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道拐,上晴隆
2017-11-07杨怡
杨怡
“晴山千峰翠,隆地万物华”。晴隆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关于晴隆的历史记载,距今已有680多年历史。后为避与安南国(今越南)同名,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取县城莲城镇西南隅名山晴隆山之名,作为县名,更安南县名为晴隆,沿用至今已有70多个春秋。
晴隆县城所在莲城镇置于海拔1552米的群山环抱之中,九山八凹呈四里六甲之表,城中心又有一水塘,宛若莲心,故而得名“莲城”。莲城地势险要,自古为入滇必经的咽喉之地。
这里有安南古城和茶马古驿道,这是徐霞客住了三天三夜的地方,这里有布依族音乐“噔弹挞吟”的古朴和醉人,这里是晴隆,还有二十四道拐。
我在安南等你
在城墙长达135米、有着数十栋历史建筑的安南古城,它的每一块青砖都记载着历史遗迹,泣诉着古城的沧桑。这里很早就有了有好几个国家的人同时出没的旅馆、酒吧和咖啡店,两场交火间短暂的和平时期,战士们一定会来到这里,讲讲远方家国的好,用比平时多一点的肥皂沫刮刮发鬓。
古城的灯光,也曾照亮过归队士兵脚下的路。从前这里有着“大世界饭店”、“国际饭店”、“安乐酒家”、“太平洋旅社”,空着空着就没了,叫着叫着就换了名字。
古城还有很多照片,关于二战时期,美国公路工程部队士兵和贵州老百姓的友情,关于抗战时期成为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的二十四道拐。这一条抗战“生命线”,曾因美军随军记者的一张老照片闻名全球,却也曾因具体地点众说纷纭,成为一条隐没在群山间的“无名英雄路”。直到2002年,才在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的探访下确定其方位,贵州晴隆县作为抗战大后方,也因此而为世人所知。
二十四道拐,烽火连天路
二十四道拐,古稱“鸦关”,这是一个地名,也是抗战时期“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一段二十四道弯的公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处,“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
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通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后,必经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1942年,美军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县修筑滇黔公路,他们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并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日军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中美联军对它既要保“通”又要护“畅”,双方展开了艰苦的对峙。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
为支援抗战,修筑二十四道拐时,所有的劳动力几乎全部出动,能拉能驮的牲口也全部上阵。当年人口不足5万的晴隆县城,被征调上前线的人数达3800余人,每六个青壮年中,就有一个投身抗战保家卫国。
如果你没有一辆车,只有一双脚,那么就沿路缓缓行走,寻觅蜿蜒而上的风光与遗迹。你越慢,越会和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和当时一起修路的当地群众在战争中的烽火记忆互相穿梭。一拐一拐递增的二十四道拐,每个人都是这条公路上的过客,你在哪道拐上遇见了一块墓碑,都是曾经的烽火记忆。
美国士兵和五一村村民的友情
二十四道拐,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也承担着美国“大兵”和贵州老百姓之间的友谊。
听说了一个美国士兵和二十四拐附近五一村村民李少奎的故事。当年,李少奎和同乡帮助美国士兵修公路,他总是干到最后一个才收工。每当他深夜离去时,他的美国朋友就打开汽车大灯,为他照亮归家的路。
五一村村民家里都养了马,周末的时候,美国士兵们会来骑马,也很喜欢吃老人们做的地道的臭豆腐……直到现在,五一村的老人还把这些故事讲给村里的孩子听。
你不来,就永远不会知道,安南古城里的故事。
《虹》
那是一条连着地平线的虹
牵系起地球 两端的情谊
驼峰航线越洋过海传递友谊
远征漫道同仇 萍水相逢
我和你 语不同
为捍卫和平心灵相通
我和你 肤不同
为共同祈愿牵手相拥
这是一座来自欧美的桥
定格在盘江激流的上空
史迪威公路见证中美联合
后方异国情侣投缘相融
蓝眼珠 黑眼球
目光焦炽里忧心忡忡
战火烈 炮声隆
硝烟弥漫处 惜别珍重
你把正义荷在枪托向前冲
我把深情装进背篼心颤动
24道拐我苦苦在守候
古城有我一生的等候
只为心中那条美丽的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