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开发将推动汽车产业重塑
2017-11-07王瑶
王瑶
自上世纪90年代,4S模式引入中国以来,汽车市场的普遍模式是:厂家授权经销商开设4S店、4S店从厂家“批发”车辆再零售给消费者,然后由4S店负责售后维修。这种传统的模式延续至今。而在今天随着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提出和日益更新的网络环境,将打破传统汽车销售模式促使汽车产业重塑。
多元化网络销售模式拉动汽车产业重塑
汽车也能在互联网上销售,这不是在做梦。天猫商城曾经联手18家汽车厂家举办了首届“天猫汽车节”,在线直销汽车活动。其中一家二线汽车品牌在活动中共卖出了281辆车,销量居冠。除了200多辆的销售业绩外,商家的店铺还收到了上万条销售线索和访问量,现今更多的平台开始进军汽车销售行业。消费者通过线上支付定金,由店铺将购买线索转给消费者所在城市的门店经销商,进行试驾体验再付尾款成交。这样,不仅汽车生产商获得了一条新增的销售渠道,而且汽车经销商也能够获得销售利润。此外,也大大提升了网民购车的积极性。
同时互联的销售模式引入汽车领域也得到了不少厂商的重视。电动汽车新锐品牌特斯拉甚至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购车渠道,将所有的成交全部放在线上。传统汽车厂商宝马在德国也开始使用网络渠道,销售其电动车产品宝马,用户在网页上点击按钮,宝马的销售代表就会将车开到用户家门口提供体验。
同时互联网的兴起,也催生了大量的汽车类APP应用,网络上汽车销售不再是单纯的买卖,还可以进行汽车租赁——共享汽车。人们只需要下载APP,完成拍照身份证和驾驶本的正反面进行实名认证,并缴纳押金就可以使用租车服务了。APP内有车辆使用指南,关于车辆故障,车辆违章、交通事故处理流程。驾驶者按照APP的流程来处理各种问题,用车结束后,用户通过APP即可找到附近停车场,在不违法违规停车的前提下,将车停入停车位,手机上点击结束用车即可。
随着网络的兴起,汽车的销售模式不再是简单传统的卖车和修车、保养。网络化的销售模式则更加注重汽车企业本身的口碑,和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服务。
大数据将指导汽车产业重塑
历史上的汽车变革,可以归纳为更强劲的引擎、更快的加速度、更省的燃油;在大数据时代,这将是新一轮产业变革,大数据不仅可以帮助卖方揣摩用户心理使销售量提升,在产品设计方面,对于消费者的诉求,设计者也可以设计出更好的车型来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
今天,汽车行业正在积极地拥抱大数据。当福特的工程师们在研发Escape SUV时,就在社交网站上发起对于新车型是使用手动后备箱车门还是自动后备箱车门的讨论,之后通过对讨论数据的收集,发现网友看起来更喜欢自动后备箱车门,而工程师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对自己的设计更加有自信,也让消费者对品牌更加忠诚。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福特为此还在硅谷建了一个实验室来帮助公司发展科技创新。公司获取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大约400万辆配备有车载传感设备的汽车。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工程师能够了解人们驾驶汽车的情况、汽车驾驶环境及车辆响应情况。利用这些数据,公司可以对汽车的设计进行改良
一方面,大数据通过对于汽车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助于改善汽车自身的性能;另一方面,大数据也能够帮助汽车企业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进而提升汽车的销量。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大数据正在引发新的变革。打破原来的造车模式,大数据正在改变汽车产业的结构和设计理念,使汽车变得更加人性化。
互联网金融加快汽车产业重塑
传统汽车销售模式主要有现金购买、汽车信贷、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而在互联网的加入下,将大大提高其销售效率,主要体现在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企业依托互联网,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升级。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冲破发展瓶颈和阻滞,使传统业务焕发生机。
互联网企業尝试依托自己的优势,构建互联网征信体系。通过对企业和个人在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社交平台和网络借贷平台等的数据采集及分析,可以全面评估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快速的完成审核步骤促成销售实现资本增长,同时汽车融资租赁公司通过与互联网公司的对接,可进一步优化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如企业受资本约束,无法再继续扩张规模的时候,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接待,帮助公司盘活资产,解决资本约束难题。
可以说今天的互联网将是传统汽车行业的变革者和缔造者,它将推动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使汽车更加智能,销售渠道多样化,并且通过互联网融资租赁可以让更多买不起车的年轻人有车开。同时也能解放汽车企业资本的约束,加快汽车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