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真实,人生绝非鲜花和坦途
2017-11-07刘志权
刘志权
最近,中外两则毕业致辞,引发了公众关注。一个是北大校长林建华的毕业演讲《吃亏就是占便宜》,另一个则是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儿子中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我祝你不幸并痛苦》。
学生告别母校,走上社会,意味着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中国人的习惯,这时是要有“好兆头”的。鲁迅有篇杂文叫《立论》,里面讲道,面对一个初生的孩子,有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于是他得到了几句恭维;而一个说,他将来是要死的,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在这种情境下,毕业致辞,大多是温暖、甜腻和正能量的勉励,这便是俗话说的“心灵鸡汤”。当我们习惯于这类鸡汤时,这两则毕业致辞直接挑破了我们人为建构的美好愿景。
我们其实也深知,吃亏抑或不幸和痛苦,“无论我怎么想,这些都将在生命中必然发生”。人生最宝贵的智慧经验,大多存在于那些妇孺皆知的习语中,哪有什么“压箱底”的秘笈呢?“吃亏便是占便宜”,如北大校长所言,民间古已有之。而关于不幸与痛苦,孟子也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名言。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给孩子尽力铺就一条鲜花之路,以致我们宁愿鸵鸟式地不愿正视这种真实,并因此似乎忘记了它们“真的”存在。
忘记“真实”,还因为沉湎欲望太久。人生的最终目标,并非“成功”,而是“幸福”,是人生的丰富与圆满——是北大校长援引的,“给我平静,去接受无法改变的;给我勇气,去改变能够改变的”;是大法官所言的,“公正、忠诚、有风度的竞争,理解和倾听他人”。然而,在一个制造财富神话的时代,我们已经害怕失败,习惯于仰慕那种“一个亿的小目标”式的成功。这种成功,主导了我们的欲望。至少从表面看,吃亏、不幸与痛苦,与“成功”神话格格不入。因此,我们几乎本能地将它们从人生辞典中排除了。
不能正视真实,不正确的成功观主导下的个体,无法正确面对吃亏、不幸和痛苦,反而从中产生出了仇恨与暴戾,这是我们社会目前的一个值得重视的症状。
强大的网络传播平台,已经把每年一度的毕业季,塑造成全民参与的海选心灵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则“特别的”毕业致辞引发关注,是好现象。它说明我们依旧有“不忘初心”的渴求。然而,如果仅把这样的毕业致辞,当成另一种风格的文化消费,又失却了其深刻的意义。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成功的前提,是必须将精神的指引落实到持之以恒的行动上。否则,再好的毕业致辞,终究还是“鸡汤”。
(本文原载2017年7月12日《新京报》,原标题:《别把“反鸡汤”的毕业致辞还原为“鸡汤”》)
观点运用:“吃亏是福”;“我祝你不幸并痛苦”;“反鸡汤”的毕业致辞;正视真实;不忘初心;人生目标是幸福;正确的成功观;坚守价值判断;影响;令人回味的一句话;一个人,品格是最宝贵的财富……
“杭州保姆纵火案”之后
6月22日,杭州蓝色钱江小区2幢1单元1802室发生大火,导致一位年轻母亲和三名孩子死亡,而涉嫌纵火的是他们雇请的保姆(7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对“蓝色钱江放火案”犯罪嫌疑人莫焕晶,以涉嫌放火罪、盗窃罪依法批准逮捕。),一时间吸引公众聚焦和热议。
如今,杭州保姆纵火案已过去百天,我们为什么还要持续关注?因为这些天里,网上有很多恶意的猜测,力图让这个案子变成“碟中谍”:“男主人和女保姆有染”,“一个孩子索赔一个亿,这个父亲在讹钱”,“吃死人的血馒头”……在事实不够用、自媒体收割流量红利的当下,很多谣言以“比大火更快的速度”蔓延。网络暴民的“纵火”第二次席卷了这个破碎的家。
涉事的绿城物业一直强调“消火栓水压正常”,追问这个“顶着最后一口气为妻儿讨说法”的父亲“诉求是什么”。一些微博“大V”转发支持了绿城物业。
眼看新闻走势呈90度直角,就要反转时,部分调查出来了。
杭州市公安消防局证实,“由于室内消火栓压力不足,无法对火势进行有效打压。”“甩锅”的绿城物业被打脸。
遇难者家属林生斌回应亿元索赔:“4个最爱的人走了。我要的是钱吗?我一个人要钱干什么?”孩子的舅舅也表示:“整个杭州城给我,我都不愿意换。”
就在7月12日,36岁的林生斌克制而体面地表示要設立“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他以妻儿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致力于提升中国高层住宅防火减灾水平,促进家政服务业完善保姆的甄选管理机制等。林生斌还想到自己精心养育的三个儿女,他们没有机会长大成人了,希望这个公益基金会用在帮助其他孩子成才上。这或许是整场悲剧中,让人看到了人性在经历噩梦之后,仍然散发着的了不起的光辉。
(资料来源:中青在线、《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