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分析
2017-11-08王居宸
王居宸
摘 要:《三国演义》中,刘备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在人性上表现为非常复杂的人物。《三国志》中并没有突出刘备的“仁君”形象,而仅仅是作为一名英雄进行描写。《三国演义》中将刘备作为“仁君”,其中不乏政治层面的寄托。本论文针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展开研究。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
引言: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所表达的是“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通过故事情节将晋唐时期中国民众阶层的价值观、伦理观和历史观体现出来。《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立场突出,以刘备为正面角色颂扬其为“仁君”,刘备的言行举止中都渗透着“仁义”。事实上,在《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劉备形象是多面性的,《三国志》中大量有关刘备的素材经过删减之后,使得刘备的正面化形象更为突出,满足了众多读者的需求。刘备本是“枭雄”,在《三国演义》被塑造为“仁君”的形象,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仁德爱民”的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仁德爱民”的形象,突出刘备是一个备受民众爱戴的仁君,“刘玄德携民渡江”中就将刘备如何“仁德爱民”刻画出来。当曹操的部队已经临近樊城的时候,诸葛亮让刘备快速地撤离樊城,但是,刘备不忍心离开百姓,就对诸葛亮说:这里的百姓已经相随已久,实在是不忍心舍弃。这里的百姓也说,我们愿意随着去,死也是无憾的。罗贯中这样描绘就是借助百姓的言行举止对刘备的形象进行塑造,使得刘备“仁德爱民”的形象被烘托出来。
在《三国演义》的三十六回,曹操为了得到徐庶,知道徐庶是个孝子,就将其母亲胁持。情急之下,徐庶只能到曹操这边来。刘备是满心的不舍。当时,孙乾建议刘备将徐庶留下,如果曹操将徐庶的母亲杀了,徐庶就必然会与曹操为敌,对刘备也会更加死心塌地了。对此,刘备拒绝了,说,让曹操杀了徐庶的母亲,我用她的儿子,这是不仁道的。留下徐庶而不让他去,不可以这么做。我宁可死去,也不会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情。罗贯中用孙乾的谏言将刘备的仁德形象衬托出来。
二、《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义重如山”的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的整篇小说中都贯穿着“义”。第一回“桃园三结义”中,就将“义”突出出来。刘备是皇叔,帝王血统,身份尊贵,但是在行为举止方面都更为有情有义,对人际之间的情感看得非常重要。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就表现了刘备对兄弟的情义是非常看重的。刘备与关羽、张飞为异性兄弟,要同心协力报国,“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可见,刘备的身份尊贵,却依然将关羽、张飞看作是骨肉兄弟。
刘备与赵云的关系亦是如此,对赵云是非常重情谊的。在长坂坡的战役中,赵云突破了曹军的包围将刘备唯一的儿子阿斗就出来。当赵云见到刘备的时候,已经是满身鲜血,“人困马乏”了。刘备看到赵云浴血奋战中将阿斗救出来,将阿斗接过来之后扔到了地上。刘备的这个动作有些夸张,但也说明刘备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大将的,对赵云充满了真诚之心。
三、《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礼贤下士”的艺术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礼贤下士”是非常突出的。刘备很懂得知人善任,对人才也非常爱惜。
刘备“三顾茅庐”使得“礼贤下士”形象更为突出。虽然故事情节通过艺术处理后比较夸张,但是让读者能够接受,而且对刘备的形象也能够准确定位。刘备“三顾茅庐”,说明他是求才若渴的,属于是性情中人。也正是刘备的这一举动,使其在三国英雄中尽显风采。
刘备的“礼贤下士”不止于对诸葛亮,对很多的贤士都市如此。徐庶为了救母亲到曹操处,刘备是非常不忍心让刘备离去的。在《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描述是,刘备设宴为徐庶饯行,但是两个人都没有心思吃饭、饮酒,而是相对坐着哭泣。罗贯中不惜笔墨大家是渲染,就是为了突出刘备对徐庶的爱惜。
刘备不仅爱惜人才,还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可以重用的,这一点甚至要比诸葛亮高明。比如,对于重用马谡的问题上,对于马谡的才干,诸葛亮持有赏识的他态度,将马谡看作是自己的肺腑。刘备则不然,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不可以重用。当马谡失守街亭的时候,诸葛亮非常懊悔,认为先帝是明智的。
刘备的爱才之心还体现在对庞统和张松等人的言行举止上,都是通过其知人的性格特征表达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近乎完美的,被定位于“任君”,其宽容、爱民,而且非常机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刘备形象是基于这个历史人物,经过删减、艺术加工之后塑造的任君形象,这种将刘备人物形象理想化主要的目的是对刘备的歌颂,对奸雄的鞭挞,使得《三国演义》更能够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颖.从“枭雄”到“仁君”——《三国演义》对刘备形象的重塑[J].运城学院学报,2014,32(01):13—17.
[2]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3]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郭瑞林.《三国演义》的文化解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3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