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培育加速推进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2017-11-0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支持经济增长的传统动能逐步减弱,亟需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有效推动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培育壮大新动能取得明显成效。
一、当前新动能发展形势
2017年上半年,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国上下主动探索,积极作为,各地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创新创业活力增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带动作用明显提升。
(一)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国办发〔2017〕4号)、《关于建设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54号)、《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等重要文件,經国务院常务会审议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发改高技〔2017〕1245号)。这些文件的出台实施,有利于加快新动能领域的改革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促进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革,有效提高创新效率,为顺利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撑。上半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887万户,同比增长13.2%,其中企业日均新增1.6万户。有关地方成功举办了8场“创响中国”活动,在全国范围掀起了新一轮创新创业热潮。今年4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说明,中国的双创工作已获得广泛国际共识,中国方案再次为全球课题贡献智慧。
(二)新兴产业支撑引领作用凸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3.1%,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个和6.2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等新兴工业产品均保持了快速增长。新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前五个月,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0.9%,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分别达到23%和34%。
(三)区域经济发展亮点频发
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上海、福建等地高技术产业利润增速超过30%。中部地区产业集聚成效凸显,安徽省出台全国首个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集中支持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带动作用明显,今年上半年,新增企业数、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电子商务交易额均保持20%以上增速。
(四)技术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大型飞机、高速轨道交通、云计算、人工智能、基因测序等核心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最新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排名居第22位,比2016年上升3位,比2013年上升了13位,是唯一与发达经济体创新差距不断缩小的中等收入国家。我国也成为首个单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00万项的国家。
(五)新业态新模式撑起发展新天地
以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正在积聚。网络信息技术加快从服务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带来了巨大红利,各行业“互联网+”渗透水平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3.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8.6%,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8%。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了新旧动力转换,新的增长动能不断集聚成长。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
下半年,高技术产业工作将进一步聚焦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扩大有效供给、引领创新发展、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加速动能转换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是推动创新创业取得更大突破。围绕国务院批复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持续推进重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做好国发〔2017〕37号政策宣传,抓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组织好双创活动周和创响中国等活动。
二是推进“互联网+”行动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做好《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贯彻落实,研究出台互联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推动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是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落实好“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协调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运行好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拓宽创业创新融资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政府资金与金融资本的合作,引导金融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