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马俑修复一哥(上)

2017-11-06

北广人物 2017年42期
关键词:秦始皇陵考古队百戏

兵马俑修复一哥(上)

刘江卫第一次见到兵马俑是在上初中时。1987年,秦始皇陵博物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不到20岁的他被录用。当时,铜车马正在馆里进行修复,他没事儿就跑去看。三年后,主任问他想去哪个部门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物修复。

他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资历最老的修复师,兵马俑名满世界,他和他的同事们功不可没——

刘江卫

走进修复室

从文物包装,到给文物除锈,再到给老技工们打下手,刘江卫汗没少流,亏也吃过。现在移动大件文物都是用起重机,那会儿可都是靠人工抬——想把一匹陶马搬上架子,得七八个人一起搬。一次,他钻进陶马的肚子里,给陶马加里衬,差点没被酒精熏晕。还有一次,他给兵俑翻模,手被石膏烧得褪了一层皮……“那时候是真苦,但也学到了许多东西!”刘江卫说。

当年为了修复铜车马,从四面八方调来了很多人,刘江卫的师傅方国伟来自陕西鼓风机厂。方师傅是个巧手人,车工、钳工样样精通,跟着他,刘江卫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每个第一次站在秦陵兵马俑一号坑前的人,都会被那千军万马的雄壮所震撼。很难想象,这些兵马俑在经历了焚烧、坍塌、山洪冲刷后,出土时有多凌乱、多残破。是文物保护工作者一兵一马地重组了这支令世界瞠目的大军。

1994年,刘江卫带队进入一号坑,开始对坑中的兵马俑进行修复。之前,兵马俑的早期修复都是由考古队完成的,1993年才转交给保管部。那年,刘江卫只有25岁,却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文物——兵马俑的修复负责人,手下最多时有三十几号人。刘江卫带着修复组做的第一件事是分类。这一分就是半年。修复时,每个俑都是从脚往上拼,先用扎带临时固定,整个形状拼出来后,再进行粘连。每个碎片都要参考很多出土信息,逐一辨认,避免它们跟错了“主人”。这么多碎片在一起,有的资料不全,没有编号,无法确认;有的头在这个过洞里,胳膊却跑到那个过洞里去了。站俑比跪俑更难拼凑,因为它们重心高,出土时往往破碎得更为严重。有时缺那么一片,翻来覆去就是找不着,真是大海捞针。拥有6000多个俑的一号坑从被发现到现在,43年过去了,但现已修复的俑总计才1300余个。

中意培训班

刘江卫的文物修复技术,还是跟意大利人学的。1996年,西安市文物保护中心(今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开办了一个中意文修班(当时国内还没有一所院校有文物修复专业)。经过考试,刘江卫成为了这个班上的一名学员。意大利人的课是讲半天理论,半天动手实践。刘江卫以为文物修复就是粘粘补补,在学习中,他的修复理念被彻底颠覆了。比如:他第一次知道在用文物碎片复原文物前,要先在切面上刷层涂料,这么做,一是为了在反复拼对时,不会对碎片造成新的磨损,二是使修复具有可逆性——万一需要打开时,会比较容易。他对老师讲的如何看文物的X光片还记忆犹新:“通过X光片,可以判断这件文物是如何成形的,还发现我之前修复的一个茧形壶是分四部分制作出来的。另外,从石英形成的小黑点走向,还能看出这件文物当年是纯手工的,还是轮制的……真是太神奇了!”为期两年的进修,让刘江卫学到不少大招儿。

秦人也有重甲也戴头盔

一号坑出土的兵俑没有一个是戴头盔的,原来不少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秦人尚武,在战场上,不戴头盔,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英勇。然而,1998年,却在K9801陪葬坑中出土的几十顶石胄(胄,即头盔),这不仅填补了我国古代军事装备研究上的一个空白,也改变了学术界“秦代无胄”的传统认识。

K9801坑位于秦始皇陵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面积为13000多平方米,比一号坑还要大。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秦始皇陵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了一支联合考古队,对该坑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密集叠压的、用扁铜丝连缀的石甲和石胄——有专家认为这个坑很有可能是秦始皇陵的一个大型“军备库”。

K9801坑不仅是出土了石胄,还出土了石马甲,也就是给马用的铠甲,“这说明秦军也有重甲,他们不只善攻,也很注重防护。”说起这些,之前说话音量一直很小的刘江卫一下就来了精神。K9801坑的发掘是在秦始皇陵考古中,第一次有文物修复人员参与的发掘。刘江卫参与了现场保护、提取以及后期文物的修复。“我在现场看到了每个局部与周边的联系,特别有助于后期的修复。这些甲胄出土时,都整齐地叠压在一起,据此可以推测,它们原来应该是挂在成列的木架上的。我们给每个甲片都拍了照、编了号,还画了图……”由于此前没有修复铠甲的经验,这些铠甲又经过大火的焚烧,很多甲片损毁严重,很难判定它原本的位置,还有甲片是如何钻孔的,扁铜丝又是怎么加工的……这些都是修复的难点。刘江卫上手修复的第一领铠甲是没有披膊(即护肩)的,他带了七八个人,边干边研究,干了四个多月,才修复完了这领铠甲。经过修复的铠甲有二三十公斤重,刘江卫担心光靠铜丝串连,可能挂不住。于是,他参考模特架,给铠甲设计了一个内胎,把铠甲“穿”在它上面,既分散了重力又美观。

让百戏俑站起来

1999年,考古人员又在秦始皇陵陵区的东南角发现了一个陪葬坑,在对这个坑进行抢救性试发掘时,出土了目前在秦始皇陵区发现的体积最大的一个青铜鼎和11件陶俑。这些陶俑姿态各异,多数上身赤裸、肌肉发达,有的像在持竿,有的像在角力,和之前出土的兵俑完全不同,专家定义这些俑都是百戏俑,是故该坑就被命名为百戏俑坑了。作为联合考古队的一员,刘江卫又承担起修复百戏俑的重任。

百戏俑的修复与早期出土的兵马俑的修复相比,引进了不少新思路、新材料和新工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早期介入,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众所周知,秦俑原本是有彩绘的,但出土后,一接触空气,15秒彩绘层就会被氧化,4分钟内,就会发生脱水、卷曲和迅速剥落的情况。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陕西省文物部门就开始面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后来,秦始皇陵博物馆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合作,于1996年开发出了一种具有抗氧化和皱缩作用的涂料,名叫PEG200。1999年,联合考古队就是使用了这种涂料,对从百戏俑坑中出土的俑进行了初步处理,如今快20年了,无论是肉眼观察,还是用仪器检测,都证明这个方法使俑身上的彩绘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存。

如果说用化学的方法保护彩绘是集全馆之力,汇中外科技之最,那后面的修复,考验的就是刘江卫的手艺了。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秦始皇陵考古队百戏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浅谈秦兵马俑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何没有女俑?
由弋射之矢看秦始皇陵车马坑
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