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陕北窑洞民居建筑中的设计启示
2017-11-04贺甜甜
贺甜甜
摘 要: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建筑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提出了节能环保的建筑思想。而纵观我国历史上各省的传统民居,都有着因地制宜的优良传统。陕西省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除秦岭以南的陕南地区外,陕西全省遍布窑洞民居,而占据大半个省的陕北窑洞区是陕西窑洞民居的主要代表,以靠山窑和石窑洞居多[1]。新的时代下,我们不能单一的在所有地区采用现代建筑的设计概念,而也应该结合当地的环境、学习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的设计概念,这样可以对我国的建筑设计提供较好的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陕北窑洞民居;建筑设计;启示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1.228
0 引言
生土建筑的定义,是用未经过焙烧且仅仅经过简易加工的原状土为建筑材料来建造主体结构的建筑物。生土建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的早期的人工凿穴,至今这一建筑已有悠久的历史。其中,窑洞是生土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类型,也是我国目前尚存的几大类生土建筑中仍处于活性状态且持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民居,广泛分布于我国陕北、山西、陇东、宁夏南部及豫西等地[2]。窑洞的建筑构造、布局还有建筑的成本都符合我国现今提出的建筑设计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需求。也因此,传统的民居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建筑学家的重视,事实也证明,窑洞的设计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与借鉴价值。
1 黄土高原窑洞的历史与类型
1.1 窑洞在陕西形成的来源
人类历史早期就有利用自然材料来搭建自己的聚落的先例,而居住在陕北的我国人民也用智慧开创了窑洞民居这一伟大的建筑设计风格。窑洞的形成绝不是偶然。在陕北,是几乎家喻户晓的黄土高原,其中山、原、川三类地貌特征构成了黄土高原的主体。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处于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交界,除了北部长城风沙带和一部分山地以外,大多是五十到一百六十米左右厚的黄土覆蓋层。这样的地理环境导致传统的砖石房几乎不可能在黄土高原生存,而且在如此广阔的黄土覆盖区也很难找到适合构造大规模聚落的石头储备。同时,黄土高原的形成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此地区少雨甚至几乎无雨,更加为窑洞的形成提供了气候条件,如果此地区经常出现降雨,则疏松的黄土必定会出现泥石流。正事因为如此良好的条件,才导致了窑洞的产生与发展。
1.2 陕北窑洞民居的类型
陕北窑洞因为地貌、气候条件等的影响,基本上从建筑布局上可以分为四种:靠山窑洞、沿沟窑洞、川谷窑洞、凹庭窑洞。而这四种窑洞在分布上各有特点。
靠山窑洞主要建造在山坡、土塬的边界,窑洞背靠山崖、面对开阔山坡而建,而鉴于黄土高原山坡较高,从视觉上常出现层叠式的建筑群。
沿沟窑洞如同名字一样,是沿着两岸的沟岸挖筑的,虽然这种窑洞所在的沟谷视野狭小,但相对来说却有避风,冬季更暖和的优点。
川谷窑洞是建立在河川滩上的独立式民居,由于土质较为坚硬、不适合挖空,所以大多用当地的石头建造石窑洞。这种窑洞不需要依靠山坡等土质结构生存,所以在窑洞上可以建造窑上窑类的民居。
凹庭窑洞也较简单,这种窑洞是在原上挖出一个倒梯形结构,形成凹庭,这种窑洞是低于地表面的,所以有夏天凉爽的优点。这种窑洞结构一般在渭北高原出现,陕北很少有这种窑洞设计。
2 陕北窑洞民居的建筑布局
窑洞堪称是不是建筑的建筑的经典。传统窑洞的建筑布局是民间的工匠结合当地风土民俗还有当地的自然环境设计形成的。单体窑洞的主体是由窑顶、崖面、前墙、窑底与窑壁组成的,如门窗、火炕、烟囱则是镶嵌在主体构造中的附属部分。由于单体窑洞背靠山崖,所以还需要考虑穹型结构,从民居的平面分布来看呈现一字型分布,同时由于地形的影响、财力条件亦或是技术上的不同,不同地区的窑洞在平面上也呈现出不同的平面设计。窑洞的设计十分朴素使用,在平面设计类型上可以从视觉角度来分成单孔、双孔、多孔窑洞三种。
3 陕北窑洞民居建筑设计的特点
3.1 建筑艺术上的启示
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驼峰拥翠,长城烽火窑洞”这种壮观景象展现了陕北人民朴素的性格。窑洞建筑和一般建筑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与自然相结合的一种建筑设计,所以极其有地域文化特征。窑洞的这种取自自然,用在自然,融入自然的建筑思想和艺术精神,是最符合当代建筑美学的建筑设计之一。这种建筑体现了陕北人民的智慧,也时刻提醒着现在的设计者,不管设计风格如何,一定要贴近当地的风土人情,朴素也是一种美。
3.2 窑洞所代表的生态意义
窑洞建筑所代表的生态意义也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个方面。窑洞最开始在人们心中是一种穷乡僻壤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所以大多对其不屑一顾。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窑洞的优点正无形地影响着当代的建筑师,并一再使用。生态学角度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地融合,而窑洞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人们居住在窑洞之中,四周都是由黄土高原的黄土所构成,这就给人一种融入伟大的黄土高原中的感觉。而窑洞,也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大智慧,代表了人类的进化始终不能脱离自然,要与自然一同进化。
3.3 节能的重要性
窑洞由于它的围护结构是在原状土( 天然土崖) 中掏出的空间, 对土窑洞来说它的围护结构是“无限体”[3]。这种无限体设计使得它的热能损失很小,保温效果性能很好。所以,窑洞向来有冬暖夏凉的优点,是一种天然的节能建筑。冬夏,窑洞能保证内部温度在16℃-19℃之间,春天、秋天则在5.5℃-8℃之间。这样优越的温度条件保证了窑洞内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供暖、制冷设备来维持人体体感舒适的温度,这就能够减少很大程度上的能源消耗。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人均能耗远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总体能耗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如果未来我国的建筑设计能够关注到窑洞建筑的节能设计思路,就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节省许多宝贵的资源。
参考文献:
[1]潘琳.陕北窑洞民居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D].苏州大学,2008.
[2]侯垚琳,李琰君.浅谈陕北窑洞民居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J]. 包装与设计,2014(01):109-111.
[3]候继尧.陕北窖洞民居[J].建筑知识,198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