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猫
2017-11-07王辛夷
王辛夷
咪咪不见了。①
每次放学回来,咪咪只要听见我的声音,都会准时迎候在门后。我打开门,它就会跳上沙发背,拱起脊梁,用两只前爪猛力地杠爪子,算是举行了一个隆重而盛大的欢迎仪式。待我摸摸它的头,顺顺它的毛,它就会跳下来围着我转几圈,和我疯玩一会儿。这个程序我已经习以为常。②
可是这次回来,一切都静悄悄的,没有咪咪,没有欢迎。③
我喊了几声咪咪。没有动静。我四处找,还是没有。我的心渐渐地沉了下去。④
妈妈回忆说,今天有人来送快递,咪咪一直在门口探头探脑,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咪咪了。
以前咪咪也趁开门之机溜出门外探险,被爸爸不知情关在外面,但它总会在门外大叫并使劲儿挠门,直到开门迎它回来。可是这次门外一点动静也没有。⑤
我冲出家门四处寻找,找遍了小区的每个角落,没有。接着全家出动,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到附近的小区去找,还是没有。我们一边喊着咪咪的名字,一边见人就问。⑥
从傍晚一直找到深夜,还是不见踪迹。偶尔遇到一两只流浪猫,远远的以为是咪咪,到跟前一看却不是,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失望。
夜深了,我被妈妈拉回家,含着眼泪一言不发地吃饭,然后睡觉。
我做了一夜的梦,梦里我不是在和咪咪玩儿,就是在四处找它。第二天上学,我无精打采。
我一直在想,我们家的咪咪去了哪里呢?我曾听妈妈说,猫如果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就会离家出走,找个隐蔽的地方死掉,它不想让主人看到而伤心。可是我的咪咪才五岁,虽然已经有了点“中年妇女”的样子,可是并不老,远远没有达到猫的寿命极限。
难道是快递叔叔顺手偷去了吗?我的咪咪虽然漂亮但并非名贵品种,也卖不了好价钱。难道咪咪觉得我课业太重没时间和它玩儿,把自己“发配”出去了吗?好像也不是,它离不开我,就像我离不开它。⑦
一个星期里,一有时间,我们就出去找咪咪。有几个夜晚,我好像听到了咪咪的叫声和挠门的声音,可是兴冲冲地打开门,却只有楼道的冷风一掠而过。⑧
周五放学,我心灰意懒地回到家。打开门,一个熟悉的身影跃上了沙发背,我的咪咪正用尽全身的力气举行着杠爪子的欢迎仪式。⑨
我一把抱过咪咪,泪水夺眶而出。⑩
原来是爸爸在快递网点附近的小区里找回了咪咪。也许是那个快递员本以为偷到了一只名贵猫,后来却发现不值钱,就把咪咪抛弃了。11
我的咪咪,不,我的“喵星人”趴在我的臂弯上,用舌头舔着我的手,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和我一同沉浸在久别重逢的喜悦里。12
(北京市第171中学初二·13班)
①交代故事的缘起,点题。
②插叙咪咪欢迎“我”的情景,描写细腻,可见小作者观察入微。“跳”“拱”“杠爪子”“围”“转”表现出咪咪对“我”的亲密;“摸摸”“顺顺”写出了“我”对咪咪的宠爱。为下文的叙述和描写做好了铺垫。
③建议:“没有欢迎”扩展为“没有熟悉的欢迎仪式”;另起一段添加“咪咪不见了!”写对丢猫事实的判定和内心的震惊。与开头呼应。
④“我喊了几声咪咪”后面不用逗号而用句号,更能体现呼喊后的期待。“渐渐”“沉”,刻画出_______的心理。
⑤“探险”体现出咪咪的顽皮。从上文的“没有动静”到这里的“一点动静也没有”,呼应与强调中还体现出“我”的担忧之情的递增。
⑥“我”“全家”“小区的每个角落”“附近的小区”,“找”“问”,详细交代了寻找咪咪的不断升级。
⑦种种假设,既是在表示“我”的推测,并在推测中渗透喜爱和关心,又是在顺势补充关于咪咪的信息。一石三鸟,写法巧妙。
⑧因思念而出现了幻听,与刚失去咪咪时的梦境呼应,又体现出思念的加深。“只有楼道的冷风一掠而过”,以描写之笔传失落之情,妙!
建议:另起一段添加“咪咪是真的不见了吗?我望着冷冷的星空,没有一颗星星能给我想要的答案。”写时间推移中内心的期盼、恍惚与渐趋绝望。与上文形成呼应,与下文形成对比。
⑨“心灰意懒”,将心情低落写到了极致,既是丢猫后心理描写的延续,又与重见咪咪的惊喜形成强烈对比。再写“杠爪子”的欢迎仪式,与开头描写“杠爪子”的情景呼应,而把“跳”“猛力”换成了“跃”“用尽全身的力气”,既避免了雷同,体现了遣词造句的灵活变化,更为写咪咪同样思念它的小主人,同样怀有重聚的惊喜。这是多么有人情味的咪咪啊!
建议:另起一段添加“咪咪回来了!我的咪咪回来了!”以重叠的感叹,写重逢的惊喜。形成文脉上的呼应和情感上的对比。
⑩上文写“含着眼泪”,此处写“泪水夺眶而出”,同是写泪,一悲一喜,对比鲜明,喜悦之情尤为强烈!
11交代了找回咪咪的地点,并以此为根据推测咪咪丢失的原因,合乎情理。
建议:添加“也许是咪咪突然觉得世界那么大,想出去走走,就跟着快递叔叔悄悄地下了楼。”理由是:快递员是丢咪咪当天最大的嫌疑人,可是万一要是错怪了人家呢?所以另一个可能,就是咪咪自己出的门,前文不是说过“咪咪也趁开门之机溜出门外探险”吗?
12将咪咪说成是“喵星人”,不仅表明在“我”的生活与成长中咪咪不可替代的意义,还暗示了合家欢的主题。这是一种巧妙的借用,言简义丰,含蓄深刻。
总评
作文写家庭生活中的“丢猫”事件,按照丢猫——找猫——盼猫——猫归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文脉清晰,层次分明。
丢猫深深牵动着小作者悲喜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小作者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心理变化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出来。比如咪咪“杠爪子”的情景,咪咪丟失原因的推测和求证,盼望咪咪回来的梦境与幻听,都写得非常细微、传神。
几点建议:①“丢猫”作为题目,没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且通篇没有提到其中任何一个字眼,而用“咪咪”“不见”来作为标题,不够直接,可以考虑用“咪咪,回家”这类题目。②对应开头的“咪咪不见了”,在文中适当的位置添加“咪咪真的不见了”“是咪咪回来了”等独立成行的短句,构成文脉和情感上的呼应。③采用顺叙固然脉络清晰,而若能采用局部倒叙的方法,则会使行文更具悬念和波澜。比如从梦境写起,回说咪咪丢失,再接叙失而复得,效果会更好些。
(赵秀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