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湖景区管理与开发的探究

2017-11-06常隽逸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青海湖管理局青海省

常隽逸

青海湖拥有独特的高原风光、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依托于对景区发展状况的实地调研,先对青海湖的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简单介绍,而后分析總结了青海湖现行管理体制及其利弊,并根据青海湖景区的实际情况对下一步开发利用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引言

青海湖景区是青海省的龙头景区和形象代表,融高原风光、湿地景观、藏族文化、历史积淀于一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青海湖景区不论是在管理模式上还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上,都与国内其他资源地位相近的优秀旅游景区有着较大差距。因此,研究青海湖景区的管理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青海湖的研究大多是从自然角度出发,关注于水位下降、草场退化等生态问题;而现有分析青海湖旅游业发展的文章也大多是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角度简单进行分析,提出旅游发展对策。很少有对景区管理模式和开发利用的综合探究。

本文在对青海湖保护利用管理局及景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对青海湖的旅游管理和发展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当前管理体制下存在的利弊,对景区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一、青海湖概况

(一)地理位置、气候及资源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横跨两州三县,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担负着保护三江源全的重大责任。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尘暴;雨量偏少并且雨热同期,干湿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鸟种记录有222种,分属14目35科,总数在16万只以上;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青海裸鲤(俗称湟鱼)和硬刺条鳅、隆头条鳅,其中青海裸鲤为国家重要名贵水生经济动物。同时,青海湖区也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种植业、旅游业和工业生产均有一定规模,是青海省境内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二)旅游业发展情况

青海湖景区是我国5A级景区,以青海湖为中心形成一个环湖风景带,包括二郎剑、沙岛、鸟岛和仙女湾等著名景点。199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2001年被列入联合国《国际湿地名录》,2006年被列入国家自然遗产名录。

近年来,省政府对青海湖景区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加上青海湖独特的高原湿地景观和瑰丽的历史文化积淀,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据统计数据显示,青海湖的旅游高峰期集中在每年的5月到8月,2016年青海湖景区接待游客189.8万人次,旅游收入24723.59万元,其中门票收入约13285.96万元,占旅游总收入的53.74%,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均呈现逐年稳定上涨趋势。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和旅游开发缓慢等原因,青海湖景区的很多基础设施仍待完善,作为青海省的名片,青海湖景区的发展状况与其拥有的优质资源极不相称,在全省旅游业中的优势和地位尚未完全展示出来。

(三)环境保护

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恶化趋势日益加剧。降雨量的减少、湖水大量蒸发使得青海湖水位急剧下降,湖泊面积明显缩小;景区周边牧民过度放牧、私搭乱建等现象对草场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伤,青海湖区域草场退化速度逐年递增;盲目开发、风沙活动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沙化和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由于气候因素、营养贫瘠和无限制的捕捞环,湖地区生态链被严重破坏,鸟类和植被数量锐减,动植物资源受损。

青海省政府和青海湖管理局联合当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青海湖的环境加以保护:封湖育鱼、封山育林,根据气候特点控制种植业,科学发展畜牧业,减轻草原压力,保护水源涵养森林;对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对私搭乱建行为进行整治处理,要求停止在青海湖周边搭建营利性建筑;在社会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营造全民环保的氛围。

二、青海湖景区的管理

(一)管理体制

在青海湖作为景区对外开放的几十年中,其管理体制历经了几次复杂的改革变迁。最初时期是隶属海南藏族自治州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经营主体是直接隶属于当地州级政府的国有企业——青海湖旅游开发公司,经营权由公司掌握,而景区所有权和实际开发权控制在政府手中。接下来一个短暂的时期由青海省旅游局自主开发,经营主体是青海省旅游局,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开发保护权实质上都归旅游局管理。这两个时期的经营显现出区域合作、生态环保和科学利用等一系列的问题,对青海湖的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

现阶段,青海省委、省政府为对青海湖的资源进行科学开发、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专门成立了青海省政府的直属机构,即青海湖保护利用管理局(以下简称青海湖管理局),对青海湖实施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利用、统一管理。在对周边的国有资产和一些资源进行整合之后,又成立了国有企业性质的青海湖旅游集团公司对景区进行经营。这一模式是青海省政府对景区管理体制的革新与尝试,也是为了景区将来更好更快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

(二)具备的优势

一方面,青海湖管理局在其辖区内拥有绝对的行政执行权和较高的话语权,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能从社会和环境等多角度全面布局,有效避免了各州、县的无序开发,利于青海湖旅游资源的全面整合和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政企分开的格局使得双方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青海湖管理局代表省政府对青海湖进行全面统一的规划利用,旅游公司在管理局的指导下,兼顾地方发展,对景区经营性项目进行开发建设,双方相互依赖、互相牵制,进行景地共建,通过景区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共同构建全域化旅游格局。

(三)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体制改革的不完善、不彻底,虽然青海湖管理局代表省政府对景区的进行管理,但管辖范围仅仅局限于景点,青海湖周边的村庄、土地的管理权和百姓的领导权实际上是在当地县镇政府的手里。这就导致了青海湖管理局的行政效力被削弱,在整改非法进湖通道、动员牧民搬迁、土征用等问题上屡屡碰壁,对周边私搭乱建、违法经营等现象的治理上效果不佳。endprint

其次,青海湖管理局从“环保优先”的角度出发,希望能规范游客的路径,统一从景区前往湖邊;而沿湖牧民则希望通过私家草场开设栈道来获利,景区与社区的利益难以平衡,使得双方矛盾激化,不利于整治和管理。

此外,旅游集团公司和当地政府为追求经济效益,势必会在青海湖周边进行一定的商业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美学价值,这与青海湖管理局的环保要求背道而驰,造成管理上的尴尬局面。

三、青海湖景区的开发

(一)发展原则

青海湖的价值未必要靠创造的经济效益来衡量,反之,政府和管理局应当更加关注环境保护这方面。由于青海湖的最终定位是世界遗产型的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时强调了青海湖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地位,提出了坚持保护优先的要求,要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发展青海湖旅游业的时候计划以村集体或者旅游合作社的模式,引导社区农户参与到青海湖的开发建设当中,一方面使百姓成为旅游业发展中的受益者和支持者,另一方面也便于管理局对青海湖的统一规划和治理。

此外,针对旅游的淡旺季,发展策略各有侧重。在旺季,做好旅游市场的监管工作,加大旅游环境的整治力度,解决交通拥堵、旅游安全等问题,给游客最好的生态体验;在淡季,除了坚持做好促进春冬季旅游的宣传之外,利用青海湖冬季的户外资源举办冰冻挑战赛等活动,依然让青海湖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二)品牌打造

青海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璀璨的文化遗产,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品牌。

首先是生态青海湖。除了国家自然遗产和世界著名湿地之外,青海湖还是青藏高原的一个物种基因库,也是大西北的一个加湿器。其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在于阻止西部植被荒漠化的蔓延,维护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从这方面来看,打造生态青海湖这一品牌,既是旅游任务又是环保目标。

其次是文化青海湖。青海湖古称“西海”,最早从几千年前羌族人的活动开始,一直到隋唐、五代十国,人类活动在这里留下了很多珍贵独特的历史文化。自清朝传承下来的“祭海”习俗现在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佛教圣地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沿湖游牧民族射箭、赛马等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些文化遗存对于打造文化青海湖是很大的资源支撑。

再者是浪漫青海湖。昆仑神话里西王母与周穆王相会在瑶池,清朝仓央嘉措在青海湖边消失,近代王洛宾在金银滩创作了世界名曲 《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自然界中鸟类演绎的这些爱情,都发生在美丽而神秘的青海湖,把这些元素跟旅游文化结合,可以营造浪漫青海湖的氛围。

最后是活力青海湖。青海湖拥有迷人的沿途风光和便利的环湖公路,开展环湖体育赛事具有很大的优势,现已成功举办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湖超级越野、环青海湖轮滑公益活动等都颇具影响力。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打造国际品牌赛事,争取把青海湖的资源完全展示出来。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海湖管理局青海省
那美丽的青海湖
轻轻松松聊汉语 青海湖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的通知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山西省禹门口水利工程管理局简介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御风而行的朝圣之旅——青海湖骑行记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长江航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