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村”走上致富路
2017-11-08李世长
李世长
“赊村”走上致富路
李世长
金秋时节,我们走进官畲老区村,这里的发展变化让我们惊喜不已。新修的官畲至芹岭的旅游道路开通了,崭新的一幢幢楼房矗立在绿色的茶园中,新建的畲族风情广场更美了。
“赊村” 贫困的别名
官畲村位于华安县新圩镇笔架尖的半山之中,海拔500多米。它既是福建省唯一以“畲”字命名的畲族村,也是闽南地区3个仍保留畲族语言的畲族村,全村有88户470名畲族乡亲。这里地处深山老林,水田很少,大多是坡地旱地,只能种一些地瓜、木薯、水稻,收成少产值低,每户收入不到1000元,加上交通十分不便,封闭、贫穷和落后一直缠绕着官畲村,小孩上学靠欠,看病就医靠借,到镇上买肥料靠赊,慢慢地官畲村就背上了一个苦涩的称号——“赊村”。
今年60岁的村支书蓝金福,亲历过那个靠“赊”过活的年代。“没钱下山到新圩买东西,全靠赊账,店家一看到官畲人,便直摆手。”
兴茶 畲村大变化
官畲的土地白天日照充分,晚上雾气缭绕,是发展优质铁观音茶的风水宝地。2003年,华安县实施“工业兴县,兴茶富民“的发展战略,市民宗局、市卫生局运来了一批优质铁观音茶苗,由5户村民和蓝金福带头开山种茶。
由于精心栽种和管理,不仅很快收回成本,还获得比种水稻高出好几倍的收益。第二年,市民宗局、市卫生局、县医院与官畲贫困户结对子帮扶时,提供了2万元种茶资金,新圩镇政府也为每位畲胞提供250元配套资金,他们就利用这两笔资金种植优质铁观音108亩,全年茶叶收入28万元,人均收入达2150元。其中,蓝金福种了7亩优质茶,卖茶青收入6万多元。
畲胞尝到了种茶的甜头,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收益的目标。于是官畲村掀起了种茶的热潮,一丘丘稻田成了茶田,一层层梯田变成了茶园。村民把赚到的钱用于扩大再生产,购买制茶机械办茶厂,由卖茶青转变为制茶,提高茶叶附加值。至2015年底,全村共种植优质铁观音1700亩,实现人均4亩茶的目标,茶叶加工厂80家,年产值200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远远高于全镇和全县农民的收入水平。
为了巩固和提升具有官畲独特韵味的特色茶叶,确保“官畲”牌茶叶品质,注册成立了畲寨茶业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官畲人家家户户都施用有机肥,严把农药关,从茶青的生产到茶叶的制作、销售,全部推行无公害绿色茶叶生产规范,茶叶品质逐年提升,把茶叶专卖店开到漳州、厦门、泉州等地。品牌打响了,茶叶销路越走越宽越远了,茶叶收入有效地改善着畲胞的生活,他们争着盖楼房、置家电、买小车。一个路通、灯亮、民富、村容村貌整洁的社会主义新畲村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近年来,官畲村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是漳州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第四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2015年被确定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今年“七一”,官畲村党支部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创新 富美展新颜
近年,官畲的“高山茶”也面临着茶叶滞销而收入下降的问题,官畲村如何继续发展,怎样再创新业,继续开拓致富的新门路?
经多方探索和论证,他们理出了一条“借势、借力、借智、借能”的发展路子,即把官畲村打造成为具有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特色民族旅游村寨,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畲族文化的魅力。
官畲村有着极为浓重的畲乡古风,曾经的与外界隔绝反成了官畲村的优势:许多畲族风情得以完整地保留,原始的畲语口口相授传用至今,22幅珍贵的民族图腾珍藏完好,原汁原味的畲族山歌依旧在“山哈”中传唱。请火节、打枪担、赶野猪、吃长寿菜等民俗仍然盛行于畲族村落……秀美的自然景观加上浓郁的民族风情,使该村已经成为全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逐渐走上一条旅游富民的新道路。
华安县官畲村畲胞上山采茶忙
自去年以来,为了深入挖掘文化美,发挥自然美,提升环境美,培育增收产业,华安县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畲族风情广场、凤凰戏台、文化陈列馆、文化长廊、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景观景点项目,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畲歌畲舞表演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快旅游乡村建设。他们组织干部、畲胞代表到漳浦、宁德等地的畲族聚居乡镇学习参观取经,邀请旅游专家前来指导和设计开展“农家乐”和民宿等旅游项目,并对村民进行专业培训。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旅游乡村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并发挥畲村丰富的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让游客一走进官畲,就能赏畲景、住畲家、学畲语、听畲歌、观畲舞、品畲茶、尝畲酒。眼下,初具雏形、美不胜收的畲村已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有时,一天就接待数千人。
村支书蓝金福信心满满地告诉我们:“我们村将成为华安一张原汁原味美丽而诱人的旅游新名片,与‘世遗’二宜楼、‘千古之谜’仙字潭等景点一道,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骑行客、背包族、自驾游参观游览。”
(作者单位:华安县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