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藉缣素之清风承山水之魂魄
——刘兆鸿山水画作品初探

2017-11-08陌上寒烟

诗潮 2017年11期
关键词:笔墨山水画山水

陌上寒烟

藉缣素之清风承山水之魂魄
——刘兆鸿山水画作品初探

陌上寒烟

刘兆鸿作品

千百年来,中国画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独特的艺术形式而被一代代画家传承下来。作为中国画重要的一支,中国山水画无疑是最能代表民族文化精神、极富创造力与审美情趣的艺术载体,它不仅体现出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仁”“智”思想,同时也随着每个朝代山水画家对山川景物的深刻了解和感悟在内心形成的不同的笔墨程式使山水画作品表现出风格迥异、气象万千的局面。当代山水画坛,万木葱茏,千嶂林起,于此秀林之中,独具气象、自成一格者不多。而刘兆鸿先生则属“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笔墨老辣、境界高远者之一。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邵梦龙人物画高研班助教和北京荣宝斋画院工作室画家的刘兆鸿先生早年毕业于河北育青美术学校并留校任教,后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荣宝斋画院等,师承徐国人、龙瑞、张培武、邵梦龙等导师,主攻山水、人物和花鸟,其中尤以山水见长。其笔下山水作品多采用全景式构图,气势雄伟,峰峦参差有致,树木、山石、屋宇位置经营得当,风格上既有北派的雄强,又有江南之灵秀,笔墨精微,法度严谨,意境清远高旷,文脉继承趋近于宋元,颇得宋元山水大家的风骨,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厚度”和“精神纯度”。

众所周知,中国山水画在其发展史上有着关键的几个笔墨变化。大致可分为:大小李将军一变;荆、关、董、巨一变;李诚、范宽一变;刘、李、马、夏一变;大痴黄鹤又一变。其中代表着北方山水的“荆、关”和南方山水的“董、巨”的变化十分关键。这一变化,使得山水画更加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之美,画家表现的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真实体验。而“山水之胜,得之目,寓与心,而形于笔墨之间者,无非兴而已亦”(明·沈周《书画汇考》)。

作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气韵生动”作为“六法”之首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明代董其昌在《画诣》中进一步强调:“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在多年的教学、创作实践中,刘兆鸿先生始终坚持深研哲学史、美学史以及美术史论,广征博考、博采众长,把中国画的意象理论转化到绘画创作的实践中去,使作品在形式上苛求构图的完美,在水墨色彩中极力开拓技法语言的庄重与丰厚,简约与质朴,从而达到“山水林泉,清闲幽旷;屋庐深邃;桥渡往来;山脚入水澄明;水源来历分晓”的美学境界。而这一切美学境界,在刘兆鸿先生的作品里可以窥见端倪。

以《山间清居图》来看,作品描绘的是一幅全景山水,画面以三分之二以上的巨大空间通过远、中、近景的精心营建把一座巍峨雄伟的山脉呈现在人们面前。山壁间一线瀑布飞流直下,在构图上不但拉伸了山的垂直感和高度,仿佛还可以听见激湍的水声,看到飞溅而起的烟雾,与此同时,山脚下大面积的留白则通过几块石头的巧妙营建呈现出大河汤汤之感。而大山静定,永恒不可动摇。这一动一静下的对比,让画面更加鲜活生动起来。而远景则远山无石,淡若云烟;中景则层层叠叠,山峰矗立;近景则山路如羊肠,逶迤向上直达被林木围绕的屋宇。这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构图营造,无形之中达到了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所言山水画妙品的境界。

其笔下的《山川苍翠图》描绘了北方雄奇壮伟的山岳。画面中山峰矗立,山势高耸,溪流激越,山涧幽深,深谷寒林间,屋宇掩映,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其山取盘桓向上高远之势,其水造平静冷凝之态,其树画深郁寒峭之意。此幅作品笔力鼎健,远、中、近景布置有序,线条劲厉,墨韵扎实,真实体现出山峦的厚重雄奇,表达出一种写胸中块垒、传意中山水的倾向。

“漫写溪山好物华,烟岚满纸醉云霞。轻挥素笔得神韵,可望可居是我家。”凭着对艺术的敏锐和执着的追求,加之过人的才情与殉道式的勤奋,刘兆鸿先生正以非凡的笔墨气度,酣畅淋漓的情趣韵致,匠心独具的画面营造,在当代中青年画家中异军突起,在不断颠覆、不断拓展、不断突围中我们期待着凤凰的涅!

陌上寒烟,本名王丽娟,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文艺评论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西安市美协会员。作品见于《诗刊》《诗林》《星星》《海燕》《延河》《飞天》等国内各大诗刊及选本,出版诗集《陌上寒烟》《苍茫》。现任《安徽文学·诗歌年选》编辑、《海燕》特约编辑等。

猜你喜欢

笔墨山水画山水
我来打开山水画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笔墨童年
山水之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一处山水一首诗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