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群的转型探索与实践
2017-11-06杨絮飞
杨絮飞
一、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的概况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于2000年6月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 2004年3月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是一所教学型本科民办独立学院;是吉林省第一所旅游管理本科院校,也是我省规模最大的旅游学院。2015年10月旅游管理专业群申请并获批为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专业集群首批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5年11月加入“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联盟”。旅游管理专业群现设有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专业,是省内最齐全的旅游管理专业群。
二、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应用型本科旅游人才培养教育集团构建的运行模式
2016年,学院开始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集团”,并开始试运行,已与10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建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集团,推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质量、差异化的培养方案,实现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集团的平台发展以后,能够有效的形成专业链、实习实训链、师资链、就业链、产业行业链。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群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技术服务、承接政府项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集团化办学积累了经验。
(二)旅游人才培养教育集团平台下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学院基于集团有效的交流平台,及时跟踪和分析行业和产业发展动态,成立由行业主管、企业、学校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发挥企业的市场信息和资源优势,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目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研究与交流活动。
构建订单导向面向岗位、能力、任务的培养模式,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以“理论教学+校内实训”完成校内教学,以“实践教学+校外实训”的“1.5+0.5+1.5+0.5”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和企业都非常满意,充分体现能力培养为主原则、面向市场原则。
构建“需求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调整与课程设置上,增设多门选修课,增加选修课比例,引入更多的学科先进知识与技能训练,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旅游业对人才需求。
(三)旅游人才培养教育集团有效实施的保障
一体化衔接,构建立体化教育体系。一体化衔接是旅游管理专业基地建设整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资源,从形式讲是以一体化的形态展现,从内容讲是实习就业一体化,职前职中职后一体化、教学科研实践就业一体化,培养过程一体化的综合体现,螺旋式上升,周期发展。
创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机制。校企论坛每年举行一次,每年根据校企合作双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定一个主题进行会商和研討,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参会的人员涉及人才培养中的各类主体,都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目标展开对话。
构建“双师双证型”特色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是顺利转型的保障,旅游管理专业(集群)实施“名师战略”。一是加强“学院式教师”的理论水平,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科研水平较高的专家型人才;二是派遣学院教师进入行业顶岗实习,了解行业需求和实际情况,充实教学内容。三是聘请行业精英、“名导”进课堂,为学生讲授鲜活的行业实践经验;四是在企业聘请师资做学生实习的行业指导教师,甚至在企业内授课,使学生一边实践一边学习。
三、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团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体现
校企共同组建合作组织环节力量薄弱,难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很难实现校企文化融合及优势资源互补。牵头单位为院校,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不够高,政府对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政策鼓励不足。缺乏企业参与的长效机制及互惠互利的共赢政策作为支撑。需要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对学生的企业实习、实践课程等进行重点管理,定期组织研讨、评价、反馈,确保实践环节的成效。
(二)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
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链条中涉及的主体多元化,但单个主体都只站在自身的利益需求上做自己的事情, 忽略了协同和整体利益的考量, 因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主体自身不缺位,但在人才培养的整个链条中就因缺乏统一行动而缺位。
(三)实践教学硬件条件还有待于加强
旅游管理(专业集群)实践性强,实验场地仍然不足。急需进一步加强实训室建设,构建虚拟教学实验平台。目前设备体系设置不完善,部分课程无法开展,现有的软硬件设备并未覆盖全部实验项目和实验课程,仍需按照教学计划新增相应的软硬件,保证校内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四、旅游管理专业群转型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推进专业群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集群)在人才培养上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规模,计划组织旅游管理(专业集群)其他专业的“3+2”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对接的培养模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选派教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课教师参与实践性课题研究;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入校担任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实现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教学研究,争取在5年内,造就2至3名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名师。
(三)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校内实践教学:在校内原有实训设施的基础上,继续建设旅游景区电子模拟沙盘实训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上开展“校内理论教学+校企兼顾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