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答案在风中飘荡(2)

2017-11-08王一帆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9期
关键词:青瓦台时政蓝天

王一帆

我想,你将会是一个有心人。看到世界的蓝天上,一只洁白的鸽,正飞来。

——题记

(一)看见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抬头望见澄澈的蓝天,脚下踏着轻快的步伐,嘴边哼着愉快的歌,心里想着的是《雪窗帘》里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掏出绣着大朵杜鹃的桃红色小包,买一小瓶冰红茶畅快的享受着。简简单单,不芜杂。

这种幸福感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总觉得自己这幸福来得有些吝啬。这吝啬感随着时间的匆匆而逐渐加重。

上小学后,就一直跟著父母看新闻联播,国际要闻总是呈现在最后的十分钟里,而这短短的十分钟,却是我最期待的十分钟。我渴望看到远方的国度,看到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快乐。

现实往往是与众不同的,也是出乎意料的。民众示威游行先是来了重重一击,从未见到过如此多的人,在这样一个公共场合聚集、行走,也难以置信,他们的勇气与决心从何而来?其次是中东地区的纷争,枪林弹雨,是哪一片乌云遮住了他们的蓝天?

我开始害怕,害怕那个在墙角哭泣的男孩,害怕那逃难的妇女,拖着长长的灰布衣衫,她那本该涂抹着脂粉洋溢着笑容的脸上,只剩下绝望与眼角残留的泪痕。同样是在一个世界上活着,同样是昼夜更替,四季变换,但为什么就如此天差地别?

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何没有一个官方的回答,只是一味的议论,一味的就这么过去了?然而那中东地区,依然在电视屏幕上扮演着可怕的角色。

再长大,就想去别的地方看看。

第一次到厦门,这文艺小城的点滴总是让我动心。殊不知那鼓浪屿旁的胡里山炮台,才是厦门的真正意义;那大担岛的台湾古早味方糖,却是一场场战争换来的甘甜。第一次来到香港,琳琅满目的商品上印着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第一次前往日本,那导游一口流利的日语却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个中国人。但那免税店里传来的声音,竟是中国的地方方言,让我不得不震惊。

柜台前的日本小姐只会说两种语言,日语,汉语。

原来,之前的中国就是现在的中东,现在的中国,又将成为谁?

答案在风中飘荡。我想,当一阵风刮过,你也迷失了方向。

(二)飘荡

周末的早晨是被阳光叫醒而起的早晨。这次不同,是手机的提示音叫醒了我。朦胧着双眼,打开词条,是韩国民众在青瓦台前游行的场景。模糊的画质我已认不出那个曾经去过的地方。青色的瓦不再反射出那亮晃晃的光,只剩下漆黑的一片。

记得青瓦台现在的主人说过一句话:冰,是坚硬万倍的水,结水成冰,是一个痛苦而美丽的升华过程。那个曾经穿着红色外衣,满面笑容的完美女人,已不再有荣光,已不再如之前那般美丽。

日本要部署萨德登上了百度热搜,一场战争是否又要爆发?我再一次开始害怕。

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在风中飘荡。一阵风刮过,这答案还在吗?

我终是明白了这飘荡的真正意味。它意味着万物皆有可能。可能下一秒,他国的战机将飞向中国的上空,也可能下一个周末的早晨,是他国宣称要与中国友好相处的欢呼雀跃叫醒了我。

同样,那炮弹可能会被永远禁止;那哭泣也可能会一直存在。

这飘荡在风里的答案,或许会改变世界。所以我希望,下一阵风飘过,你会记得它。

(三)答案

人人渴望美好,人人希望这飘荡在风中的答案最终是美好的,是心里面最希望得到的那个永恒的答案。或许这是个人们心中早已想好的答案,只是没有人为了这心中的答案去做。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名作。“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先生说“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他心中的答案,是他弃医从文的决心,也正是他奋斗的目标。

答案虽然会变化,但这变化却是由我们来决定。就像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浸于黑暗之中,我们将不再感受到阳光的温度,即使有一天我们真正见到了阳光,也会因它的刺眼而拒绝。

我喜欢的时政播报再一次在政治课铃声打响时开始。听同学们讲时政是新鲜的,同样他们的关注和吸引他们的时政要闻也同样让我收益。我喜欢听他们讲习主席与夫人外出访问他国,我也喜欢停火、民众反抗等字眼。我们多了一份决心,这答案就会少一份飘忽不定。

当事物处于中间状态时才是最容易扭转的时刻,如果它向不利之处歪斜,那它就一定会失败,如果它朝向了正确的方向,那就是黎明之前的曙光。在那个答案飘忽不定的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去泛泛的议论,而是应该去真正的思考如何为了心底的答案去努力。

让答案撕下“飘荡”的标签,让世界多一张笑脸,少一声哭泣。

我想,我仍然是一个幸福的人。而这幸福,不是吝啬,是与世界将心比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瓦台时政蓝天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炫舞蓝天
拥抱蓝天
青瓦台前道路被封50年后终解禁
臻迪无人机在蓝天中飞向未来
朴槿惠离开青瓦台搬回旧居
时政
时政
同在一片蓝天下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