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金属常压罐车检验若干问题探讨
2017-11-06,
,
(1.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北京 100029; 2.中国石油 华北石化分公司, 河北 任丘 062552)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金属常压罐车检验若干问题探讨
赵彦修1,别凯2
(1.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北京 100029; 2.中国石油 华北石化分公司, 河北 任丘 062552)
常压罐车是石油、石化行业普遍采用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工具,罐车的产品质量及其安全状况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探讨了当前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常压罐车出厂检验和在用检验的检验方式、检验项目、检验依据、安全附件的选用与检验以及检验机构资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标准法规体系、补充和健全相关标准、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及规范检验工作行为的建议。
常压罐车; 道路运输; 危险货物; 检验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常压罐车(下称常压罐车)是指工作压力小于0.1 MPa,装运石油产品、危险化学品等液体危险货物的罐式车辆,根据材质可分为金属常压罐车和非金属常压罐车。我国与金属常压罐车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2]、《罐式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要求》等,相关标准主要有GB 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 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3]。由于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原因,常压罐车的事故率远高于承压罐车,给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笔者结合检验工作实践,探讨金属常压罐车检验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以推动常压罐车检验工作的规范化。
1 产品出厂检验
1.1检验模式
一般产品出厂前均须自检合格,必要时须经产品认证,列入特种设备目录的承压罐车需要经授权机构监检合格取得监检证书后方可出厂销售。而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常压罐车应经国务院质检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1]。因此仅经自检合格的常压罐车产品还不能出厂销售,必须进一步经授权检验机构检验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进入流通和使用环节。但在笔者多年来从事常压罐车罐体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及在用检验所接触的范围之内,至今尚未见到具备授权检验机构签发的出厂检验合格证的常压罐车。最常见的情况是,绝大部分罐车出厂资料中只有自检合格证,另外也有部分制造企业借鉴承压罐车制造监检的模式,委托某些检验机构实施委托监检。此种非正式的常压罐车监检实则是制造企业与检验机构之间的一种商业行为,其内容、深度均由合作双方以合同形式确定,既无政府授权也无法律依据。
笔者以为常压罐车目前这种出厂检验模式并不适宜。从可能性来说,由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配套法规不足,检验机构在常压罐车检验方面的职责和授权不明,检验标准缺少可操作性,承接此类业务可能导致检验机构承担较高的风险,因此检验机构缺少积极性。从必要性来讲,产品质量责任应该由制造者承担,而不应由政府或授权机构为其背书。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管辖的承压罐车的出厂检验是由制造厂自行检验,授权检验机构按相关规程对关键环节实施监督检验[4]。虽然承压罐车的危险性并不比常压罐车低,但事故率却远低于常压罐车,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很明显。
1.2检验项目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金属常压罐车的出厂检验项目执行GB 18564.1相关规定,见表1[3]。
表1 文献[3]中常压罐车罐体出厂检验要求
表1中安全附件需要按GB 18564.1第5.5条要求进行性能试验。需要说明的是,GB 18564.1明确要求产品出厂时按照表1的规定对罐体逐台实施检验,但事实上对于安全附件而言,并非所有的项目都可以针对成品进行,如紧急切断装置的易熔含金熔融温度、破裂安全性,爆破片的爆破压力、泄放量等都属于破坏性试验,完成这些试验项目后产品本身将不再具备使用功能,无法出厂销售。在实际生产和相关产品的试验标准中,这些项目一般被规定为型式试验项目,即使规定为出厂检验项目也只能是抽样检验[5]。因此,对安全附件逐台进行性能试验的要求不具备可操作性。此外,这些安全附件通常非罐体制造企业自产,其质量水平不能代表罐体制造企业的能力,只能反映罐体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这些外购产品的质量考核更适合通过检查其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型式试验报告的形式来实施,而不必进行性能试验。
2 定期检验
与承压罐车不同,常压罐车的定期检验要求无论在法规层面还是标准层面都不够明确。首先,可供依据的法规和标准非常少且缺乏可执行性。笔者查询了2000年以来出台的法规和标准规范,仅见到一则条例、一则管理规定和一部标准对常压罐车的定期检验提出要求。文献[1]第四十七条规定,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文献[2]第二十七条规定,罐式专用车辆应当在质量检验部门出具的罐体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承运危险货物。这仅有的两条规定也只是原则性要求,而没有明确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及其合格判据。文献[3]作为产品标准,虽然在第12章专门规定了定期检验的内容,但却同样没有规定罐体实施在用检验后如何判定其安全状况、如何确定下次检验日期等的判据和检验周期。因此,常压罐车定期检验存在事实上的虚设和不可操作性。为了规范定期检验工作行为,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尽快制定定期检验规程和检验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3 安全附件选用与检验
(1)紧急切断装置 根据GB 18564.1第5.5.1条和国家五部委《关于在用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4]74号)的要求,常压罐车应当安装符合QC/T 932—2012《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紧急切断阀》[6]要求的紧急切断装置。QC/T 932是目前唯一的常压罐车用紧急切断阀的产品标准,其适用范围为液体石油产品和其他符合GB 6944—201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中的第三类危险液体,但是并不包括液态退敏爆炸品、毒害品和腐蚀品类介质。这就意味着很多液体危险货物无法选用按照QC/T 932制造的紧急切断阀,那么QC/T 932适用范围之外的产品如何选用紧急切断阀,如何实施检验?五部委[2014]135号文中明确规定应加装紧急切断装置的介质中包括甲醛溶液,但是甲醛溶液属于腐蚀、易燃、高度危害的介质,此类介质应该选装何种紧急切断阀、如何进行检验,在法规和标准层面上都还是空白。
(2)阻火呼吸阀 阻火呼吸阀是装运易燃、易爆介质的罐体必设的安全附件,但笔者的文献调研表明,目前没有常压罐车用呼吸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在从事检验工作的实践中,呼吸阀产品或者按企业标准生产或者参照执行SY/T 0511.1—2010《石油储罐附件 第1部分 呼吸阀》[7]和GB 5908—2005《石油储罐阻火器》[8]生产。SY/T 0511.1适用于常压石油储罐,其开启压力为-0.295~1.765 kPa,与常压罐车用呼吸阀的要求(-2~-3 kPa/6~8 kPa)[3]相差甚远。这样的产品能否用于常压罐车,笔者以为值得商榷。
4 检验机构资质
目前从事常压罐车检验的机构性质各异,既有质检部门认定的,也有社会检验机构。质检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一般为质检系统所属的特种设备检验院所,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RD7资质或危险化学品容器(罐体)生产许可证检验资质,而社会检验机构一般也会具备计量认证资质。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转发具备液体危险货物罐体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名单的函》[9]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液体危险货物罐体相关检验资格的复函》[10]的精神,质检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可以从事常压罐车新车的出厂检验和五部委文件规定的加装紧急切断阀的车辆改装检验,但常压罐车的定期检验资质并未规定由质监部门认定[10]。因此常压罐车的定期检验机构应该具备什么资质,由什么部门认定目前仍无定论。如何选择定期检验机构、这些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是否具备法律效力,对公众也造成了很大困惑。各地对于检验机构的要求也没有明确要求,为规避风险,多数特种设备检验院所并不愿承担常压罐车的在用检验业务,很多业主更多会选择收费低廉又易拿到检验合格结论的社会检验机构。最近刚结束征求意见的由交通运输部等六部委联合起草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其第35条规定,罐体检验机构由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联合认定,第38条则规定罐体定检周期为2.5 a[11]。希望此管理办法能尽快出台,规范罐体的在用检验。
5 检验结果
由于各检验机构管理和技术水平不一,人员素质各异,检验依据不足,罐车检验总体不够规范,检验水平和检验结果令人担忧。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检验项目不适宜、检验结论错误甚至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情况,从“3.1”岩后隧道事故[12]和“1.16”荣乌高速事故[13]等多起常压罐车事故都有检验机构或检验人员被追责即可见一斑。规范各机构检验工作行为,提高常压罐车检验工作质量已刻不容缓。
6 结语
常压罐车的检验是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提高罐车的检验质量对于安全使用至关重要。但常压罐车的检验和安全管理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检验依据的缺失和检验行为的不规范给常压罐车安全使用带来重大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增强互通协作,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补充和健全相关标准,特别是完善出厂检验和在用检验标准,明确检验项目及其合格判据。相关从业人员还应增强安全意识,规范相关工作行为,以保障常压罐车的使用安全。
[1] 2011年,第591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S].
(No.591 of the Regulation 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Chemicals(2011 Revision) [S].)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3年第2号.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S].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2,2013.Provision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Road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 [S]. )
[3] GB 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S].
(GB 18564.1—2006,Road Tanker for Dangerous Liquid Goods Transportation-Part 1: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Metal Tank [S].)
[4] TSG R7004—2013,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规则[S].
(TSG R7004—2013,Regulation on Supervision Inspection for Pressure Vessel[S].)
[5] GB 567.1—2012,爆破片安全装置 第1 部分:基本要求[S].
(GB 567.1—2012,Bursting Disc Safety Devices-Part 1: Basic Requirement [S].)
[6] QC/T 932—2012,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紧急切断阀[S].
(QC/T 932—2012,Emergency Shutoff Valve of Road Tanker for Dangerous Liquid Goods Transportation [S].)
[7] SY/T 0511.1—2010,石油储罐附件 第1部分:呼吸阀[S].
(SY/T 0511.1—2010,Oil Tank Appurtenances-Part 1: Breather Valve [S].)
[8] GB 5908—2005,石油储罐阻火器[S].
(GB 5908—2005,Flame Arresters for Petroleym Tanks[S].)
[9] 交办运. 关于转发具备液体危险货物罐体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名单的函[Z]. 2015,第265号.
(The Transportation Office. Letter on Forwarding the List of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with Inspection Qualification for Tanks of Liquid Dangerous Goods[Z]. No.265,2015.)
[10] 质检特便字第2015号.关于液体危险货物罐体相关检验资格的复函[Z]. 2015.
(Special Equipment Bureau,No.2015. A Reply Letter on Liquid Dangerous Goods Tank Inspection Qualification[Z]. 201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Z]. 2016.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easures for the Safety Administration of Road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Draft)[Z]. 2016.)
[12] 国务院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调查组. 晋济高速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事故调查报告[R]. 北京:2014.
(The State Council Investigation Group of the Mar.1st Explosion Accidents.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3. 1” Accident of a Tunnel behind Shanxi in Jincheng Section of Jinji Expressway[R]. Beijing:2014.)
[13] 鲁政字[2015]12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荣乌高速烟台莱州段“1·1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调查报告的批复[Z]. 山东:山东省人民政府,2015.
(No.123 Letters of Shandong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2015.Reply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1. 16” Serious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n Yantai to Laizhou Section of Rongwu Expressway[Z]. Shandong: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2015.)
(柏编)
《石油化工设备》期刊
投稿须知
《石油化工设备》期刊系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共同审核批准的全国性期刊, 主要报道石油化工行业设备方面的新技术及新进展,设有试验研究、设计计算、专题评述、标准化、技术经济评述、制造技术、经验交流及应用技术等栏目,来稿具体要求:
1.文章论点要明确, 论据要可靠, 文字表述要精练, 内容要齐全完整, 每篇论文一般为4000字~5000字(包括图表)为宜。 文章撰写项目及顺序:标题(力求简明,不能超过20字),作者姓名,单位名称,邮编,中文摘要(200~300字),中文关键词(3~8个, 中间用分号隔开,尽量用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由杂志社提供),英文标题(以名词短语为主,不应是陈述句),英文作者姓名(姓全大写,名首字大写,双名间用半字线隔开,如:ZHANG Hong-wei),英文工作单位,英文摘要(用被动语态,常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英文关键词(英文部分应与中文内容相符),正文后列出参考文献,中文参考文献需对应译成英文。
按以下格式给出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或简历(任选)。如果文章内容属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连同收稿日期和主要作者简介标注在首页底脚处。
2.通过网站在线投稿或E-mail投稿,文章可以是.doc文件、.pdf文件及.txt文件等,文稿应留出字距和行距,公式书写要正确工整,避免冗长的公式推导,量的符号和计量单位要符合国家标准, 外文符号上下角、正斜体及大小写应清晰可辨,必要时可注明文种、正斜体及大小写,如英小正、希小斜等。
3.插图要清晰简洁, 布局合理, 具有自明性,写出图序、图题和标目,全文统一编图号,图中各序号以顺时针方向排列,图宽以65 mm 左右为宜。
4.表格采用三线表,应设计合理,排列紧凑,表中使用的物理量应按名称或符号/计量单位给出,表序表名写于表格上方。引用他人图表内容时,只需以参考文献形式注明,不必搬用原图表。
5.文后应著录多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只列出正式出版的文献,非正式出版物不宜引用,文献序号左顶格,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外国人名一律按姓前名后方式给出,著录格式:
(1)期刊:[序号]作者名(给全,多于3人后用“等”字).文章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1]罗小平,黎廷新,李添详,等.聚四氟乙烯膨胀节内压爆破试验研究[J].石油化工设备, 1999,28(3):1-5.
(2)书籍:[序号]作者名(给全,多于3人后用“等”字).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2]陈浩元.科技期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5-25.
(3)标准:[序号]编号,名称[S].
例:[3]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名.论文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例:[4]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研究所,1983 .
6.不论来稿选用与否, 杂志社一般在2个月内予以答复,对选用的稿件在不影响实质性内容的情况下,杂志社有权进行文字性的修改,发表的论文文责自负,切勿一稿两投。未选用稿件概不退稿。
7.经选用的稿件,将由杂志社统一纳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等系统,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本刊所付稿酬包括期刊内容上网服务费,不再另付。文章刊出后,作者将文章的各种出版权(包括纸质出版权、复制、发行、翻译权以及光盘、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版权等)转让给本刊,相关费用在稿酬中一并支付。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干巷汇丰东大街588号(201518)
电话:(021)57207611,(0931)7639660,13893226884
传真:(021)57208857
E-mail: syhgsb@163.com
http://syhgsb.paperopen.com
DiscussiononInspectionofAtmosphericPressureMetalRoadTankerforDangerousLiquidGoodsTransportation
ZHAOYan-xiu1,BIEKai2
(1.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29, China; 2.CNPC North China Petrochemical Company, Renqiu 062552, China)
Atmospheric pressure road tankers are wildly used for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chemicals in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of which the quality and safety situation has a close contact with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factory inspection and in-service inspection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metal road tanker for dangerous goods are discussed, such as inspection methods, inspection items, inspection basis, selection and inspection of safety accessories, and qualification of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further refining the regulation and standard system, and standardizing inspection behavior.
atmospheric tanker; road transportation; dangerous goods; inspection
TQ050.7; TE972
B
10.3969/j.issn.1000-7466.2017.05.015
1000-7466(2017)05-0076-04
2017-04-19
赵彦修(1963-),男,河北晋州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从事特种设备及常压储罐的检验及其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