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中断”与民族教育发展

2017-11-08杨海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3期

杨海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党和国家逐步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力度,以便更好地完善我国教育体系,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在对待民族教育问题上,必须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考虑进去,以包容、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进而采取多样化的措施,解决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教育进程中的“文化中断”现象及对民族教育产生的影响,面对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民族教育应该进行怎样的路径选择等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关键词:文化中断;少数民族教育;理性态度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3-0056-02

一、“文化中断”的含义

“文化中断”起初是美国教育学者为了批判美国“熔炉式”教育提出的。美国文化具有浓重的多元色彩,但是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将外来文化的差异性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因此,很多外来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普遍接受的是同化教育,有着异文化背景的学生受教育效率偏低,长期存在着文化冲突,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为族际冲突。所以,当时有美国教育人类学者认为,少数民族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辍学率高、学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运用于教学和测试中,从而出现了“文化中断”。

对于“文化”中断的定义,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大多学者认同“文化中断”会给民族教育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他们基本上认同的观点是:“学校在通过主流文化形成学生的共享文化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群体文化也是整个国家文化构成的事实。”以多元文化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是该理论最初的研究指向,对少数民族自身传统文化充分尊重是该理论立论的基点,构造适宜各种文化合理传承的教育制度是该理论的实践目标。“文化中断”理论是教育人类学在研究文化与教育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理论上的突破,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

二、“文化中断”对民族教育产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在改善少數民族生活条件、提升民族素质、推动民族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为少数民族带来利益的同时,一些社会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经济利益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由于社会变迁、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逐步弱化,“文化断层”现象在民族教育中非常突出,使得一些民族政策推行受阻,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文化中断”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长时间地去转变认知方式。孩子在入学前已经接受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教育,由于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出现了强烈的不适应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适应新的认知方式。第二,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自卑感。少数民族孩子在入学之初,就与其原本接受的家庭教育发生着一定的断裂。民族地区的学生,整体成绩偏低,这不是因为他们资质有缺陷,而是由于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负担更大。而且,学生学习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一定的共鸣,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存在隔阂,受到限制,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从而对自身文化产生自卑感。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受挫。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接触的课本大多是国家统一编制的,里面的太多内容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比如饮食方面,教材里会提到大米、小麦,但是对青稞却很少提及。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分散居住在偏远闭塞的山区。有些学生在入学之初几乎不能讲汉语,这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阻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的差距,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弱,教师的教学进度往往会受到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制约,长期以往,就会失去教学兴趣。因此,必须克服“文化中断”对民族教育的负面影响,以多元文化理论为基础,探索促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的路径。

三、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基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特殊性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普遍落后的现实,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要求,党在推动地区教育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教育优惠政策。但从目前来看,国家的物质援助远远大于民族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民族发展的关键要靠民族素质的提升,因此,在逐步摆脱贫困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的支撑,民族教育往往缺乏内部的驱动力,人才也成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大短板。所以,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内源式发展机制,从根本上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二)形成“多元一体”的教育格局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文化断层”的冲击,使得“一体化”为主的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当地民族“等、靠、要”的旧观念依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缺乏后劲。我国第三次民族教育会议上提出:“要尊重民族特点,民族教育的内容应采取适合于各民族人民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形式。”因此,在九年义务教育整体推进的同时,必须考虑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点,并将双语教育、多语教育、传统文化课程和其他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纳入教育,大力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和能力。民族教育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化,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其享有公平的教育权益,形成多元一体的教育格局。

(三)找准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间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曾经有研究者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只学习英语而不学习汉语,这样一来可以减轻学生同时学习汉语和英语的双重负担。但在现代教育格局的背景下,这种假设显然是不成立的。我国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普及主流文化。若对少数民族学生普及英语教学,对其走向国际有一定的帮助,但也会存在这些学生不懂汉语、不知道本国基本传统文化这一窘境。我们应当看到文化之间不应该存在分裂,更应该是包容的。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都是他们对宇宙和人生的看法,都有着同样的出发点,只不过在表达方式上存在不同,但这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我们在民族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研究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共同点,以此为契机,将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与学校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四)进一步推进“双语教育”

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是克服“文化中断”造成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但是从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很多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开展往往是有名无实。我国55个少数民族各自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接受汉语文化的水平差别较大,“双语教育”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弥补少数民族在初期教育上的缺陷,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另外,双语教师的缺乏,也是双语教育难以维系的主要原因。从全国范围来看,缺少专门的双语教师培养体系。当前,民族地区的教育中,教师结构主要以汉语教师为主,大多缺乏多元文化素养和能力。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培养专门的双语教师,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文化背景,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促进他们尽快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同时,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马茜,肖亮中.文化中断与少数民族教育——兼谈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理性态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119-124.

[2]李怀宇.“文化中断”理论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4,(02):149-153.

[3]樊秀丽.文化的中断——中国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现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9):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