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航空港区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11-07许世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航空港郑州金融机构

刘 霞,许世谦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郑州航空港区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 霞,许世谦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区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自成立至今港区围绕“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发展思路,在经济、金融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分析了郑州航空港区金融发展现状,认为航空港区金融供给小于金融需求,一方面是因为航空港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金融需求增长迅速;另一方面是因为航空港区金融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机构种类较少,投融资渠道单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特色金融业务发展缓慢等。基于此,文章对郑州航空港区的金融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构建“大金融”生态圈;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优化投融资结构;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业务,鼓励金融创新。

郑州航空港区;金融需求;金融供给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过程中,金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又取得了飞速发展,当年航空港区实现生产总值622.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累计达到119.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财政收入累计达到32.96亿元,同比增长21.2%。自郑州航空港区成立以来,航空港区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这不仅带动了航空港区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航空物流和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航空港区金融业的发展,航空港区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多,种类不断丰富,投融资模式不断创新,相关金融政策也在逐渐放开。尽管航空港区金融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而言航空港区的金融业才刚刚起步,在金融体系构建、金融创新、金融规章制度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在“一带一路”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展航空港区的金融业,发挥金融在航空港区发展过程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郑州航空港区金融需求现状

(一)经济增长对金融产生了巨大需求

2016年航空港区实现生产总值623亿元,是2010年的23倍,在郑州市开发区中排名第一;全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300亿元,增长8%;进出口总值达到了462亿美元,是2010年的4620倍,约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67.6%,在郑州市十六个区、市、县中名列前茅;由此可以看出,航空港区经济增长迅速,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其产生了对金融业的巨大需求,因此港区迫切需要在融资租赁、离岸金融、信托、债券等方面实现金融创新。

图1 2011~2016年郑州航空港试验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二)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航空港区自成立以来,以智能终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电子商务、航空物流、航空制造维修、电子信息、现代服务“八大产业集群”为发展重点。其中,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迅速,该集群已签约入驻企业159家,2016年新增39家,已投产企业26家。此外,以航空物流、生物医药、精密机械、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其他产业集群也发展迅速。2017年2月13日,航空港区共集中开工9个项目,总投资110亿元,涵盖了智能终端、电子信息、创新创业、总部经济及高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资金的融通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发展,这就需要航空港区对投融资、信贷、保险等行业发展予以支持。

1.航空物流产业

2016年新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076万人次,同比增长20%,货邮吞吐量达到45.67万吨,同比增长13%。目前,在郑州机场营运的货运公司达到21家,而外籍公司达到了14家,总数在全国排名第四;开通全货机航线34条,国际部分29条;开通客运航线162条,其中国际航线25条;通航城市达到了117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以及东亚、东南亚主要城市,连接迪拜和温哥华的枢纽航线网络。已有UPS、FedEx、俄罗斯空桥、顺丰、普洛斯、中国邮政、DHL等50余家物流企业相继入驻,另外还引进了澳洲活牛、三弦集团、北海宏远等8个冷链物流项目。

2.高端制造业

在高端制造业中智能终端和精密机械发展较为迅速。自富士康项目落地航空港区后,陆续有150余家智能终端企业落户航空港区,包括富士康、中兴、酷派、天宇、正威、华世基、迅迈等;2015年航空港区手机产量2.02亿部,约占全球手机供货量的七分之一;2016年,航空港区手机总产量2.58亿部,同比增长27.5%,创下新高。在精密机械方面,友嘉精密机械产业园、明匠机器人研发制造服务基地等4个项目签约入驻航空港区,总投资约32亿元;在飞机制造维修方面,中法通用飞机生产制造产业、穆尼飞机制造、德国IAS飞机内饰等航空制造维修项目已开工建设。

3.跨境电子商务

2013年7月15日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开始试运行,2016年1月6日,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入国家综合试点,该实验区主要包括以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区域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园区,以及政府布局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航空一类口岸、铁路一类口岸等。2016年,航空港区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达8290.3万单,交易额6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5%,在全国试点城市和跨境综试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其中进口 5352.22 万单,同比增长 18.89%;出口 2938.08 万单,同比增长 488.07%(见图 2)。征收关税 6.32亿元,同比增长 440.17%;征收地税1.63亿元,同比增长 66.33%,此外,新引进企业199家,目前已吸引电商、网商、物流、仓储、报关、第三方支付等1101家企业入驻航空港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①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规划的实施,都需要有稳定的金融体系来支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航空港区不仅需要有足够数量和种类的金融机构,还需要在金融政策、投融资方式、金融工具和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2016年12月25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2014~2040)》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因此,未来航空港区会有大量的资金需求,亟须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来满足其不断产生的需求。

图2 2015~2016年郑州航空港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及交易额

二、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供给现状

(一)金融企业体系现状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自建立伊始,就吸引了众多类型的金融机构陆续入驻,航空港区内金融机构数量众多,且种类丰富。2016年郑州航空港区引入的银行类金融机构达到了16家,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原银行、平安银行、郑州银行、洛阳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均在航空港区设立支行或提高分支机构级别,设立各类网点及自主设施40余处,从业人员近500人。同年,银行类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85.8亿元,同比增长36.3%,各项贷款余额108.8亿元,同比增长155.4%。同时,航空港区还引进了各类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4家保险公司、5家信托投资公司、3家基金投资管理公司、2家担保公司、1家租赁公司、1家保理公司等。2014年6月26日,航空港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揭牌成立;2015年4月15日,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同时,兴港投资与豫资公司合作设立的平台公司河南富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已于2015年4月30日正式成立,这些金融机构的入驻丰富了航空港区的金融市场,有力地解决了航空港区建设、发展遇到的融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航空港区企业的发展。

(二)投融资现状

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在积极引进金融机构的同时,努力吸引国内外资金,进行融资方式创新。截至2016年12月,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3亿美元,同比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628.5亿元,同比增长19.4%,而同期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8.1%,河南省为13.7%,郑州市为11.3%,高于全省、全国水平。

图5 2011~2016年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1.投资现状

2016年,郑州航空港区共计划实施305个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450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550亿元,超额完成目标;2017年,航空港区将重点推进334个项目,总投资3504亿元,计划年度完成投资662亿元。在2016年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中,郑州航空港试验区有35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额378亿元;2017年郑州市拟开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中,郑州航空港区投资目标为481.3亿元,远远超出郑州市其他区县。

2.融资现状

在融资数额方面,2015年,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引进省外境内资金累计完成41.44亿元,同比增长13.5%;已落地基金共5支,总规模近700亿元,已获批258.84亿元,已到位资金178.69亿元;累计获得投资公司借款95.55亿元,信托融资56.9亿元,租赁公司融资7.2亿元。2016年,在跨境人民币贷款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对航空港区入驻企业给予总规模控制,按需分配给各企业,首批贷款额度为20亿元,不占用河南省外债额度。

在融资方式方面,郑州航空港区融资方式不断多样化。目前,航空港区的融资方式包括:财政拨款、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保理、私募基金、PPP、BT、投资担保、信托等。从到位资金看,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信托、基金和租赁,其中来自银行的资金占比高达90%。截至2015年12月,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已落地投资基金5只,2只基金正在筹备发行之中。

(三)特色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1.离岸金融业务

2015年,郑州航空港区获批成为我国首个内陆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基本同意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实行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截至2015年底,航空港区已到位境外融资资金15.61亿元,人民币跨境贷款超过10亿元。目前,我国获准经营离岸银行业务的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均在航空港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其中平安银行郑州航空港区支行以总行离岸金融事业部作为依托,与郑州航空港区众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际结算、离岸账户管理、离岸存贷款、外汇担保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

2.互联网金融业务

郑州航空港区互联网金融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以网上支付为主,但航空港区互联网金融发展有着坚实的基础。一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带动互联网金融发展,截至2016年12月底,郑州航空港区跨境电商进出口209万票,货值2.68亿元,同比均增长164%,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大大推动网上支付业务的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基础,2015年底,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启动建设,一期工程于2016年9月建成运营,建成后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在中西部区域跨境电商的服务中心。

3.物流金融业务

物流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发展,郑州航空港区物流产业的发展主要以航空物流为主,以铁路和公路为辅。2016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45.76万吨,同比增长13%;2016年郑欧班列共251班,货物总值12.67亿美元,总货量12.86万吨,从2013年开行首班以来,合作的物流公司超过150家;截至2016年,郑州航空港区已开通64个城市的卡车航班。航空、公路、铁路物流业务量的增长极大地带动了航空港区物流金融的发展。但是与强劲的物流金融需求相比,航空港区的物流金融供给明显不足,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且业务量较小,物流金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供求失衡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前景广阔,金融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航空港区经济的发展。从目前航空港区的发展状况来看,航空港区金融业存在着供求失衡问题,金融供给小于金融需求,尽管目前航空港区的金融机构数量、信用总量、服务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但在“一带一路”、国家自贸区、国家中心城市等国家级战略的带动下,航空港区的金融需求量倍增,需求方式更加多样化,若不采取相关措施,未来航空港区金融业的供求失衡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三、郑州航空港区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种类较少、级别较低,航空金融生态尚未建立

目前,郑州航空港区的金融机构仍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以保险、基金、投资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辅,尚无证券机构。在银行类金融机构中,大部分银行在航空港区的级别为支行和分理处,小部分以营业网点和小型自助银行的形式存在,在商业银行法人条块管理下,支行一般没有独立审批权,在贷款和风险控制方面需要上级部门来处理,效率较低,在金融创新、业务发展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在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中,以基金和信托投资公司为主,且数量较少,而与中小微企业密切相关的小额贷款、担保等类型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

航空港区正在积极发展航空指向型产业,但与航空指向型相关的金融机构仍然较少:一是没有承担航空风险业务的再保险机构和航空金融租赁机构,缺乏相应的物流金融机构;二是国家进出口银行尚未在河南设立分行,目前进出口银行在中部的江西、湖南、安徽均已设立分行,但是在进出口总值增长较快的河南却未设立,再加上航空港区目前尚无外资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航空港区进出口业务的扩大和相关企业的融资;三是已建立的航空金融业态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业务量较少,如兴港投资、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投资、国控租赁等,这些金融机构是航空港区融资租赁和物流金融发展的代表,但受限于政策及其他因素,业务发展缓慢,对航空港区的支持作用有限;四是缺乏专业为航空港区航空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航空发展银行,以及专门为科技型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科技型银行。由此可以看出,郑州航空港区的航空金融生态体系尚未建立,金融对经济和产业的支持力度有限。

(二)投融资渠道单一,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

从郑州航空港区的投融资情况来看,间接融资仍是主要的融资方式,而间接融资成本大部分都高于直接融资,通过股票、债券、投资基金、BOT等直接融资方融资较少,融资渠道狭窄,资本市场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1)郑州航空港区资金来源以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对银行贷款依赖性大,不利于构建多样化的投融资体系;(2)社会资本进入困难,在航空港区落地的5支产业基金大部分份额都被银行购买,社会资本进入较少。如规模为300亿元的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平安银行购买了105亿元。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由省财政厅、省豫资公司牵头与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设立,没有社会资本参与;(3)从风险投资来看,目前航空港区内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等发展缓慢,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健全,真正的风险投资业务量非常少。

(三)特色金融业务发展缓慢,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尽管有着比较好的政策和产业基础,但郑州航空港区的离岸金融、互联网金融、物流金融等业务发展缓慢,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缺乏适合航空港区特色的金融产品。(1)结算产品不足,贸易融资发展缓慢。2015年国家批复航空港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但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以及国家只允许航空港区在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三方面开展业务,航空港区的离岸金融业务基本处于探索阶段,此外,金融机构的结算业务范围受到限制,且不允许开展承兑贴现、国债投资、国际结算等业务;(2)在互联网金融方面,随着航空港区近两年跨境电子商务(E贸易)的飞速发展,航空港区互联网金融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仅有第三方支付发展较为迅速,其他方面发展较为缓慢,不利于航空港区内中小企业的融资以及资金的盘活融通;(3)动产抵押贷款金融产品缺乏,物流金融发展受阻。航空港区的产业具有动产比例高、有效的不动产占比低的特点,而航空港区内的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开展流通物品等动产抵押业务,金融产品及金融工具较为传统,而航空港区航空器购买、航空物流、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金融的支持,迫切需要动产质押融资、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仓单融资等物流金融服务项目。

(四)金融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针对性不足

自航空港区成立以来,政府给予了航空港区大量的金融优惠政策,相关方面的政策也落地较快,但是关于离岸结算、贸易融资、航运保险等方面的金融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航空港区航空金融生态构建的金融政策在制定和落实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利于航空港区“大金融”生态圈的构建。此外,航空港区的部分金融政策是借鉴我国其他区域,对处于内陆的郑州航空港区而言,政策针对性不足。例如,在自贸区的部分金融政策方面,航空港区以借鉴上海自贸区为主,而两者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理位置等方面均不同,因此,航空港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适时探索适合自身的金融政策。

四、完善郑州航空港区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议

(一)以国家战略为依托,构建“大金融”生态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但金融的发展依托于经济及产业基础,离开了二者,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要以中原经济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国家自贸区、国家中心城市等国家战略为依托,在支持航空港区金融发展的同时,注重产业、经济的发展,构建郑州航空港区“大金融”生态圈。具体来看:第一,要继续夯实经济基础。继续加大航空港区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重点项目与兼顾中小微企业相结合,重点支持八大产业发展与兼顾其他产业发展相结合,构建企业生态链;培育一批航空港区特色企业,发挥河南粮食大省优势,依托于航空港区便捷的空运、陆运交通,孵化一批知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继续推动各类型服务业的发展,发展低碳环保经济。第二,要继续支持金融业的发展。要在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制度等方面给航空港区以支持,继续丰富金融企业的数量、类型,构建金融企业生态金字塔,实施制度创新。

(二)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一是要继续引进银行类金融机构。处于建设期的航空港区需要大量的资金,而银行类金融机构具有资金规模大的优势,因此,要进一步引进各类型的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鼓励航空港区设立航空发展银行和物流银行,同时支持航空港区内现有银行进行分支机构升级,提高其融资和服务效率。二是要丰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投行、保险、贷款、担保、融资租赁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目前航空港区内这些类型的企业较少,需要进一步引进,同时支持航空港区内有实力的企业设立财务公司,培育本地金融品牌。三是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继续支持航空港区内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对于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鼓励其引进风险投资。

(三)优化投融资结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首先,要拓宽航空港区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在吸引国内资本的同时,积极开展海外融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多方面扩大融资渠道,为航空港区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目前郑州航空港区资金来源中以间接融资为主,融资方式比较单一,为此要通过筹备上市和发行债券探索直接融资,扩大投融资机构的债券融资规模;继续重视私募股权融资方式,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项目融资方式,运用PPP、BT、BOT等模式参与航空港区基础设施建设,调动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的积极性。其次,要搭建高效的融资平台。平台内吸引证券、担保、信托、小额贷款等各类金融机构入驻,直接服务于融资者和投资者。同时要降低民间投资的准入门槛,加快对垄断领域的开放,有效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业务,鼓励金融创新

在郑州航空港区强劲的金融需求面前,金融创新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要重点发展离岸金融、物流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结合航空港区实际,在政策、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大胆进行产品、业务创新。(1)进一步发展离岸金融业务。通过前期的经验积累,逐步向国家申请扩大离岸金融业务范围,同时借鉴上海洋山港、巴西玛瑙斯内陆自贸区等国内外航空港区的发展经验,依照划定区域、内外分离的路径,结合郑州航空港区自身特色,将郑州航空港区打造成我国内陆离岸金融结算中心。(2)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业务。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物流金融产品,既盘活了客户的资金需求,又实现了附加值和利润。要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发展物流结算、物流仓单、物流授信和物流金融进出口等物流金融业务,进一步推动航空港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3)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层出不穷,航空港区要结合自身实际,设立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如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机构、针对航空港区民众理财的P2P网贷等。

注 释:

①王延辉.郑州E贸易试点成绩抢眼去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8290.3万单 交易额64亿元[EB/OL].大河网,2017-01-10.

[1]王淑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金融发展路径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4):104-109.

[2]高友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年度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张占仓,高友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年度发展报告(2016)[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4]刘 霞.郑州航空港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与建议[J].郑州大学学报,2016,(7):48-50.

[5]胡义芳.促进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发展的金融政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8(6):36-38.

[6]郑豫晓,勾京成,等.自贸区建设及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5):23-29.

[7]杨济时.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5.

[8]胡 钰.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融资体系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9):72-73.

[9]朱一鸣.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物流金融模式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7):66-68.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 y Zone

LIU Xia,XU Shi-qian
(School of Business,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In recent years,Zhengzhou airport Economy Zone hasmaintained a rapid pace of development,since its establishment,the port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in the fields of economy and finance,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building a large hub,developing large logistics,cultivating large industries,shaping themetropol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y Zone from two aspects of demand and supply,and points out that the financial supply in the airportarea is less than the financial demand,on one hand,because of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the financial demand grew rapidly;one the other hand,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the airport Economy Zone,such as the lack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the single channel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the lack of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products,the slow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services,etc..Based on th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the construction of"big financial"ecological circle;improve the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optimize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tructure;vigorously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business and encourage financial innovation.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y Zone;finan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financial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812.0

A

1007-9734(2017)05-0004-09

10.19327/j.cnki.zuaxb.1007-9734.2017.05.002

2017-05-25

刘 霞,女,河南南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政策。

责任编校:裴媛慧,孙咏梅

猜你喜欢

航空港郑州金融机构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梦启郑州
郑州航空港区庙后唐墓地部分墓葬
郑州航空物资流发展困境剖析及对策建议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以法治保障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