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办公空间设计特点研究

2017-11-07赵丽华史晓燕

参花(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人性化互联网+

赵丽华+史晓燕

摘要:办公是人类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办公空间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结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方式、工作习惯和思维,办公环境的设计也必将受到冲击,进而发生变革。本文试分析“互联网+”的时代特征,提出对当代办公空间设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办公环境 人性化 创新意识

世界迅猛的变化令人始料未及,人类又迎来了一个崭新时代:“互联网+”时代。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每一个行业都具有“互联网+”的机会,未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与互联网打交道,都会存在一个“互联网+”的公式。正是這个公式的存在改变和重塑了我们周围的产品、企业、行业乃至国家。[1]

全面透彻理解“互联网+”时代精髓,站在时代角度去考察去解析,办公空间设计汲取了时代的思想精华,在设计上出现了以下的特点。

一、办公空间的交互设计探索

交互设计是由美国人比尔·莫格里奇在1984年提出的,最初以人机交互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诸多领域。简单讲,交互设计就是以目标导向进行设计,核心在于体验和参与。交互设计要求设计师将用户体验与用户参与作为设计的起点和终点。

办公空间本身就不是静止的状态,需要与其中的使用发生行为融合,建立交互关系,达到办公环境功能形式的平衡统一。交互性是办公空间的重要属性,同时由于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用户信息数据得以快速被收集和储存,这就为办公空间的交互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多元化的渠道,用户可以同时互动与交流,可以对工作提出自己的创作建议。

例如360作为一个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公司的办公环境设计不仅是关注用户体验,更充分关注员工体验。设计灵感来自“大型强子对撞机”概念,在空间设计中也体现公司提出的“颠覆式创新”的企业核心文化。体验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人们的感官体验主要来自于人与周围空间环境的交互过程,该设计以“未来对撞机”作为介质,实现对办公人员感官和行为的刺激,继而影响精神层面。

二、办公空间“跨界”式设计

“互联网+”时代社会另外一个特点是跨界融合,“+”本身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一种融合。这非常有创意,将很多人,物,服务,机构等嵌入,带来连接的价值,影响我们的智慧生活方式,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办公室内设计体现跨界思维,很多设计师对已知的设计因素和设计意图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视觉效果整体把握和细节处理等,做到打破常规,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跨界融合。改造老建筑旧仓库,将其变成建筑设计办公环境。设计师对旧的只是稍加改造,介入金属、玻璃等常见材料,将办公室装点成一个花园式的小环境。

在进行跨界过程中,注意激发使用者的创造性思维。千篇一律的办公环境,各种似曾相识的家具让人乏味。在新时期,办公空间的设计更多的是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和自由。由于存在不同层次的使用群体,不同特点的文化意识,不同需求的审美情趣,设计不必过分拘泥条款,可以运用科学的造型与变异手法,表现形式从幻想到虚拟都可以。

三、物联网与智能办公环境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种延伸和扩展,物联网技术可以在真实的物体上安装一定的传感设备,并将其利用互联网进行连接,通过一定的程序实现对物体的远程控制以及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其核心是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技术产物,物联网预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一切可传播。这种传播的泛载化为智能化办公室系统带来了新的可能,达到节约时间、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智能化办公室系统的使用能充分体现出公司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业绩成果等,最终达到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的目的。

例如华米的智能办公室。华米为每个员工在物联网系统里建立了一套只属于自己的“人体ID”,并配合华米智芯企业套件,用公司研发和制造的小米手环等均可承载。在办公室,当员工跨入大门的时候,大屏幕上立刻呈现出欢迎该员工的信息;办公室里,系统会自动识别为是否“空闲”,并立刻关闭灯光和空调,从而避免浪费。 [4]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办公空间室内设计包含了特有时代背景下人的心理和情感。关注人性的设计才能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激发创意应该被作为一种很重要的因素融入到设计的理念当中。设计应更深层次强调一种体现人文价值取向、切合追寻快乐乃至进取向上的生命本质理念。

参考文献:

[1] 马化腾.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5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社会哲学发展研究课题“‘互联网+时代艺术设计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760074)。

(作者简介:赵丽华,女,硕士研究生,扬州市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史晓燕,女,硕士研究生,扬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人性化互联网+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