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外科技社团“土木工作室”的建设与实践

2017-11-08梁炜恒陈玉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3期
关键词:社团结构建设

梁炜恒+陈玉骥

摘要:土木工作室是佛山科學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的第一个课外科技社团。该社团依托学校结构模型大赛而建立,围绕结构模型大赛开展结构创新实践活动。虽然社团才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在我校土木工程系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在社团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专业理论和动手实践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收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主要介绍我校土木工作室的成立和发展经验,可为相关社团提供建设参考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作室;社团;建设;结构;模型大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3-0156-02

普希金有句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句话是让我们坚持的动力。时间流逝,转眼间已经是大学三年级了。对于工作室还是有很多的不舍,同时也有很多的感悟……回想这一年,很多熟悉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

从大一暑假的13土木专业4个同学白手起家到现在形成这么壮大的队伍——土木工作室。在那个时候的我们眼里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发展,同时在质量上也有了一定进步。我们作为社团创始的第一届成员,遇到的好多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很多时候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困难使我们困惑、迷茫,甚至想过逃避。但是,我们心里清楚地知道土木工作室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只要我们想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就像我们2015年上半年去广工参加力学架构大赛的时候一样,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失败,但大家还是能统一共识,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因此而丧失凝聚力,在漫长的等待和无尽的试验中我们还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当时,我们的身上背负着莫大的压力,我们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打响我们工作室的名气、去支撑我们工作室的未来招新以及长足发展。当我们沉浸在不安与恐惧忧虑中时,是我们的努力以及老师的支持让我们摆脱困境与瓶颈,一步步地迈向成功的彼岸。

2015年9月,土木工作室进行了第一次招新。针对这次招新,我们很认真地去做好宣传工作,在河滨校区为他们开了一个宣讲会。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许多14的小学弟、学妹在宣讲会前就对工作室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加入我们工作室很感兴趣。面对这次招新,我们想了很多考核的办法,最终决定以面试和成绩综合的方式去选拔新成员。我们曾经在宣讲会上强调了最重要的一点:只要你有热情,不怕枯燥、不怕辛苦就够了。出乎意外的是,有个别成员中途选择退出,这一举动也让我反省是否制度依然有问题,依然不够完善呢?我希望下一届的他们能够完善选拔制度,选出更加合适的人选。

不久便迎来了我们校内第三届结构模型大赛。为了在校内打响名声,提高知名度,我决定让每个组以“土木工作室+序号”的方式取名。大三下学期,面临更加繁重的学业任务,加之比赛时间临时提前。所以,这次的结构模型大赛,我们不得不挤出更多的课余休息时间去做出我们心目中的模型。第一个模型出来时,成绩并不理想,偏载只有1∶4。接下来,连续的不同的优化方案出来,结果还是不理想。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继续优化自己的模型。我已经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个晚上超过1∶00离开教室,也数不清有多少个中午在沥青室里吃外卖做模型,也记不得有多少的作业堆叠在一起。终于,在比赛前,拿着唯一一个上交的作品去试载,结果让大家都很激动,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当时我松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很累,心里想着终于可以结束了。比赛结果令我很满意,如愿以偿,工作室包揽一等奖,并获得了最佳制作奖。这一届的结构模型大赛的过程比我们想象中还要艰难很多很多,这让我们感觉到每一次成功都来之不易。在这次比赛中,大家也感受到了来自机电学院的强大冲击。或许机电队伍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促进,人家的思维相比我们来说更广阔点,也让我们意识到自身思维的盲区。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可利用的资源而忽略了最本质的思考,结构模型大赛在我看来是一次思维的突破创新,是理论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学会了回到原点去想问题,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并且动手去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感觉在比赛中自己的求知欲达到了一个高峰。这次比赛之后,我觉得14土木的小伙伴们对工作室的归属感更加强大了,在首次以团队的方式赢得荣誉时,我看到了他们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喜悦。确实我也很感动,看着他们付出了这么多的汗水,面对了这么多的挫折,所有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应有的回报,我们真心觉得很欣慰。赛后老师跟我说:今天的比赛,工作室大包大揽,让老师觉得既开心又担心。开心的是你们包揽一等奖是名至实归,担心的是其他队看到没希望拿一等奖,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以后就不陪你们玩啦(特别是机电学院的同学)。那我们要将模型大赛越办越大的愿望将会落空。就像国际乒联不希望每次世乒赛和奥运会乒赛,中国包揽全部金牌一样。因为中国包揽全部金牌,会影响乒乓球运动在全球的普及,不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当然,我还是非常希望中国包揽全部金牌。听了老师的肺腑之言,我很理解老师的心情,我也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在工作、比赛之余,我们工作室内部还举办过联谊游戏活动,为了让大家在比赛后放松和增进感情,在活动中每个人都收获到了自己最大的快乐。

总结这一年,我真的成长了很多。在对模型结构思考的思维上,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很多,不再像以前那般稚嫩。不管是在团队管理方面上、一些工作能力上、制作模型思维与动手能力上、学习态度上,还是为人相处上,我都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从一个懵懂的男孩,到慢慢学会怎么去考虑越来越多的事情。站在一个不同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给自己更准确的定位,把自己的内心练就得更加强大。在工作室中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说真的自己压力也很大,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去为团队、为工作时的利益着想。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也没自己想象得那么复杂,自己曾经担心过很多东西。不过最后还是能圆满完成任务,每一次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我们做好模型,就要做好一些做模型以外的事情,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就不可避免地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每次有什么问题,工作室常委这边总会给予很大的支持,我在工作室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以及技术,还有组织与管理,以及团队合作。或许,从小我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喜欢坚持一些自己认为是对的、值得的事情。有时候我不能被理解,我很心酸,但是和13土木的14个同学一路走来,有很多的欢声笑语,有很多以后不会忘记的青春岁月,曾经一起为模型“吵架”,曾经一起为模型不分昼夜,也曾经一起为了模型奋斗……但是我们也因为模型走在了一起。

所以,我感恩这一切。在工作室里让我在大学第一次觉得找到了一帮和自己有共同奋斗目标、志同道合的人,是工作室让我们与结构、与模型结下不解之缘,让我们体验知行合一的真谛。认识这一帮人是幸运的,即使他们不都是大神,但是他们身上都有各自独有的闪光点。如果我那个时候没有选择土木工作室的话,我觉得我的大学会少了很多的精彩,工作室在我的大学里有着太多太多的意义,自己参与创建的社团、一群相同爱好的人、学到很多东西的地方、获得了最具分量的荣誉……这段时间里我感觉到的是充实的日子,还有满满的正能量。我想许多年后回来佛大,我肯定会回到我们的工作室看看。因为在这里付出了太多,投入了太多。一路走来,感觉用一句话总结最合适不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作为一个土木人,我在工作室的工作中慢慢培养出自己脚踏实地、敢想敢做的精神,面对这么多的难题。我一步一步挺过来,再回首,确实是一种可喜的成长。

现在,学院和老师们都很关注和关心工作室未来的发展。朱书记也曾跟我说,只要有好的想法、可行,就尽可能地帮助我们。以后的传承和发展靠的就是14土木以及后续的师弟师妹他们这群生力军,土木工作室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徐柏才.论高校学生社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6).

[2]李立夏.高校社团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理论导报,2010,(3).

[3]蒋蛟龙.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华文化论坛,2009,(SI).

[4]石国亮.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新趋势[J].青年探索,2009,(3).

猜你喜欢

社团结构建设
缤纷社团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论《日出》的结构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