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与欧盟植物油中污染物的限量标准比较

2017-11-06初柏君李世磊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苯丙黄曲霉植物油

初柏君,李世磊,惠 菊

1.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2209)2.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9)

2017-06-22

初柏君,女,1990年出生,研发专员,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料、油脂加工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工作。

我国与欧盟植物油中污染物的限量标准比较

初柏君1,2,李世磊1,2,惠 菊1,2

1.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2209)2.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9)

为了建立食用植物油风险监控体系,通过对标我国与欧盟现行植物油污染物限量相关的现行标准,分析二者对植物油中污染物最高限量的差异之处。结果表明:我国对植物油中污染物的限量种类少,且最高限量均高于欧盟标准。针对对标结果,为改进和完善我国植物油安全生产和监管提供参考,建议增加我国植物油污染物限量项目,严格限量要求。

植物油;污染物;限量标准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仅能够为机体提供热能,还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和部分营养物质[1]。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用植物油真菌毒素超标、劣质油品掺杂掺假、地沟油等问题的曝光[2-3],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安全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并被列为政府本门的重点监管内容。食用植物油在油料收获仓储、生产加工和运输储藏过程中,往往会污染真菌毒素、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年来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来看,食用植物油的抽检合格率较高,但从2014年到2016年的抽检结果来看,食用植物油类不合格产品的问题多出现在黄曲霉毒素B1超标、多环芳烃超标等方面[4]。

本研究通过对标我国与欧盟植物油污染物相关限量的现行标准,分析我国现行标准中的不足之处,为建立食用植物油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和食用植物油风险指标的及时识别提供基础。

1 植物油中污染物的限量现状

1.1植物油中污染物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气、水域和土壤不可避免的被污染,这有可能导致油料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污染重金属元素、二噁英、多氯联苯甚至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5-6]。油料在采收和储运过程中如遇高温高湿的环境,会导致油料霉变产生大量真菌毒素。当生产企业在采购时未按照严格的原料采选要求进行,加工过程中也没有采取有效控制和适度的加工工艺,会造成食用植物油产品中污染物的超标[7]。目前,植物油中真菌毒素类污染物风险较大的多为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过高的加工温度也会造成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类物质的产生。

1.2我国现行标准

目前,我国涉及植物油中污染物限量的标准主要是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8]、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9]、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10],其中GB 2761—2017和GB 2762—2017为2017年9月17日最新实施的标准。相关标准中,对油脂与油料中黄曲霉毒素B1、铅、砷、镍、苯丙(a)芘和游离棉酚进行了最高限量。

1.3欧盟现行标准

欧盟关于植物油污染物限量的标准主要是(EC) No 1881/2006《食品中特定污染物最大限量》[11]。标准自2006年颁布后,经过23次修订,其中涉及植物油中限量的修订有6次。现行的(EC) No 1881/2006中,规定了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玉米赤霉烯酮、铅、二噁英、苯并芘等污染物的最高限量。

2 植物油中污染物限量对比分析

2.1总述

本文主要比较的限量选自国标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和欧盟标准(EC) No 1881/2006《食品中特定污染物最大限量》。根据植物油中污染物种类,将污染物分为真菌毒素类、重金属类、原料及加工带入类。

2.2真菌毒素

真菌毒素利用污染的油料作物,进而污染食用植物油等制品,从而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产生危害。目前,国内标准对植物油中真菌毒素的限量主要集中在黄曲霉毒素B1,欧盟则增加了对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总含量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要求,具体限量见表1。

表1 我国与欧盟植物油中真菌毒素类污染物限量对比

注:①欧盟分类描述:Groundnuts (peanuts) and other oilseeds and processed products thereof, intended for direct human consumption or use as an ingredient in foodstuffs, with the exception of :

—crude vegetable oils destined for refining

—refined vegetable oils.

②黄曲霉毒素B+G,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③“-” 无限量要求;④欧盟分类描述:Refined maize oil

2.3重金属

研究表明,汞、镉、铅、锌、铜、砷对人体具有显著生物毒性,已引起广泛关注[12]。由于重金属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过于复杂和广泛,国内外都将重金属的危害控制作为风险评估的核心工作[13]。目前,国标对植物油中重金属的限量要求主要包括铅、砷和镍,而欧盟只对油中的铅提出限量要求,具体限量见表2。

表2 我国与欧盟植物油中重金属类污染物限量对比

2.4多环芳烃

植物油加工过程中,过高的炒籽温度和精炼温度会产生多环芳烃类物质。油籽也可能会在收储过程中因接触污染物而受到多环芳烃的污染[14]。常见的有致癌性的多环芳烃多为4-6环的稠环化合物,如苯丙(a)芘、苯丙(a)蒽、苯丙(b)荧蒽等。IARC已将苯丙(a)芘列为1级致癌物,苯丙(a)蒽、苯丙(b)荧蒽和屈列为2B级致癌物。目前,国内仅对植物油中苯丙(a)芘提出限量,而欧盟则增加了对苯丙(a)芘、苯丙(a)蒽、苯丙(b)荧蒽和屈含量之和的限量要求,具体限量见表3。

表3 我国与欧盟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类污染物限量对比

注:①欧盟分类描述:Oils and fats (excluding cocoa butter) intended for direct human consumption or use as an ingredient in food;②欧盟分类描述:Oils and fats (excluding cocoa butter and coconut oil) intended for direct human consumption or use as an ingredient in food;③欧盟分类描述:Coconut oil intended for direct human consumption or use as an ingredient in food.

2.5二噁英和多氯联苯

二噁英和多氯联苯是人类工业活动的产物,且在一般环境中不挥发、难以被氧化分解,具有很高的蓄积性,对动物和人体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15-16]。二噁英实际上是二噁英类的简称,包含200余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其中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被IARC列为1级致癌物。目前,国内暂未对植物油中二噁英及多氯联苯类污染物提出限量,欧盟则对植物油和脂肪(Vegetable oils and fats)中二噁英、二噁英及二噁英类多氯联苯、非二噁英类多氯联苯分别提出具体最高限量要求,分别为0.75 pg/g、1.25 pg/g和40 ng/g。

3 分析及建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也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目前,世界先进国家和社会团体针对食品污染物的新法规、新要求越来越多,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系列也在不断更新食品中各类污染物、添加剂、农残等的限量要求。通过对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系列中涉及的植物油污染物的种类中,重金属污染物种类比欧盟多,包括了铅、砷、镍,而欧盟没有规定植物油中砷和镍的限量要求;真菌毒素类、多环芳烃、环境污染类种类比欧盟少,只对黄曲霉毒素B1、苯丙(a)芘提出限量要求,而欧盟除对这两种污染物提出更严格的限量要求外,还对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含量之和、四种多环芳烃(苯丙(a)芘、苯丙(a)蒽、苯丙(b)荧蒽和屈)含量之和、玉米赤霉烯酮、二噁英及多氯联苯等植物油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提出更为严格的限量要求。

针对我国植物油中污染物的要求种类少,限量高于发达国家的现状,笔者认为,监管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植物油中污染物的监管力度,降低植物油中各类污染物含量。

(1)在源头上控制污染,加强治理工业三废的排放,降低油料作物在种植生长过程中被污染的可能性。

(2)加强管理生产加工环节,原料验收、加工生产等环节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加强对污染物的监控力度。

(3)积极开展对标工作,及时更新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最新动态,并针对各类污染物开展风险分析工作,为制修订相关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4)建立植物油风险监控体系,有针对性的关注植物油中可能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并进行研究分析,提升风险监控管理能力。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繁荣,食品安全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植物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安全问题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生产企业建立食用植物油风险监控体系,及时识别和研究食用植物油中风险指标是非常必要的。

[1] 邹 翀, 尤梦圆, 刘金勇, 等.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来源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国粮油学报, 2014, 29(7): 102-107.

[2] 赵海香, 任荷玲, 许秀丽, 等. 应用脂肪酸甲酯快速筛选植物油中掺假地沟油[J]. 食品科学, 2014, 35(16): 148-152.

[3] 陆晶晶, 苏 亮, 杨大进. 部分省市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4, 13(1): 34-38.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总局关于2批次花生油不合格的通知(2016年第9号)[EB/OL].[2016-1-19].http://www.sda.gov.cn/WS01/CL1667/142961.html

[5] 黎红亮, 杨 洋, 陈志鹏, 等. 花生和油菜对重金属的积累及其成品油的安全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 9(5): 2488-2494.

[6] 王 帅. 几种油料作物对铬、铅的耐受性与积累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7] 曹东丽, 廖振宇, 张 华, 等. 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风险调查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4):1494-1498.

[8] 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S].

[9] 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

[10] 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S].

[11] European Commission, No 1881/2006 of 19 December 2006 seeting maximum levels for certain contaminants in foodstuffs[S].

[12] 陈丽萍. 浅谈重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及检测方法[J]. 黑龙江粮食,2013(12):54-55.

[13] 孙承业.重金属健康危害性实际控制策略[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4,27(4):243.

[14] 聂 静, 钱 岩, 段小丽, 等. 食品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健康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4):38-41.

[15] 何艳明, 汪 帆. 二噁英的来源、危害及污染控制[J]. 云南环境科学,2002,21(1):19-20.

[16] 胡本涛, 马 丽, 刘 蕊, 等. 环境中多氯联苯来源、结构关系与处理方法[J]. 化学与黏合,2009,31(4):44-46.

ComparisonofcontaminantsmaximumresiduelimitstandardinvegetableoilbetweenChinaandEU

Chu Baijun1,2, Li Shilei1,2, Hui Ju1,2

1.Nutrition &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COFCO Corporation (Beijing 102209)2.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Nutrition & Health and Food Safety (Beijing 102209)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risk monitoring system of edible vegetable oil, based on the standar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maximum limits of vegetable oil pollutants 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standard and China standard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less limited kinds of pollutants in the vegetable oil in our country, and the maximum limits are all higher than the EU standards. For the result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safety and regulation of our vegetable oil production, the vegetable oil pollutants limited project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strictly limited.

vegetable oil; pollutants; limit standard

TS227

B

1672-5026(2017)05-013-03

猜你喜欢

苯丙黄曲霉植物油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与防治
孜然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抑制活性研究
HPLC法分析刺五加茎中原儿茶酸及苯丙素类成分动态累积规律研究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大叶紫珠苯丙素类衍生物研究
多指标测定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菌素B1联合毒性
自乳化苯丙乳液对装饰原纸表面施胶的工艺研究
家兔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