衡。在小说的最后,莉丽目送拉姆齐先生带着孩子们前往灯塔的情景时,她内心的自我平衡达到了高潮。莉丽感受到拉姆齐夫人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找到自己与拉姆齐夫人在精神上的共同追求。有着太多男性固执顽固的特性而缺乏女性温柔的特性,随着对拉姆齐夫人的认同,莉丽逐渐找到了身上具备的男女两性原则,最后将两种气质融合在绘画创作中,也使得多年未作的绘画在目送他们去灯塔的那一刻挥洒了最后一笔,使萦绕心头多年的创作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对莉丽·布里斯科来说,这幅画就是她的内心世界,不敢将绘画披露给别人看正是因为她两性的对立,所以完成绘画的那一刻就是一种内心的升华。执着追求个人价值与艺术创作的莉丽领悟到在男性占主导的二元社会里两种对立原则是无法完成艺术创作的,内心也无法达到真正的统一,只有将以拉姆齐先生为代表的男性气质与拉姆齐夫人为代表的女性气质结合才能够和谐统一。

莉丽的女性意识的转变,不仅反映了其个人意识的发展过程,也流露着对他人的认知,并在成功完成画作的同时实现了自我的融合。男性和女性之间是相互独立而不是对立。伍尔夫承认个体的差异,她也不否认两性各自的特色,但只有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相融合才能实现两性的和谐统一,个人才能平衡健康发展,这也是伍尔夫双性同体理论所倡导的。莉丽也在男权社会中找到了自我的认知,通过创作出多年的绘画找到了实现两性和谐的道路,最终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M].瞿世镜,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一间自己的房间及其他[M].贾辉丰,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李玉萍. 从性别二元对立到双性同体—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读解[J].作家杂志, 2010(4).

[4]伍厚恺. 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endprint

猜你喜欢

到灯塔去弗吉尼亚伍尔夫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英语翻译作品在我国传播与接受的成功原因探析
《到灯塔去》来洞见回忆的再现
浅析伍尔芙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的成长主题解读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
弗吉尼亚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