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内涵辨析与提升策略

2017-11-08汤丁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民生政策群众

汤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此后总书记又多次指出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获得感既体现民生福祉,又是检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尺。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指明改革发展新方向的同时,也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注入了强大活力。

一、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基本内涵

(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内心感受

人民群众要产生获得感,“有所得”是基础,经过情感转化后成为获得感,即“获而得之、有感而发”。获得感的转化既与人民群众获得的利益有关,也与对经济发展的感受相关。正面的感受如收入提高、环境改善进一步增进获得感;负面感受如分配不公、环境污染、贪污腐败等阻碍获得感的转化。

(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涵盖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多重满足

获得感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之上的心灵感受。人民在物质文化需求被满足的同时,权利和人格受到尊重,个人的劳动和付出得到认可,从而进一步增强主人翁意识,激发对改革发展的认同,更加主动地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因时因地因人群而有所不同

获得感随着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关注的重点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不同人群、不同区域的获得感水平也不同。据《中国民生指数研究报告2014》显示,东部地区居民生活的满意度要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的满意度(71.4)要高于农村居民(68.6),职业地位高的人群满意度较高,如单位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分别为77.3和76.7),农民和失业待业人员的生活满意度较低(均为67.6)。

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特点

(一)从历史维度看

获得感存在阶段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质量较低的发展阶段,获得感的内容相对单一、标准相对较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后,获得感的内容就随之丰富,标准也相对提高。如改革开放前,吃饱穿暖或吃好穿好是主要需求。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获得感显著提高。进入二十一世纪,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更加注重生活品质,获得感的内容和标准也发生显著变化。单纯通过改革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提高收入水平,进而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路径效果减弱。好改的、见效快的改革基本都改完了,改革的边际效应在下降,改革效果的释放需要时间,改革红利转化成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时间在延长。

(二)从国际维度看

获得感存在波动性,与国家治理水平密切相关。西方发达国家公民的获得感并不总随经济社会发展而上升,而是经历了经济发展显著促进,民生发展滞后阻碍获得感提升,通过改革再促进的过程。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经济快速发展,公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获得感明显提高。但粗放的经济增长也引起了劳动条件恶劣、劳动权益缺乏保障、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公民的获得感被不断侵蚀。为此,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从内部改革,注重经济与民生协调发展,建立福利制度、完善公共服务,公民的获得感才再次回升。

(三)从发展维度看

获得感具有指向性,与民生领域发展密切相关。重经济增长、轻发展质量,重经济发展、轻民生发展,尤其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依据“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度网络调查,人民最希望改善的方面依次是食品安全(41.8%)、收入(40.4%)、生态环境(35.3%)、医疗卫生(33.8%)、住房(33.6%)。76.2%的人认为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严峻;71.5%的人认为居住所在地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一般或较差;78%的人认为公共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83.8%的人认为居住所在地房价“太高”或“偏高”。

三、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途径与策略

(一)综合施策,统筹经济与民生协调发展

一是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一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阵痛,要有底气和定力,不能因“三去一降一补”挤泡沫、降水份带来的新问题而动摇。另一方面要强化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民生进步等方面的关系。

二是加强对获得感的预测与前瞻性分析。从历史和发展模式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和民生发展的相互影响机理。强化对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预期管理,在对经济形势进行预测的同时,对社会、民生发展指标进行预测,建立经济政策对社会、民生发展影响的评估机制。

三是建立相应的民生发展评价指标。从就业收入、公共教育、醫疗健康、文化体育、社会保障、人口发展、城镇化发展、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政府建设10个方面,以大数据为依托,建立获得感的评价指标体系。引进预测和后评价机制,对“三去一降一补”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对阶段性、区域性规划政策等进行分类指导。

四是加强涉及民生发展政策的事中事后监管。将政策制定与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发挥督查、稽查作用,强化问责问效,确保民生政策的落实落地。

(二)共商共建,构建政策制定执行的民意基础

一是开展对人民群众获得感现状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掌握民生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政府管理机制对民生发展的影响,出台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指导意见,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台相应政策。

二是确保政策措施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充分引进民智,从政策制定的顶层设计开始,到具体措施、落实办法、政策评价都让人民群众参与共商共建,尤其是要充分听取政策影响人群的意见和诉求。

三是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集中发力。针对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生态环境、卫生医疗、住房保障等问题,公开征求人民众意见,集中人力、资金,公开推出一批惠民政策和惠民工程,做出样板、形成示范,让人民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三)分类指导,针对重点人群精准发力

一是简化前置条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机会均等,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对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要适当倾斜,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和精准扶贫力度,加大对这类人群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减少获得公共服务的前置条件。

二是强化精准施策,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支持路径。出台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的规划政策。为生活质量变差的群体,打造再提高的平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身份尴尬处于社会保障的边缘“夹心层”人群,通过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其找到归属感。对长期处于低收入状态,生活水平难以改善的,要发挥政策兜底和社会救济作用,确保生活稳定。

三是加强就业引导,激发群体活力。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地区群众的政策宣传力度,加大就业培训指导、强化就业援助力度,鼓励自主创业主动改善自身处境。加强价值观引导。引导其他群体理解中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地区群众的处境和现状。强化社区、街道管理、避免出现社会分化,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四)引导树立良好的获得意识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加强正面宣传与引导,坚持“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增加奉献意识、感恩意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快乐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同时,突出共享的发展理念。强化理念引导,强调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促进渐进共享,正视发展的阶段性、不平衡性,引导从低级向高级、不均衡向均衡转变,最终提升人民群众普遍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民生政策群众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