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公园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塑模式探索
2017-11-07朱紫微高欣欣
朱紫微 高欣欣
摘要:多年对矿山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和缺乏相应的保护型治理措施,严重破坏了矿区的生态平衡。通过分析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的治理及相关措施。结合青岛大泽山矿区区位、生态环境以及矿区自身状况提出矿山公园景观恢复以及重塑,对于资源枯竭型矿山的经济转型、生态环境品质的提升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重塑;恢复;大泽山石矿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3.097
1引言
矿山资源的开采为工业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面积的资源开发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景观的平衡,尤其是因资源衰竭而遭废弃的矿山遗迹更是严重制约了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源大量开采对区域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地上留下了大量矿坑,大型机械的使用造成地表植物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地质灾害频发等环境问题。除此以外,关闭矿山的直接后果是造成矿工短时间内无法再就业,阻碍当地物质发展的水平,也同时影响了矿业城市的经济持续发展速度。
矿产资源的开采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矿产资源的减少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矿业城市转型发展中,绿色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必须秉承的观念,现在国内矿城数量庞大,将近有450多座矿山,大面积持续的开发利用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枯竭,依靠基础资源的矿业城镇的经济发展速度迅速下滑,资源存储量迅速减少。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中国将近有70余个矿业城市的矿山面临关闭,辽宁阜新、河南焦作、湖北大冶等大型矿业城市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不可再生矿产资源无节制开采,使资源消耗殆尽,也直接拉低了大部分的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促使矿业城市转变产业结构,探寻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避免资源消耗殆尽的窘相,衰退性工业城市亟需转型,同样成长下与成熟型的工业城市也需要未雨绸缪,坚持可持续发展,使城市的涵盖多方面经济体制,积极主动的谋求稳定快速发展。
矿业城市转型过程是漫长的,成阶梯式增长。单一型向多元化经济模式转变下,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加快对矿业城市改革,实现矿业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树立新型生态型城市,让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穿我国矿业城市发展中,谋求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了社会环境的文明和谐。
近年来,由于矿山开采后所遗留的废弃地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空間的发展,环境恶化对生态所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人们对于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以及工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塑日渐重视起来,通过国内外矿山公园改造现状分析,废弃矿区在恢复原生态景观的基础上,与人为景观的重塑相结合,对矿山废弃地进行复原与重塑性设计。矿山废弃地重塑性设计与规划体现了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提高了生态、人文效益,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国内外废弃矿山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全球工矿废弃地的面积逐渐扩大,据数据统计,现已有将近670km2完全废弃,其中的50%的面积为露天开采所造成的。自20世纪至今,高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发达国家更佳着重于矿山恢复的工作,对于废弃地生态恢复理念也逐渐从覆土复植等的形式,转变在以可持续发展和再生理念指导线,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的新兴改造。
在生态主义理念指导下,环境保护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的兴起,部分地区倡导生态恢复理论,人们以科学的视角重新定义景观设计领域,通过生态景观对重塑,使工矿废弃地得以重新实现生态平衡。国外关于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展模式和建设实践,尤其在恢复理念下形成发展模式和生态规划有了成熟认识。工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塑理念设计将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塑相结合,对矿山废弃地改造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技术水平发展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对于矿山废弃地治理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综合实力进步。科技稳步发展的今天,我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我国在处理矿城废弃的环境整治工作得到有序展开。国内废弃地景观规划与部署的分为三阶段:
(1)原始覆土复垦模式阶段。
我国于1989年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新规定要求加大对与矿山等工矿兴城市的改造,这一新规定颁布后,我国国内开始加大废弃矿山地区覆土复垦的实施,早期的规划与设计的实施停留在了恢复绿植等方面,早期在没有相关科学方法指导下的改造方式是传统的改造,的这段时期内的整治措施也是相对较为单一的。
(2)自然景观修复模式阶段。
在20世纪中期,新科技与方法处理多样性的发展对于矿山改造给予了更多的创造与实践,景观设计开始运用到矿山改造方面。对矿业发展所遗留下来的人文景观进行相应的设计,保存所在区域的景观特色文化,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进行小区域性景观重塑设计。充分利用原有资源,注重恢复生态环境,从而将破坏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性设计的阶段。
(3)景观重塑性设计改造阶段。
21世纪时期,我国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国家进一步认识到矿业城市的发展与衰落有着很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我国开始向国外学习并引进矿山公园的新型景观重塑性设计理念。我国于2005年开始对全国的28家矿城的废弃地进行矿山公园的命名和筹建工作,这是我国对与工矿废弃地治理迈入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的矿山废弃地景观恢复性设计开始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3矿山公园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塑设计意义
废弃矿山的景观恢复与重塑性景观设计,恢复了废弃矿区的生态景观,通过科学理论及实践的运用,在生态环境恢复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景观形态,实现了生态、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与进步,促进原有单一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
(1)生态意义:实现当地的生态恢复,在原有地表形态不变的形态下,治理区域的环境破坏问题,优化当地绿植覆盖率,让所在地的区域生态在复原的前提下,全面实现生态的稳定。endprint
(2)经济意义:以矿山公园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矿业城市的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文化意义:矿山公园依托礦业城市原有的历史文脉,并将其延续下来加以弘扬,实现矿业城市的人文文化价值。
(4)教育意义:丰富的地质形态构造、岩石矿物和工业生产遗迹是矿山废弃地留给我们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这些因素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科研价值。游客在参观遗迹的同时,不仅了解了矿业的发展,而且学习了当地的地质文化,并从矿山遗迹的满目疮痍中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青岛大泽山矿山公园规划
4.1采石场分布特征
大泽山矿区位于青岛平度市大泽山镇 ,拥有丰富的矿石资源,矿石存储占青岛地区的75%以上。大泽山作为北方地区主要的是石材基地,大理石与花岗岩储量丰富。矿区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开采业,后来迅速发展并开始大规模的开采。大泽山矿区废弃地总面积约为12km2矿坑的面积占了总面积的40%,矿坑更是分布于各个区域。矿区的改造区域设计多个行政村,其中包括了东高家、大幢、韭园等。
4.2存在主要问题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多年对花岗岩和大理石的无序开采,整个山区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创,山体形态满目疮姨,地形地貌、植被、水系等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该地区还面临着严重地质灾害,如图1、图2所示。青岛地区在2013年开始加大了对该地区的环境治理与规范,将所有的采石场全部关闭,进行当地的环境恢复工作。
4.3生态环境恢复理念与重塑性设计原则设计应用
我国坚持走“保护资源、节约资源”,“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生态恢复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原色指导下,实现了大泽山地区的绿色健康发展,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通过生态修复重塑性设计恢复手法,恢复大泽山地区的原有的生态环境,再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人为对生态环境的干预改造,实现人与自然更佳和谐的相处方式,进一步实现天人合一美好形态。生态环境恢复理念与景观重塑性设计指导下的景观恢复通过以下三个步骤:
(1)植被修复。在裸露坑坑区域进行覆土复植,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与地质条件,种植固土性植被。根据本地的条件可选用刺槐、紫花首楷、胡枝子等豆科植物。大型乔木可选用国槐、速生杨、乌柏、石竹、无患子、枫香等。灌木层可选用野蔷薇、绣球花、紫薇、石楠等。
(2)地形修复。在保证原有生态环境不变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特有文化传统与特性,进行所在区域的覆土复植等设计改造,通过对与所在区域地形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理解分析地域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延续原有的文化历史面貌。采石矿区遗址地貌构成复杂,部分区域出现岩体滑脱现象,为防止地址灾害发生,应修建护坡挡墙等,保障景区内的安全的。合理利用地形,恢复原有地貌和特殊地貌景观,从而展现采石地特有景观特色。
(3)景观重塑。从生态恢复理念下矿山景观重塑开始进行整体设计综合多方面的学科理念,坚持绿色可持发展观,合理的运用生态恢复、景观重塑等新型的景观规划形式进行设计,整合相关的理论观念和方法,探索出符合我国与当前形势相符合的具体设计方式。综合美学原理、人体工程学,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人文氛围浓厚的新景区,为游客建立一个旅游、休闲、学习与体验的景观空间。
5结束语
青岛大泽山矿区的景观设计与生态重塑,是在新的理念与背景下新形势的景观设计,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将景观重塑的形式与当地文化结合,实现矿区的生态环境与当地经济文化的绿色发展。通过处理废弃地环境恢复与重塑的关系,加快当地发展模式的迅速转型,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新理念的景观设计与模式对我国现有国情废弃矿区的重建与改造树立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模式。这对于我国由传统的工矿业开采城市提供了新的方法指导与新的改造模式,加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同向,王皓.生态红线概念辨析及其规划次略研究[J].中国园林,2015,(05).
[2]麦格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