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朝人就是这么随性

2017-11-07老蔡的蔡园子

百家讲坛 2017年16期
关键词:棍棒真迹吐蕃

老蔡的蔡园子

一个叫范液的落拓书生早年曾先后投奔名臣李邕和名将张守珪,可惜两次都动身太晚,这两位名臣都翘辫子了,因此范液不无感慨地作诗道:“举意三江竭,兴心四海枯。南游李邕死,北望守珪殂。”他的叔父范纯非常富有,也很同情他,经常私下里周济他。一天,范纯想测试一下范液的诗文功力,就对他说:“你虽然有才,但是困于贫穷,你可作一首自咏诗,也不枉我常年的救济。”范液张口就来,他的诗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苍天啊,大地啊,你为什么不睁开天眼瞧瞧呢,为什么像我这样的国士却贫病交加,而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却非常富有呢?”范纯气急而笑,骂他:“讓你自咏,为何反骂于我?”还好,范纯心胸宽广,待他一如从前。

御史大夫韦伦奉命出使吐蕃,御史苟曾为副使,两人都同行好几天了,有一名精通吐蕃文化的手下人告诉韦伦:“吐蕃人忌讳狗,您带着苟副使,怎能通使吐蕃并与之交好呢?”韦伦一听,这可是关系到两国外交关系的大事啊,于是飞奏朝廷。玄宗也很有意思,马上颁发旨意,让苟曾暂时改为荀姓,等到两国外交事宜完成后,可复姓。苟曾倒好,索性自此以后就姓荀了,再也没有改回来。

萧诚和李邕都是名闻当世的大书法家,但李邕不太把萧诚放在眼里。萧诚曾经把自己最好的书法呈送李邕品评,李邕不以为佳。萧诚在郁闷中想出一法,假作古帖数幅,故意天天把玩,使其变旧,看上去像是百年流传的书法精品。之后,萧诚去拜访李邕,说他有王羲之真迹,专吊李邕的胃口。李邕希望能一睹书圣真迹,萧诚不肯。李邕就激他:“你莫非是骗我?”萧诚于是让书童回家取,书童当然找不见,萧诚故作惊慌地说:“前几天有客人来访,莫非被人盗去?”见李邕信以为真,萧诚忽然又装作想起来了,让人取来。李邕不疑有假,一口咬定是真迹,并赞叹不已。过了几天,李邕大宴宾客,萧诚对李邕说:“你平日瞧不上我的书法,为何前日所呈,你会认为是真迹呢?”李邕面不改色,故作惊愕地说:“有这回事吗?你取来我再瞧瞧。”萧诚派人拿来后,李邕看了半天,说:“仔细看后,确实不怎么样。”

低级军官严安之和崔谭特别喜欢较劲儿。崔谭喜欢苛行猛政,总是担心在这个方面严安之会超越他,所以每次都想高对方一筹。严安之让手下衙役每次刑讯犯人时用一根大棒,崔谭一看,比严安之所用之棒更粗更大。严安之不干了,两人你追我赶,终至所用棍棒大如椽梁,衙役们都举不动了。严安之心思转得比较快,大的举不动了,就用小的。崔谭一看,又比了起来,终至棍棒犹如木筷,这下没效果了。严安之为了不让崔谭力压自己一筹,不用棍棒了,让衙役们都空着手。崔谭这下彻底没辙了,只能宣布放弃。

士大夫王严光文采出众,性情诙谐,可惜总是不能如愿发达,于是放浪形骸,悠游天下。他喜欢钓大王八,为此到处寻找制作钓具的材质,寻求合作的投资伙伴,可是每一次都被当作脑残而遭婉拒。王严光嘿嘿一笑,把这些拒绝他的人的姓名一一记录下来放进书夹中。有人问有何用意,王严光故作神秘状地回答:“每次钓鳌,我就用这些写着不明事理的莽汉名字的字条充作诱饵,不信大鳌不上钩。”至老年时,王严光才担任了一个分管某州农业的小官。因为频经战乱,马匹稀少,只有州长才能骑马,而州长以下的官员只有骑驴,王严光遂当着众人的面作诗:“郡将虽乘马,群官总是驴。”

编辑/子玉endprint

猜你喜欢

棍棒真迹吐蕃
心胸
唐德宗时期唐蕃关系探析
燧石和棍棒
燧石和棍棒
大唐VS吐蕃:谈判拼实力
大唐“孔明”:平定西南,开拓万里
血泪史诗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画错的牌局
好玩的冰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