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传播与衍变
——马克思阶级概念中国化研究之一

2017-11-07李永杰

贺州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阶级译本马克思

谢 辉,李永杰

(1.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哲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1)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传播与衍变
——马克思阶级概念中国化研究之一

谢 辉1,李永杰2

(1.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哲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了阶级的形成与发展、阶级的划分标准、阶级意识与阶级斗争等重要内容,建立起科学的阶级分析理论。阶级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传播和衍变。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已经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注意到,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和阶级分析方法成为分析中国社会的概念工具和根本方法。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导致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发展态势良好,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状况也发生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之下,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遭遇挑战。

阶级;阶级分析方法;衍变

阶级概念曾因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而背负了太多的责难,但不管大家怎样理解它,它都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发展直接动力,乃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试图用观念史的研究方法探讨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传播与衍变,并试图在梳理概念衍变的基础上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阶级观念的流变。

一、马克思的阶级概念

阶级概念并非马克思首次使用,追本溯源,阶级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罗马的人口普查人员为了军队义务性服役的目的,以财产状况为基础区分人口时引入了classis这一术语。”在近代,英文“阶级”(class)一词起用于 1602年,18世纪工业革命兴起之后,这一概念逐渐获得了当代的意义。在马克思之前,该概念更多的是指社会的群体,到了马克思那里,class逐渐被赋予经济、政治内涵。

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形成产生较为直接影响的有三类阶级概念,分别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概念、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概念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概念。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从经济的角度探讨了阶级的分化与斗争,尤其是较为详尽地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空想社会主义则从批判资本主义的角度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状况。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代表人物有梯叶里、米涅、基佐等人,他们强调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米涅在《法国革命史》一书中认为,法国大革命就是几个阶级争夺政权的过程。基佐认为阶级斗争贯穿于整个近代历史,第三等级从农奴中产生,最终发展成革命的主导阶级。这些思想都被马克思所吸收。这些理论都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定能程度的借鉴和依据。马克思虽未曾对阶级概念进行系统的定义,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处处体现着对阶级的经典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分析阶级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阐释了阶级概念。马克思指出:“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经济关系的产物”[1]396。表明了阶级状况与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即一定时期内经济关系决定阶级状况,而阶级状况也反映了该时期内的社会经济关系。恩格斯也指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2]654。这也就表明了阶级的存在和划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决定的。马克思阶级概念的两个核心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即阶级是一个历史现象,阶级问题属于经济范畴。

关于阶级理论的创新,马克思自己很谦虚,他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说:“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3]425关于阶级概念的创新之处,还包含丰富的内容,结合其理论整体,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包括如下内涵:第一,阶级具有历史性,阶级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又会退出历史舞台。第二,阶级斗争的结果使得阶级结构越来越简单化,逐渐简化为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并最终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第三,阶级起源于私有制的产生,原始部落中不存在阶级,阶级的出现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也创造了一个阶级占有另一个阶级的劳动的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也必将为共产主义的社会所有制所代替,随着阶级的存在基础的消失,阶级也必将走向消亡。第四,同一个阶级具有共同的阶级意识。由于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相同,尤其是在阶级对立的条件下有共同的敌人,同一个阶级会具有较高的同质性。所以,马克思指出,全世界无产者的命运是相同的,为了实现整个人类的解放,全世界无产者必须联合起来。第五,同一个阶级具有相近的生活方式、趣味、社会认同等社会特征。

二、马克思阶级概念在苏联和西方的传播

在马克思那里,阶级更多地被当作一个分析社会的理论工具,他没有对阶级概念本身做详尽的界定。列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并给阶级下了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4]11。列宁的定义是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高度概括,突出了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是划分阶级的一个标准,也强调了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劳动的占有。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不同于群体、阶层等概念之处就在于,他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阶层、群体等社会学的概念则主要是分析社会的状况,是为了说明社会现实。列宁用阶级理论分析了苏联,尤其过渡时期苏联的阶级状况。过渡时期的苏联,阶级结构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苏联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无产阶级通过掌握共有化的生产资料控制其他阶级。虽然资产阶级虽然已经被打倒,但还存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尤其是还在“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资产阶级还部分存在,甚至还有与外来势力勾结、扼杀新生社会主义的企图,小私有者和小业主也大量存在,这是当时苏联的阶级状况。众所周知,后来斯大林曾执行了“左”的错误政策,阶级斗争的扩大化造成了重大损失。

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对阶级概念做了一些“补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倡马克思的阶级、阶级斗争等理论,为此,他们借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大肆鼓吹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之差别。他们认为,青年马克思是一个人道主义的马克思,追求人;而老年马克思则是一个讲阶级斗争的马克思,只有青年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否只字不提阶级概念,不提阶级斗争理论呢?事实也不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也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探讨。他们的理论探讨否定了马克思按生产资料占有情况划分阶级的标准,提出按照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三个标准来划分阶级,普郎查斯强调阶级的实质是被意识到了的经济关系,达伦多夫强调政治权力在阶级划分中的作用,古德纳则将文化资本引入了阶级划分的标准。这些“创新”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却为阶级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诸多新视角和新启示,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三、马克思阶级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衍化

在汉语语境中,“阶级”概念古已有之,其中“阶”和“级”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台阶”“官衔”“等级”之意。阶:(1)台阶,(2)梯子,(3)官阶、品级。级:(1)等级,特指官阶爵位的品级,“级,等也”,(2)台阶。阶级:(1)台阶(2)尊卑上下之别,像台阶有等级。1895年之前,“阶级”一词现代汉语用法还未出现,一直沿用传统用法,主要含义即是:(1)等级,主要指官员的品级;(2)阶段、阶梯。比如《三国志》中就有“使高下有差,阶级逾邈”[5]170的用法,这里的“阶级”就是“等级”“官衔”之意。再如,清末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1878年)中记述道:“回至鲁法博物院旁大院阅视气球,法人西华所制之大气球也。其帮办谛桑跌导至气球前。凿地深数丈,四周为阶级上下,皆木为之”[6]606。这里阶级即是阶梯、台阶之意。很显然,古代汉语语境中的“阶级”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有较大的差距。近代中国,首次使用现代意义阶级概念的是梁启超,他在1899年《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一文中指出,“欧洲有分国民阶级之风,而中国无之。”由于不理解阶级产生的原因和划分的标准,梁启超认为中国社会并不存在阶级,并拒绝将“阶级”这一术语运用于中国。

1900年至1915年,阶级最主要的用法就是指人们因经济和政治地位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集团,尤其以经济地位划分阶级为重。1903年,梁启超游历美国,他研究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并接触到美国社会主义运动,使他对相关社会主义理论加深了认识,这一年梁启超发表《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一文,他说:“自由竞争之过度,其病国病群也。……自机器之兴,生产力骤增,而消费力岁进之速率,不足于应之。于是生产过剩,物价下落,不知所届。小资本家纷纷倒闭,而大资本家亦綦惫矣。……劳力者往往忽失糊口之路,势亦不得不乞怜于彼之能堪剧争之大资本家,故以大资本家从而垄断焉……社会主义者,自由竞争反动之结果;托辣斯者,自由竞争反动之过渡也”[7]96。梁启超以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为前提,分析了大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小资本家倒闭、劳力者的悲惨生活,甚至指出生产过剩加剧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从而导致社会主义产生。梁启超已经开始接受用经济地位划分“阶级”。

1903年,马君武发表《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由圣西门以降,社会党人皆以为人群生计之发达,自古至今经三级焉……社会者,发达不息之有机体也,其必有一日焉,打破今日资本家与劳动之阶级……”基于对进化论的研究马君武已经开始注意到西方存在着现代阶级,他指出“资本家”与“劳动者阶级”是不平等的,又说道:“中国则家奴、农奴、雇工三者常兼包并容,而无显然分划之阶级,至今尚然”[8]75-78。此时的马君武并没有将阶级看做一个政治概念,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将西方和中国的阶级情况进行了比较,但可以说,马君武已经看到了财富决定阶级差别。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刘师复曾说:“贫富之阶级既平,金钱之竞争自绝,此时生活平等,工作自由,争夺之社会,一变而为协爱。”1907年《民报》刊登胡汉民《民报之六大主义》,“今惟扑满,而一切之阶级无不平(美国犹有经济的阶级,而中国亦无之)……近世文明国家所病者,非政治的阶级,而经济的阶级也,于是而发生社会主义,其学说虽繁,而皆以平经济的阶级为主。”由此可见,以经济地位划分阶级的认知较为普遍。《天义报》1907年10月30日刊《社会主义讲习会记事并报告》,介绍日本学者堺利彦的学术宗旨“生产多者亦富、生产寡者亦贫,则奴隶而外,即同族之民,亦渐分富民、贫民二阶级。”1906年朱执信撰文《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文中指出:“俄国之经济制度尚未脱封建时代之状态,其挟经济上势力者,大抵为贵族、僧侣、地主,而是三者固皆有政治上势力之阶级也”[9]65。这个被誉为同盟会中真正研究马克思的人,认识到政治势力导致阶级差别,预示着“阶级”一词开始作为政治用语,这是汉语中“阶级”一词含义的重要变化。1906年宋教仁的文章中有人类分为“掠夺阶级与被掠夺阶级”的说法,这已经接近马克思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分的意涵了。

1915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在随后的传播、衍化过程中逐渐开始秉承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内涵,“阶级”一词使用次数也大幅增加。据统计,1919至1921年上半年﹐《新青年》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工人运动的论文和译介文章达130余篇,《新青年》中“阶级”一词的使用次数在1919年以后迅速增加。此时,李大钊吸收了日本学者的研究,强调占有生产资料与不占有生产资料决定了剥削与被剥削者的区别,这是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进一步理解,也是这一概念逐渐中国化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

自阶级一词现代意义上的用法传入中国以来,我们可以看出,阶级二字的译法较为稳定,没有变化。值得关注的是,《共产党宣言》中同时出现“阶级”“阶层”“等级”三个概念,而汉译本《共产党宣言》中,这三个概念的意译有区分也有混用。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共产党宣言》为参照,与多个汉译本就同时出现的“阶级”“阶层”“等级”三个概念进行比对(见表1),在汉译本中三个概念区分不明显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不同的汉译本翻译时所参照的外文版本不同。1920年陈望道译本参照日文译本,1932年华岗译本参照英文译本,1938年成仿吾、徐冰译本参照德文原版,1943年博古校译本参照俄文译本。英文译本中“class”一词对应“阶级”和“等级”概念,但英文词class本身内涵丰富,其意涵包括:具有共同属性或特点的群体(group);等级、阶层(rank or grade);阶级;上流阶层(high rank);高格调、有风度(informal elegance of style and taste);班级、同届同学,等等[10]133-134。而中文、日文中的阶级与class一词的主要意思相对等,并不是完全对等。所以,以日文译本为参照的陈望道译本和以英文译本为参照的华岗译本,在翻译的过程中对“阶级”“阶层”“等级”三个概念区分不明显。同时可以看出的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原版中三个词是明显区分开的,阶级——Klassen,阶层——Abstufungen,等级——stand,故而参照德文原版的成仿吾、徐冰译本明显区分了“阶级”“阶层”“等级”三个概念,避免了英文、日文对马克思德文原版中阶级概念的扩充。二是传统文化中阶级常被等级所替代。《艾思奇全书》中这样表述:“不同的等级可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阶级,比如,中国过去有皇帝,有贵族,有将相。皇帝和宰相、将军是不同的等级,将相与一般做官的又不同的等级,做官的与普通的地主又是不同的等级,但这些不同的等级,归根结底都是地主阶级。他们在经济利益上是一致的,都是压迫农民的,但在权利上是可以成为不同的集团,就是封建的等级”[11]384。等级通常与政治权利以及家庭地位密不可分,等级在法律上保持了不平等的地位,所以封建社会表面上是一种等级社会,实际掩盖了以经济利益划分阶级。

表1 《共产党宣言》不同译本中“阶级”“阶层”“等级”三个概念的翻译情况

四、马克思阶级概念的时代化思考

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时代,世界范围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变化,使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即便是使用阶级分析方法,也有滥用“阶级“概念或是保留概念调换内容之嫌疑。西方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试图把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从社会主义中分离出去,代表人物如高兹、普兰查斯、拉克劳和墨菲,他们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虽然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但他们都主张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已经过时,工人阶级已经失去在阶级斗争中的主体地位,社会变革将不以阶级斗争为依靠。为此,当代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艾伦·伍德作出针对性批判,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指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差别和剥削仍然是最根本的问题,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在中国国内阶级观点被淡化,甚至谈阶级而色变。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社会心理原因,一是“文革”后的逆反心理,有一些人甚至故意将阶级斗争与“以阶级斗争为纲”混为一谈,制造思想上的混乱,使人们谈阶级而色变。二是非法积累、化公为私的人群不愿重提阶级分析,他们大肆鼓吹阶级过时论,认为彻底贯彻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已经过时。在西方学术界乃至中国国内研究领域,阶层分析法大有取代阶级分析法之势。韦伯是西方分层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中国学术界的阶层分析研究受他的分层标准影响很大,即以财富为经济标准,以声望为社会标准,以权力为政治标准,这三者之间相互重叠和影响。《共产党宣言》中提及“等级”“阶级”“阶层”三个概念,可知阶层是从属于阶级的概念,阶级内部分为不同的阶层。列宁对阶级的定义中强调的,“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以及“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决定了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不同,毛泽东也曾按照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程度不同,将中国的农民阶级分为几个不同的阶层。韦伯分层的三个标准是经济地位差别的结果,在根本上还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主张的观点,即阶级划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由此,阶层分析与阶级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传统中国从伦理上来分析个人的善恶贫富,也经历了族群进化论的短暂思想进步,然而终究没有找到分析中国社会的概念工具和方法,直到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传入与传播。中国人认识和分析社会的方法由个人向群体(集团)提升,由伦理深入到经济,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提供的分析社会的最根本方法。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种角度出发,但这其中最核心的仍然是研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部分生产资料占有者采取政治、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各种方式进行竞争从而维护生产资料所有权、扩大生产资料的占有范围、保证生产资料价值实现最大化,这也就使得生产资料占有者集团化。这其中不乏贪污腐败的利益集团、官僚主义的利益集团、损害公企的利益集团、非法经营的利益集团等等。这些集团中人员有交集、利益有重叠,极易形成更大规模的利益集团,生产资料被过度垄断、资本过度集中,财富快速、不明手段的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这不得不说是剥削,再加之政治需求与政治联络的产生,如不加以控制,中国社会出现新的剥削阶级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差别,阶级分析方法仍然适用于中国社会分析,但是要做到把握使用阶级分析方法的尺度、明确阶级分析的适用范围,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法的观点与方法,这种观点与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与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12]8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M].赵倩,王草,葛平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7]梁启超.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M]//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8]马君武.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M]//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9]朱执信.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M]//朱执信.朱执信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闫虹珏 彭兴伟.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11]艾思奇.艾思奇全书: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江泽民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Marx’s Concept of Class and Its Spread and Evolvement in Different Contexts:The First Paper of the Sinicization Study on Marxist Concept of Class

XIE Hui1,LI Yong-jie2
(1.School of Marxism,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4;2.Fujian Provinc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Fuzhou Fujian 35000)

Marxist classical writers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lass and class division standard,class consciousness and class struggle,and other important content,established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class analysis.Class concepts spread and evolve in different contexts.In the initial stage Marx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class viewpoints and class analysis method had come into the view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Marxist class concepts and class analysis method has become a basic method to analyze the social situation in China.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 lea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ocial structure,at the same time,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apitalist is in good shape,and then the conditions of classes in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 also has greatly changed.In this context,Marxist theory of class analysis is challenged.

class;Class analysis method;evolvement

A81

A

1673—8861(2017)03—0056—05

2017-04-05

谢辉(1988-),女,河北保定人,广西师范大学2017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概念史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KS001)。

[责任编辑]肖 晶

猜你喜欢

阶级译本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当代理解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