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学,构建面向“地形测量实习”全过程的定量化考核体系

2017-11-07刘善伟

测绘通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测绘观测考核

刘善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以赛促学,构建面向“地形测量实习”全过程的定量化考核体系

刘善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针对“地形测量实习”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过程化、定量化”的考核体系,以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优化考核内容,形成了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制定了定量化的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考核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该考核体系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能够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进而完善测绘学科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地形测量实习;考核体系;定量化;过程化

“地形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的后续课,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是测绘工程师基本训练所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国内高校十分重视测绘学科的实践教学改革[1-6],笔者所在单位作为工科背景院校历来重视测量学实践教学工作,但在该课程内容设置和考核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 “学什么”的问题。传统的地形测量实习对图根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和数字测图等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对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不全面、不深入。

(2) “考什么”的问题。以往的考核内容单一,考勤占10%,成果(实习报告和图件)占90%。由于实习区域范围广、人员分散,考勤实施难度大;一次性提交成果的考核方式,难以充分体现对各项实习内容的考核,更难以评价学生各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3) “怎么考”的问题。以实习报告为主的考核方式,缺乏客观有效的考核标准,主观性较大,导致学生成绩的区分度非常小,大多85分以上,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考查需要区分“优、中、劣”,充分体现“有学有类”、公平公正,这是该课程在考核方法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检验“测量学”实践教学的效果、促进实践教学经验与成果交流,自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每两年组织举办一次“全国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比赛”,在测绘学科建设方面已起到重要推动作用[7-8],比赛内容包括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等项目,覆盖了“地形测量实习”的主要内容,且对这些项目具有详细可操作的比赛评分标准。

本文针对“地形测量实习”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全国测绘技能比赛的参赛经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构建了面向地形测量实习全过程的定量化考核体系。

1 考核体系的构建

在“过程化、定量化”考核的育人理念引领下,主动对接行业需求,优化实习内容[9-12],形成了贯穿“地形测量实习”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考核机制,接轨测绘技能比赛设计定量化的成绩评定标准和考核场地,开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教促赛、以赛促练”的实践应用,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目的。如图1所示。

图1 “地形测量实习”考核体系设计

1.1 主动对接行业需求,科学优化实习内容

以测绘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注重“测量学”理论课与实践内容的继承与结合,合理优化实习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对基本理论知识、仪器操作和数字测图软件应用3方面的培养要求,将实习内容及所占工作量分解为:技术设计10%、导线测量25%、水准测量15%、数字测图40%、实习报告10%。

1.2 贯穿实践全过程,构建多样化考核方法

针对各项实习内容构建过程化的考核方法,由单一实习报告拓展为技术设计、仪器操作、计算机绘图、实习报告4项内容,由个人成果形式演变为个人与合作性成果结合的形式,由1次考核改为4次考核,最终实现考核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变,考核内容和所占分值比例为:技术设计占10%、仪器操作占50%(水准测量25%、水平角观测25%)、计算机绘图占30%、实习报告占10%。

1.3 接轨测量技能比赛,设计定量化考核标准

以精准评价为目的,制定仪器操作和计算机绘图的定量化考核标准,在保证成果质量的前提下将每项考核内容划分为时间成绩和质量成绩,对于质量成绩再细化到每个知识点,形成一套具有比赛特色的客观性考核标准,以考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4 结合学校实际,建设仪器操作考核场地

选定合适位置设计仪器操作考核场地,建立多组永久测量标志,精确测定高程和水平角,作为考核的标准答案,实现一标两用。

2 考核实施的具体方法

2.1 考核方法

综合考虑考核实施的可操作性,针对考核内容形成4个考核环节,见表1。

表1 “地形测量实习”课程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2.2 考核标准

根据学生实习分组特点(4人1组)、校内的实习环境和指导老师数量,以注重基础技能、易于操作为原则,借鉴比赛的评分标准制定了各项考核内容的考核标准,客观评分具体可行,主观评分也要有参考标准。

第一项:技术设计书(10分)。

技术设计书评分标准见表2。

表2 技术设计书评分标准

第二项:仪器操作(50分)。

仪器操作技能考核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技术水平可以通过成果质量体现,而熟练程度则通过操作时间体现。借鉴测量技能比赛相关规定,每个仪器操作考核子项目的时间成绩定为3分,时间成绩计算公式为

在限时范围内,所有人中最先完成的时间为T1,最晚完成的时间为Tn,成绩Si(时间计为Ti,Ti为内或外业时间)。

水准测量:共25分,其中观测15分、记录计算10分。设置1个测站进行往返观测,1人观测、1人记录计算,然后两人轮换角色;观测时间限时5 min,计算时间在观测结束后限时3 min。评分标准:

(1) 观测员:在规定时间内,若数据合格,成果质量得12分,观测时间成绩单独计算;若数据不合格,没有时间成绩,仪器安置正确得2分,观测顺序正确得2分。若时间超限,等同于数据不合格。

(2) 记录员:在限时内,若计算正确,按记录质量得分;若计算错误,记录规范得4分,若不规范,根据记录质量扣分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扣分;若计算时间超限,则按计算错误对待。其中,记录质量扣分要求:涂改1项扣1分、就字改字1项扣1分、漏项1处扣1分(下同)。水平角观测:共25分,观测15分、记录计算10分。观测1个测站水平角,1人观测1测回(含对中整平)、1人记录计算;观测时间限时10分钟,计算时间在观测结束后限时3分钟。评分标准:

(1) 观测员:若时间未超限,对中整平合格、数据合格,成果质量得12分,时间成绩单独计算;若时间未超限,数据合格,仅整平未对中或仅对中未整平、成果质量得7分,时间成绩单独计算;若时间未超限,对中整平合格,数据不合格,对中整平得5分,观测顺序正确得2分,没有时间成绩;若时间超限,按数据不合格对待,根据对中整平和观测顺序打质量分,没有时间成绩。

(2) 记录员:在限时内,若计算正确,按记录质量得分;若计算错误,记录规范得4分,若不规范,根据记录质量扣分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扣分;若计算时间超限,则按计算错误对待。

第三项:内业成图(30分)。

选取某一特定区域,准备原始测量数据文件和纸质草图,要求学生在45 min内完成地形图绘制、整饰,提供DWG格式的地形图文件。评分标准:

(1) 遗漏地物1项扣1分。

(2) 图式符号错误1处扣1分。

(3) 未注记1项扣1分。

(4) 未绘制等高线扣3分,绘制但未注记等高线高程扣1分。

(5) 未展高程点扣3分,高程点疏密不合理扣1分。

(6) 未加图框扣3分,图框范围未覆盖整幅图扣1分,未填写图框要素扣1分。

第四项:实习报告(10分)。

实习报告评分标准见表3。

表3 实习报告评分标准

2.3 实习考核场地建设

选择某学生公寓楼四周道路区域作为考核场地,各边长100~120 m,在4个角点按一定角度分别植入4个测量标志,保证与相邻两点的通视性。利用电子水准仪精确测定测量标志的高程,利用2″级全站仪测定相邻点构成的水平角,形成标准答案。

3 考核体系的特点

(1) 以“过程化、定量化”为核心,形成了面向实习全过程的考核理念。明确提出面向全过程的实践教学课程定量化考核理念,以准确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为目标,通过实习内容优化和考核方式驱动,提升了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2)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构建了接轨测量技能比赛的定量化考核体系。将全国测绘技能比赛的评价机制与实习考核接轨,建立了面向实习内容全过程的定量化考核体系,由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实现精准打分,体现了考核过程的科学性和考核成绩的公平性,激发学生实习的主动性。

(3) “以教促赛、以赛促练”,提高测绘技能比赛的竞技成绩。得益于实习考核与测绘技能比赛在内容和要求方面的无缝对接,通过实习考核即可直接选拔比赛选手,省去了选拔赛环节;通过训练,学生的比赛成绩获得重大突破,2016年全国测量技能比赛获团体特等奖。

4 结 语

在测绘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思想引领下,构建了以“过程化、定量化”为特色的“地形测量实习”实践教学课程考核体系,以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优化考核内容,形成了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制定了定量化的成绩评定标准,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实现考试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完善测绘学科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何立恒,史玉峰,郑加柱.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测绘通报, 2010(8):74-77.

[2] 杜子涛,杨小明,颜树强,等.测量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36(8):17-22.

[3] 王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数字测图》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J].北京测绘, 2014(5):140-144.

[4] 高振东,何俊仕,杨国范,等.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7(3):310-314.

[5] 何立恒,陈动,史玉峰.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实践教学探索[J].测绘科学, 2017,42(4):192-196.

[6] 孔玉霞,范海英.基于能力达成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1):38-39.

[7] 宁津生,翟翊,宋伟东,等.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首届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经验总结[J].测绘通报, 2009(10):1-4.

[8] 陈雪丰,张仁杰,许才军,等.综合性高校测绘技能大赛实践与思考[J].测绘地理信息, 2010,35(2):50-51.

[9] 杨可明,史钢强,魏华锋,等.面向就业需求的信息化测绘技能训练模式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 2014(5):106-109.

[10] 简兴,苗永美.测量学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结合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16,22(24):150-151.

[11] 吕翠华,张东明,马娟,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31(3):79-84.

[12] 潘国兵,王萌,李灵爱,等.测绘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培养方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134-135.

AQuantitativeAssessmentSystemfortheWholeProcessingofTopographicSurveyPracticefromCompetition

LIU Shanwei
(School of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Qingdao 266580, China)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ourse assessment of topographic surveying practice, the assessment system is built with the features of proceduring and quantification. Assessment content is set up focusing on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s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practice is formed and a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andard is developed. The system can guide the students from passive learning to active learning and make the test from summative assessment to formative assessment. As a result,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is strengthened, and the training mod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cience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environment is consummated.

topographic survey practice; assessment system; quantification; proceduring

刘善伟.以赛促学,构建面向“地形测量实习”全过程的定量化考核体系[J].测绘通报,2017(10):151-154.

10.13474/j.cnki.11-2246.2017.0336.

2017-08-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改革重点项目(KS-A201601)

刘善伟(1982—),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测绘专业教学工作。E-mail:shanweiliu@163.com

G64

A

0494-0911(2017)10-0151-04

猜你喜欢

测绘观测考核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内部考核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可观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