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教材创新活动综合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一节英语听说公开课设计与教学的反思
2017-11-07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翁晓君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 翁晓君
活化教材创新活动综合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一节英语听说公开课设计与教学的反思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 翁晓君
本文从高中英语教学的客观实际出发,指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惟有立足教材,合理开发听说或阅读训练语篇,结合语篇渗透跨文化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灵活运用视频等资料,创设真实情境,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跨文化交际;听说教学;微技能
1.设计与教学依据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如同鱼与水,相辅相成;剥离文化,语言表达则失去载体。因此,语言教学必然要密切联系本族或他族文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高中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国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 2003)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语言学习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的必经之路。
跨文化交际面临的挑战是交际者感知和应对现实和“流动着的”事务的能力,而不仅是知晓和记忆一些固定的知识(刘学惠 2003)。诚然,跨文化交际不仅包括“知识”向度,如目标语民族相关的文化事实,包括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一般习俗、各种特定场合的礼仪和禁忌等,也指向在具体情境中个人主观演绎规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满足于课本和单纯的传授知识,只让学生了解既有文化事实和掌握一些现成的交际规约,而是引导学生去主观感受现实的事物,去“亲历”跨文化情境,并作出自己对文化现象的解释和判断。一句话,去“建构”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刘学惠 2003)。
笔者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 12 Mind your manners听说课教学。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话题学生平时接触较少,与当下校园实际生活关联很少,相关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局限于教材,无法把教材和当下国际交流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必然视野局促,埋头书本,无法于真实情境中“建构”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无法点燃学习热情,无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中学生。因此,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教材的听说文本为纲,开发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任务,在任务设计中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把对本族和他族文化的理解内化为一种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意识、敏感性。笔者针对Mind your manners的话题,把教材内容与拓展任务相结合,进行了听说教学与任务活动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尝试。
2.分析与反思
2.1 基于教材语篇,训练语言技能与微技能
本课时围绕两段听力语篇展开,一篇围绕不同国家见面行礼的不同方式,另一篇则围绕日常生活中各国表情达意或开放或含蓄的各种方式。既要训练听力技能,又要传授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表现。教材听力设计跨度过大,比较笼统,不利于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因此,笔者根据教材实际,适度改编拓展了教材内容,设计了突出主旨大意和听取本课关键细节信息的听力图表,如对相关关键动词cover、bow、join、touch及其词组等的提取,既指导学生关注不同文化见面行礼的具体表现,渗透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日常礼仪,又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力微技能,锻炼抓取关键信息的听辨能力。
【教学片断1】
本课听力环节中,笔者让学生借助表格抓取关键信息,并且利用key words总结归纳主旨大意,引导学生训练听力总结归纳技能和细节信息抓取微技能。
【讲义】
Task 1:
(1)Listen and find ou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
The passage deals wit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Listen and focus on the key words: verbs.
参考答案:
Task 1:
(1)The passage deals with how different cultures greet each other.
(2)cover the left hand with the right hand and bow; cover one hand with the other and bow slightly or quite low depending on whom they are greeting; join their hands in front of their faces and bow their heads;touch his heart, mouth and forehead to show respect;give each other the “high fi ve”.
【教学反思】
本听力任务有两目的:一训练微技能;二渗透跨文化交际基本礼仪。究其落脚点,最终要落实到听力微技能训练上。在听懂、听全的基础上,才能利用听力材料篇章里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客观知识指导实际生活中的个人主观行为。
为了落实以上教学目标,笔者根据教材实际,在第一部分的听力材料中设计了听取主旨大意,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听取general idea的技巧,即:①注意听力材料的标题;②串联听力材料的关键词,在脑海中形成整体画面;③听力过程中,时时做预测,验证预测。其后,在听取关键信息环节,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动词、数字、5个wh-因素等,并适度渗透利用符号或缩写等速记技巧。目的是通过深度练习,锻炼听力的微技能,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反映来看,由于方法技巧的点拨到位,学生很快能定位关键信息,总结归纳大意。而挖空的关键信息为各国不同见面文化的表现形式,亦为以下教学环节埋下伏笔。
【教学片断2】
Part 2听力材料关于各民族表情达意或含蓄或开放的表达方式,节选了教材的练习编排。在听力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关键词。
【讲义】
Task 2: Practice your listening strategies!
(1)Listen for the main idea of the listening material for the fi rst time.
Strategies: Write down key words and try to form a whole picture.
Key words:
(2)Listen for details to complete table for the second time.
√=yes, often; ×=not so often or never
Typical behaviour Italians British Japanese Americans Show anger in serious situations Use a lot of hand movements Looking directly at people Interrupt/speak at the same time Not mentioned Say “please” and“thank you” a lot
【教学反思】
其实,Part 2听力环节的设计是对Part 1听力微技能训练成果的验证。学生能否利用听取主旨大意和关键信息的微技能指导相关的听力训练?从课堂实效来看,在Part 1听力微技能的引导和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在Part 2听力过程中进展顺利。只有在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训练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举一反三,面对相似题型时才会迎刃而解。
2.2 合理创新活动,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如何适度根据教材实际,选择和开发适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批判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笔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Spitzberg(2000:357)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了如下界定:跨文化交际能力广义地说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印象,即这一行为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是恰当和有效的。在真实的社会交往情境中,只有对其他文化具备敏感性,合理判断其是否恰当,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个人主观行为。因此,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判断其跨文化行为的合理性极为关键。在做出合理判断的基础上,才能在各种场合中得体、恰当地表现。
【教学片断3】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笔者提前录制了一段录像,要求学生根据特定情境中各人物的表现,做出判断。
【讲义】
Task 3: Watch a short video and fi nd out whether the persons behave properly in the video.
Chen: a university student in Guangzhou
Cathy: an exchange student from Britain
Relationship: acquaintance (not a close friend)
What aspects were the man’s questions about? Was the woman comfortable with the questions? Did the man act properly?
From my point of view, the man/woman in the video acts improperly/properly becau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毕继万(2005:66)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由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组成的必备综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一方面通过课堂传授相关文化的知识或对比,另一方面通过真实的大量社会活动的磨练才能将相关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笔者认为:要实现能力转换的前提是具备判断的意识。真实的语境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讨论过程中能够运用在听力过程中获取的关于其他文化表情达意的不同方式进行有理有据的判断,训练了跨文化交际意识、敏感性、包容性。
2.3 切实回归日常生活,培养跨文化交际敏感度
张红玲(2007:70)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掌握一定的文化和交际知识,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跨文化环境中,并且在心理上不惧怕,主动、积极、愉快地接受挑战,对不同文化表现出包容和欣赏的态度。语言交流源于生活,来自生活。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亦要跟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将视野转向课堂之外,有意识地关注不同文化的生活实景。
【教学片断4】
在教材基础上,笔者拓展了三个国家中国、英国、日本的dos和don’ts清单,要求学生围绕餐桌礼仪、日常交往、见面问礼等方面展开。此环节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本族文化和他族文化异同比较,与生活实际联系,全面培养跨文化交际敏感性,以达学以致用之目的。
【讲义】
Task 4: Brainstorm in a group of four to make a list of dos and don’ts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from these countries—China, Britain, and Japan.
(1) Chinese
(2) British
(3) Japan
【教学反思】
在英语课程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教育部2002)。学生反应热烈超出意料,交上的成品让人惊喜,他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联系实际,比较本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异同,而且在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
3. 认识与感悟
笔者在课后再一次对本案例作了进一步的反思,关于高中阶段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总结了以下几点认识和感悟:
(1)立足教材,合理开发听说训练或阅读语篇,结合语篇渗透跨文化知识,包括历史、礼仪、文化异同等。根据教材的实际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拓展、取舍和调整,在此基础上编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技能训练题,兼顾教学设计各环节间的难易梯度和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随着新世纪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学生视野越来越开阔,接触外来文化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因此,教师在课堂的语言教学中,要有时刻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惟有教师秉持联系生活的语言教学意识,才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灵活运用的语言意识,进而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3)灵活运用视频等资料,创设真实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交流过程,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运用语言交流的喜悦与成功,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无论是从文献来看,还是根据我们自身的经历来判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不是仅仅在课堂上通过讲课就可以实现的(胡文仲 2013)。在中小学阶段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此阶段,教师通过创造性使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综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可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毕继万. 2005. 第二语言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 中国外语(1):66-70.
胡文仲. 2013.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 外语界(6):1-8.
教育部. 20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学惠. 2003. 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 外语教学与研究(1):34-36.
王蔷,Michael Harris. 200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红玲. 2007. 跨文化外语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Spitzberg B. 2000.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 Samovar L A, Porter R E (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9th Ed.)[C].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37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