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在新生儿脓包疮治疗中的护理
2017-11-07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00李元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00)李元红
经研究证实[1],新生儿脓包中药熏洗的疗效显著,但熏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也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现对66例于我院行中药熏洗的新生儿进行研究,给予研究组患儿综合护理,最终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新生儿脓包患儿共66例,按照就诊编号尾数奇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1~7天,平均(3.50±1.50)天;研究组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1~6天,平均(3.00±1.20)天。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中药熏洗,配方为:甘草、苦参、马齿苋、黄柏及生黄岑各8克,热水冲泡,水温38~40℃,轻轻洗浴患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如,①洗浴护理:洗浴温度控制26~28℃最佳,且需保证室温,避免新生儿着凉,护理人员整个过程保持无菌操作,在接触患儿时,要洗手、消毒铺巾等,每日进行消毒,使用过的不锈钢洗澡盆等均需要用含氯消毒液,保证洗浴干净;②创面护理:保护创面,不要受压,患儿要保持舒适睡姿,洗浴后,勤换患儿衣服并消毒,皮肤要消毒保持干燥、清洁,修剪患儿指甲。如果发现创面感染,应该立即使用无菌镊子去除结痂,给患儿涂抹抗生素软膏,防治再次感染。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统计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量表,给予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选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痊愈31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痊愈24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无差异(P>0.0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6.96%,高于对照组的81.82%,比较具有差异(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新生儿脓包中医辨证认为是温热蕴热,治疗主要机制是清热降燥[2],在本次研究中,中药熏洗方中的黄岑具有清热降燥的工作,还能除蒸泻火,有效治疗脓包的功效;苦参清热解毒,具有杀菌作用;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能散血消肿,且还能止痛止痒,抑制脓包生长[3]。在熏洗过程中,护士人员给予综合护理,患者的疗效提高,且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在熏洗时,护士应该保证无菌接触,轻柔洗浴患处,让新生儿感到舒适。同时,对于创面护理,护士应该密切关注创面恢复情况 ,对于创面感染、蔓延的情况,应该即刻采取措施,使用感染抗菌软膏[4]。研究中,研究组患儿经过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达到96.97%,表明在熏洗中给予综合护理,能达到更加理想的疗效和护理目标。综上所述,在新生儿脓包中药熏洗治疗中,护士应该结合患儿创面情况,做好洗浴护理和创面及新生儿等各方面护理工作,提高总体护理水平。
附表 护理满意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