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信息消费水平差异化实证研究

2017-11-04常国珍博士生宋惠兰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泰尔指数评价体系

常国珍++博士生+宋惠兰

中图分类号:F124.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为了应对信息时代下信息消费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本文以信息消费程度为研究对象,结合广东省地区信息消费产业的发展,用泰尔指数计算模型,进行统计数据的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区域消费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其中珠三角地区对区域间的信息消费贡献率最大。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以期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信息消费区域差异 评价体系 泰尔指数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互联网的关注逐年加强,并衍生出一系列互联网经济产物,形成一套互联网营销模式,人们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倾向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此,广东率先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互联网与实体相结合的政策,保证了广东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迅速完成,以应对社会整体消费观念的转变。互联网经济在此类利好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但是我国地大物博,地域间差异性较大,区域经济特点突出,快速发展的信息经济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指引,将会导致地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这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对地域间的经济特性进行分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才能保证地域间的扶持发展政策能够充分体现地域的差异性。

李冲等(2017)研究表明,信息消费产品主要由三类构成——表面产品、本质产品以及精神类产品。信息消费模式是此三类产品被社会消化吸收的模式,能够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汪旭晖等(2016)针对广告信息促进消费进行了研究,对广告信息与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进行了探索,提出应结合自身产品特点,使用群体等因素进行广告投放,并且投放广告要真实准确,不存在欺瞒顾客的成分。综上,早期研究中,学者们并未给出信息消费的详细定义,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信息化进程较慢,社会信息化程度不高所决定的。

在综合多学科内容的基础上,本文中所研究的信息消费主要是指“社会信息生产和交流过程的延续,是信息消费者获取信息、认知信息内容和再生信息等基本环节所构成的社会活动”。信息消费产业分成3个部分——消费主体、消费产品以及消费环境。信息消费的内涵,不仅包含人们在进行信息消费时的直接消费,还包括一系列的间接信息消费。综上,信息消费主要是消费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一系列购买产品的过程,人们通过虚拟的信息技术对所购产品进行支付,信息消费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一个多变量的过程,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变量来对其进行科学评价。

总之,既有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均是针对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或同一地区的消费差异进行了研究,但是未对地区间的信息消费差异对信息消费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本文以广东省信息经济发展为例,采用泰尔指数,对广东省地区信息消费差异化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改善策略。

区域信息消费水平差异化评价与实证分析

(一)信息消费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以城市的通讯水平、区域内人民的教育层次以及人们的文化素养水平三个方面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所示。

(二)实证分析

1.研究方法。泰尔熵在信息论中被称为平均信息量。在信息理论中,假定某事件E将以某概率p发生,而后收到一条确定消息证实该事件E的发生,则此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

设某完备事件组有各自发生概率依次为(p1,p2,…,pn),由n个事件 (E1,E2,…,En)构成,则有,熵或者期望信息量等于各事件的信息量與其相应概率乘积的总和:

(2)

泰尔指数的表达式为:

(3)

其中,T为收入差距程度的测度泰尔指数,yi表示第i个体的收入, y表示所有个体的平均收入。

对于分组数据,泰尔指数有另一种表达式:

(4)

其中,wi表示第i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ei表示第i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本研究假设包含n个个体的样本被分为K个群组,每组分别为gk(k=1,…,K) ,第k组gk中的个体数目为nk,则有,yi表示个体i的收入份额(占总收入的比例), yk表示第k组的收入份额(占总收入的比例),记Tb与Tw分别为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则可将泰尔指数分解如下:

(5)

在上式中组间差距 Tb与组内差距Tw分别有如下表达式:

(6)

(7)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组内差距项分别由各组的组内差距之和构成,各组的组内差距的计算公式与样本总体的计算公式并无二致,只是将样本容量控制在第k组的个体数目nk。

2.数据来源。基于《2014广东省统计年鉴》和EPS统计数据可以得到广东省内各个地区的信息消费现状,省内各个城市的人口总数与每个地区的总人口数均能够在EPS平台获取,以此保证所采集到的数据具有统一的统计标准。

3.实证结果研究。基于泰尔指数计算公式,能够得到广东省内各个地区的泰尔指数。如表1所示。

表1表明广东省整体泰尔指数是0.67,这说明广东省的信息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地区间的信息消费差异为0.32,对广东省整体差值贡献了51%。由此可见,广东省整体信息消费差异主要是由地区内部影响造成的。并且地区之间的信息消费层次区别对广东省内的整体差别影响亦较大,面对此种现状,广东省有关部门应从地区间的差异着手治理,并且同时重视地区内部各个城市的信息消费发展程度的影响。

表1亦表明了广东省内部泰尔指数差异是由其内部的区域差造成的,珠江三角地区的泰尔指数为0.29,东西翼泰尔指数分别为0.008和0.006,基于表1数据,广东省地区内经济发达的区域对其泰尔指数的贡献较大,贡献率亦较高。即使珠三角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的消费层次也很高,但是在信息消费过程中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体现了广东省内部地区间存在较大的信息消费差距,并且与消费水平的高低毫无关系,是独立于消费水平之外的,而广东省在解决其信息消费差距方面,可在政策上向珠三角地区靠拢。endprint

对这类经济高度发达地区进行信息消费水平评价时,信息消费水平的高低,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的收入水平。因为只有人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其可供支配的金钱额度自然而然的就高了。此外,亦要对地区间的信息消费行为所支付的款项进行评价,这只是一个参考因素,不能全面体现出人们的消费倾向。有学者提出信息消费水平与当地人们的收入水平有着较大的关系,如果单独考虑居民支出的因素,这是较片面的,并不能全面反映信息消费水平的高低。在对信息消费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时,如果只考虑经济消费的总量,是不全面的,亦应考虑利用信息方面所进行的消费,在对信息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时,应对地区内的热门的整体收入、地区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这在泰尔指数计算时也有所表现,这亦表明了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档次,对提升地区内的信息消费水平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对广东省内每一个城市地区的人们信息消费程度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到其贡献率均比较高,如图2所示。图2表明了广东省内各个城市在2011以及2013年的信息消费差异性。

以河源市为例,其2011年的泰尔指数贡献率为负值,表明河源市的整体信息消费水平差距不大,但是河源市的贡献率在2013年由负转变为正值,这表明了河源市的信息消费差距已逐渐增加,对广东省的整体差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其他城市的贡献率在这两年内均实现了增加,这表明这些城市的信息消费水平的差距呈现稳步增加的现象。因此,广东省在提高珠三角地区内的信息消费产品以及信息消费服务等方面的水平时,可针对上述分析采取较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改善策略

若要改善广东省的信息消费水平差异性,应先减小各个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在推进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发展之外,亦要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较大力度的帮扶。想要社会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然先要对信息消费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这样才能够彻底对广东省内各类信息消费服务以及人均收入进行改善,能够大幅提升广东省内信息消费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珠三角地区为首的东西翼等地区间的信息消费差异是信息消费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若将这部分差距减小,则会大大提升广东省内各个区域间的信息发展水平。对于区域内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采用让发达城市带动帮扶欠发达的地区,这样可以实现地区间的资源共享以及将地域优势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而目前广东省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内,这也为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利好的政策支持。

因此,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广东省大部分企业应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深入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并积极向信息消费靠拢,以达到广东省内区域间信息消费水平的平衡。

切实提高各个城市间的低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考虑到收入较低的群体,在这类地区,信息消费的基础设施已经做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低收入群个体的可支配的收入有限,因此,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人均收入,可切实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信息消费水平。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应着重优先发展利于信息消费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采用一对一帮扶,并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逐渐协同经济快速发展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有效缩小城市间的信息消费差距。因此,广东省政府应从基础通讯、文教卫生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对于城市间的通讯基础设施,应重点发展互联网的建设。在教育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大学以及研究院的各类资源的优化配制,应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分散化,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重点对广东茂名以及河源等城市进行重点教育资源投入。这种措施不仅仅让学生受益,亦可以让广大市民均能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在文化发展方面,每个城市均需要对其自有的图书馆、电视台等加大投入力度,不仅是对经济发达的地区,更要对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进行文化方面的投入,这亦成为提高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整体素质的关键性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冲,邓智文,何鑫星等.信息化地理信息产品检查与评价系统构建技术[J].地理空间信息,2017,15(2)

2.汪旭晖, 张其林.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框架、机理与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3.姚曦,简予繁.社会化媒体中消费者生成广告的影响因素模型及作用路径[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2016(8)

4.徐健.观念与行为的背离:广西瑶族村寨信息消费状况考察——一项关于瑶族信息消费与社会发展的微观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6(12)

5.李西建.当代中国消费意识形态的构建——对消费文化理论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6.张肃.中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水平估计与收敛性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31(9)

7.Seo J,Goodman M S,Politi M,et al. Effect of Health Literacy on Decision-Making Preferences among Medically Underserved Patients[J]. Medical Decision Making, 2016,36(4)

8.Schulz-Hardt S,Giersiepen A,Mojzisch A. Preference-consistent information repetitions during discussion:Do they affect subsequent judgments and decision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6(64)

9.Land W M. Action Effects and Task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Anticipatory Priming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ask-Related Stimuli in Experts:[J]. Plos One, 2016,11(6)

10.施茜,裴雷,李向舉等.信息化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扩散研究——以江浙信息化政策样本为例[J].情报学报,2016,35(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泰尔指数评价体系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江苏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时空变化研究
异质性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变动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测算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