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荷永:孩子的问题常常是父母问题的延续

2017-11-08申荷永职冬娜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杰咨询师儿子

申荷永++职冬娜

磨蹭、厌学、叛逆、胆小……孩子的行为问题常是父母心头大患。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好了,一切就都好了。可我认为,孩子的问题不过是表象,养育方式,还有父母的冲突或离异等,才是造成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根源。有趣的是,很多父母却把解决问题的焦点放在了孩子身上。那么,父母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孩子的问题”?

采访对象:

申荷永,心理学教授(先后在华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澳门城大学任职);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CFAP)创办会长;国内首位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国内首位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心理治疗师;是把荣格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疗法引入国内的第一人。著有《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和《洗心岛之梦》等。

主要观点:

父母与孩子的“和解”,应是一种共情,彼此的涵容;应是内心的感悟,自然而然;应是一种感应,以心传心。

孩子成为了父母争夺控制权的工具

我曾经督导这样一个个案,小来访者叫涛涛。他第一次到咨询室的时候,两手紧贴裤线,身体站得笔直,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咨询师指着架子上的玩具对他说:“这些玩具可以随便玩儿,要不要试试?”沉默好一会儿,涛涛才慢吞吞蹦出几个字:“我不会玩儿”。虽然咨询师告诉他:在这里他是自由的,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便玩儿,可涛涛依然直挺挺站着默不作声。

涛涛是个8岁男孩,上小学二年级。妈妈带她做心理辅导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孩子太僵、太慢、太木讷。男孩子本应该充满朝气和活力,可自己的儿子却像是没了油的老旧机器。每天早上,起床对涛涛来讲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5点半开始,妈妈就叫他起床,可是一遍又一遍,直到7点钟不得不出门,才硬把他从床上拽起来。迟到对涛涛来讲成了家常便饭。每天晚上一个小时的作业,涛涛能拖到3个小时。最让涛涛妈妈受不了的是,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多次被老师批评,自己却无动于衷。涛涛妈妈觉得这个孩子无药可救了!

涛涛的情况是典型的对生活失去了动力。8岁男孩正是精力极为旺盛、好胜心也很强的时候,是什么让他用睡觉、走神、磨蹭等方式来逃避生活,以至于对老师的批评也毫不在意呢?这一点是值得深入探究的。

最开始见到涛涛的时候,咨询师也觉得他总是僵硬地站在那里,行动显得比较迟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和咨询师的游戏互动后,涛涛越来越放松了,他对游戏也越来越主动了,所谓的“慢”在他身上表现得也并不明显了。比如,涛涛选玩具毫不犹豫,制作沙画也有自己的思路,有时到洗手间去打水,为了快点儿回来,可以说是健步如飞。

看来涛涛并不是天生就慢,一定是在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和涛涛妈妈沟通,咨询师发现,涛涛的妈妈和爸爸都很强势,经常会为一些事情各执一词,争吵不休。自从涛涛上了小学,矛盾的焦点便集中在了孩子身上。比如,涛涛写的语文作业,爸爸觉得字太差了,非让儿子重写,而妈妈却希望儿子赶紧继续把数学作业做完。这时,爸爸不干了,冲着妈妈大喊大叫,执意要让儿子把语文作业重写一遍。爸爸说往东,妈妈偏往西。涛涛无所适从,只能哇哇大哭。再比如,妈妈希望给涛涛报个书法班,可爸爸觉得书法没用,硬是把交过的学费给退了回来。问涛涛到底喜欢什么,涛涛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只能低下头小声说:“不知道。”

孩子成为了父母争夺控制权的工具。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内心的行为准则,通常是外在环境(特别是父母)潜移默化中影响的,当父母用两种完全对立的标准要求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内在会产生“分裂”的感觉。左右为难下,像是无形的绳索把自己捆绑住了。这样便不难理解涛涛第一次来咨询室的时候为什么像个小木头人儿了。

很多时候,父母把孩子的问题当成难以祛除的“毒瘤”,实属本末倒置。其实,只要父母自己能反省,略微调整,孩子的问题便可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咨询师和涛涛妈妈进行了深入沟通后,涛涛妈妈逐渐意识到了夫妻关系对于孩子造成的影响,也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在咨询师的建议下,涛涛妈妈决定先做出一些妥协,避免由于两套标准给孩子带来无所适从感。这对于涛涛妈妈来讲并不容易。所以,涛涛妈妈参加了一个团体心灵成长小组,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报了健身班和陶艺班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涛涛妈妈做出改变一段时间后,奇妙的事情出现了。涛涛爸爸似乎对孩子的管控也不像以前那样严格了,反而可以适当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孩子时间安排上也留出了更多与妈妈相处的时间。由此,涛涛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再加上咨询师的引导,性格也变得活泼了很多,行动力也有所增强。涛涛妈妈看到孩子的变化,心态上也好转了不少。这个家庭,妈妈做了一些调整之后,孩子的问题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涛涛妈妈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之后,逐渐开始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很多焦虑。最突出的,是她与涛涛爸爸的关系。涛涛妈妈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学习也很优秀,骨子里透着一份骄傲。所以,从小到大没遇到过太大的挫折。从农村考到北京的涛涛爸爸,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涛涛妈妈追到手。原本以为会过上幸福的公主與王子的生活。可是,没想到结婚之后,老公性情大变,再不像恋爱时对她百依百顺。涛涛妈妈哪里受得了这些,所以,几年下来,一直与涛涛爸爸处于对抗状态,夫妻关系每况愈下。这些焦虑无法排遣的时候,涛涛也成了妈妈的出气筒。想到这些,涛涛妈妈真是觉得对不起儿子。

通过自己成长反思,涛涛妈妈渐渐学习换位思考,理解老公的立场和感受,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同时也学习亲密关系中如何沟通。虽然关系的改善没有那么容易,但涛涛妈妈已经走上了自我成长之路。她也相信,自己变好了,老公和儿子才会越来越好。

父母未满足的愿望,常会强加于孩子

endprint

小杰今年13岁,是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原本成绩很好,可到了初中之后,成绩每况愈下,到了期末竟然连挂三科。这对于一向好面子的父母来讲,简直如晴天霹雳。小杰的爸爸是某科研机构的副研究员,平时工作非常忙,自从小杰上了初中,为了儿子的学习,他尽量按点下班,晚饭后就开始陪着儿子猛攻学习。可是,即便如此,儿子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直线下降,深深的挫败感笼罩着这个家庭。

生活似乎总是在和我们开玩笑,比如爸爸为了儿子的学习付出很多,而偏偏在他们投入最多、最在意的地方掉了链子。儿子小杰成了被重点指责的对象,而这一切真的是小杰一手造成的吗?

我觉得每个父母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些未被满足的愿望,而一旦有了孩子,这些愿望就会被强加到孩子身上,从而让父母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自从小杰记事起,爸爸就经常教导他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所以,小杰自从上了小学后,他的压力就特别大。爸爸给他报了很多兴趣班、辅导班。小学一二年级还可以学个轮滑和画画。但是到了三年级,这些统统被奥数、英语、写作代替。到四年级的时候,小杰就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了。周日妈妈带着出去玩儿一次,是一周最大的乐趣。

在爸爸的高压政策下,小杰常常做噩梦,有时白天上课又困又累。由于上的是一所普通小学,小杰成绩上虽然没达到父亲满意,但基本上还过得去。小学六年级一年突击,终于如爸爸所愿,考上了市重点中学。本来小杰的爸爸妈妈认为, 考上重点中学,算是实现了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目标,但是没想到,儿子竟然挂了科,对于这个家庭来讲,就像天要塌了一样。

要了解问题的根源,还要从小杰的爸爸说起。小杰的爸爸出生在西北一个非常偏远的农村,从小家庭经济困难,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他的父亲(小杰爷爷)为了家里的几亩地,和村里的支书吵了起来,由于一时心急动起手来,当时他被打得头破血流。那个时候,小杰的爸爸刚上小学,小杰的爷爷告诉他,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出人头地。所以,在小杰爸爸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就是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受欺负、改变命运。经过几年的努力,小杰爸爸果然不负众望,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典型的“凤凰男”指的就是他这种人。本来以为幸福的生活从此开始了,谁知,几年大学上下来,也找到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可是小杰爸爸却深感大城市生活的不易,特别是像他这种没有背景的农村孩子,在大城市打拼更难。所以,一种莫名的焦虑感总是笼罩着他。无形中,他就把这种焦虑感通过对学习成绩的要求转嫁到了小杰的身上。

自从这件事情之后,小杰爸爸心理压力特别大,甚至出现了头痛失眠的现象。在朋友推荐下,他买了一些心理调节方面的书籍,也参加了一些心理学的课程。慢慢地,他发现表面上看,自己对儿子的学习极为关注,实际上,也是在回避自己生活和工作上难以处理的一些问题。比如,前段时间评职称的事泡汤了,这和自己不善于处理领导及同事的关系有很大的联系,再加上为了抓儿子学习,经常提早开溜,造成了部门同事都对他有意见。而工作的不顺加剧了他的焦虑,于是,就对儿子盯得更紧了。意识到这些之后,小杰爸爸开始尝试把更多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中。业务上更加努力,也积极培养和同事的关系,慢慢地,同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解,小杰爸爸心里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由于小杰爸爸对小杰管控放松了,小杰的情绪也好了不少,明显感觉到他脸上的笑容多了。虽然成绩的阴影没有完全抹掉,但是,小杰看起来明显比以前更加活泼了。在孩子教育方面,小杰爸爸也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不当的地方,比如,在学习方面对孩子打压、灌输,从来不注重兴趣的培养;再比如,只注重学习,却忽略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等。意识到这些后,小杰爸爸尝试和儿子交流,理解孩子内心究竟在想什么,并且把给他报的数学班改成了他喜欢的跆拳道。慢慢地,老师反映小杰上课注意力集中了,作业写得也更好了。

成绩不是万能的,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才最重要。孩子的内心被尊重、理顺了,成绩好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虽然在自我成长和教育孩子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对于小杰一家来讲,似乎那种深深的挫败感在逐渐消散。

孩子用生病的方式维系父母关系

比涛涛和小杰情况更严重的要算是黄婷婷了。黄婷婷上高三,从去年开始就闹着不想上学。原因是一上课就头晕头痛,实在无法坚持。黄婷婷的妈妈是医院外科主任,非常好强。原本指望女儿能考个好大学,扬眉吐气,可是,眼看到了节骨眼儿,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黄婷婷的妈妈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之中。

谈起自己的父母,黄婷婷一肚子委屈。她从小就在父母的吵闹声中长大,在她的印象中,不止一次听父母提到离婚。为了一家人能在一起,黄婷婷从小就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比如,吃饭的时候,她坐在餐桌旁,先陪着妈妈把饭吃完,妈妈离开餐桌,爸爸才来吃饭,然后她再陪着爸爸把饭吃完。黄婷婷说,在这个家里,常常每说一句话,她都要在头脑中转三个圈,生怕哪一句妈妈不爱听,又有哪一句爸爸不爱听。可就是这样,她的父母还是在前不久办理了离婚手续。此时,黄婷婷感觉天塌了一样,经常头痛头晕。为了治好病,妈妈带她去了很多医院,可是,检查结果都没什么问题。然而,她整个人却一下子瘦了20斤,到现在连学也上不了。

得知女儿生病,黄婷婷的爸爸不得不暂时回家照顾女儿。黄婷婷说,在这段时间,爸爸妈妈都很关注她。大概由于注意力都在她身上,他们之间的矛盾似乎也少了很多。她好像从来没感觉到自己这么受照顾、受关注。不知不觉中,她的身体也好了不少。看到她越来越好了,父母也松了一口气。可是,黄婷婷回到学校后,爸爸又离开了这个家。没到两个月的时间,她头痛头晕的毛病就又犯了。

我认为,就目前的社会生活现实而言,不管是多大的孩子,总是需要父母的,或者说既需要母亲也需要父亲。父母离异有诸多原因,而导致父母离异的原因,离异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争吵与冲突等,足以构成对孩子成长的深刻影响。离异后,孩子所跟随生活的一方,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其心理的承受力、心情和态度等,仍在影响着孩子。

黄婷婷的父母离婚了,看起来她的家庭问题更复杂一些。不过,我觉得即使父母离异的孩子,仍然能有属于他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机会。由父母离异所帶来的挫折、困扰、创伤,也总是能够恢复,或者“弥补”(这弥补不仅仅来自离异后的父母所表达的爱,也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孩子自己的伙伴和生活的环境等),比如许多孤儿经历童年的磨难也能成就自己,成就其命中注定所要完成的事业、苦难与不幸,并非只是负面影响或“缺失”。不过,仍然希望离异后的父母,不仅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和妈妈都是爱他的,同时也要努力去做、去实现爱的影响,和孩子一起去克服由于离异给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困扰与阻碍。黄婷婷的父母意识到了他们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所以,现在也在积极争取心理医生的帮忙。

父母与孩子血脉相连,孩子的问题常常是父母问题的延续,所以,为孩子焦虑的父母,不妨放下焦虑,转移目光,先看看自己。相信您好了,一切都好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杰咨询师儿子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打儿子
约定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他鼓励了我(二)
同感的技术
偷梁换柱
心理咨询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