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分析

2017-11-04郭崇博士生李晓梅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居民消费互联网+

郭崇++博士生++李晓梅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业的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发挥了信息共享融合的优势,节约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尤其刺激了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城乡二元的消费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而促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实现。

关键词:商贸流通 互联网+ 居民消费

相关文献概述

商贸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承接生产的后续任务,另一方面又承担着促进消费的作用。商贸流通业通过发展其物流渠道,减少交易成本,从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商贸流通能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中的搜寻成本,提高市场配置效率,刺激消费需求(Cachon,2008)。宋则和赵凯(2009)通过收集我国1978-2006年数据,实证发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居民消费。

由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导致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大是扩大需求需要解决的难题。高帆(2013)通过比较城乡居民消费和恩格尔系数发现,中国存在库茨涅兹倒“U”型曲线。李春玲(2014)通过收集2001-2011年城乡居民耐用品消费意愿数据,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对于家庭耐用品消费的差距正在逐渐减小。谢乔昕和宋良荣(2016)选取我国2001-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整体上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加,同时缓解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除了收入差距的影响,城镇和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悬殊也是重要原因。供应商对于农村市场可能存在歧视,同时农村物流成品高,使得一些厂商放弃了农村市场,形成了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农村居民可以选择的商品种类较少,从而进一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异。

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一)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开放与发展,商贸流通行业的结构与发展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电商与物流的融合共享已逐步完善。根据我国商贸物流运行报告显示,虽然2016年重点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益有所下滑,但是总体上我国商贸物流行业还是呈现稳步健康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全国社会物流总需求稳中趋升,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物流总额为167.4万亿元,同比增长6.1%。另外,消费零售市场物流保持稳步增长,大宗商品商贸物流需求缓慢增加,进出口物流由降转升。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商贸物流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出现为农村商贸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淘宝村的增加说明了农村电商物流的推广与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宽广的市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农产品丰富,但是缺乏广告与推广,知名度不高,物流配送成本也高,使得农产品的销售受限。现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方式,产品信息的共享与扩散,农村物流中心的建设与完善,明显降低了物流成本,农村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商贸流通的方式也在发展转变。例如医药行业,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建立了互联网药品交易平台,市场中出现了具有规模的医药电商,为医药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各地也在响应医药电商发展的需要,逐步建设扩大医药物流中心,使得传统的医药流通企业能够与电商平臺更好融合共享发展。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1996-2012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从1996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加明显。受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在2008年出现了小幅回落,之后从2009-2014年以快速增加的态势发展,在2014年达到了将近55万亿元的销售额。在2015年又呈现了小幅度回落,下降到51万亿元。但是,从1996-2015年这二十年,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加了11倍多,可见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速度快,总量增加明显。

(二)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均得到提升,由图2可以看出,1996-201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由1996年不到4千元增加到2012年超过了1万6千元,城镇人均消费翻了4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由1996年1千元增加到2012年将近6千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加了5倍多。可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增加速度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说明农村居民存在较大的消费潜力,这也是未来刺激消费努力的方向。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了新的方式,解决了以往消费渠道少、消费品种类有限的问题。随着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在增强,如何提供有效的需求,完善商贸流通在农村的网络也是商贸流通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2013年起城镇与农村居民合计统计,由于统计口径的调整,很难辨别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于受到季节因素调整,从整体数据可以看出,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呈现周期性特征,总体上保持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第四季度增长较快(见图3)。

我国商贸流通对消费的影响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增加了消费的便利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居民消费不方便,农村商贸市场提供给农村居民消费的选择有限。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使得市场中的零售网点增加,增加了消费者消费的便利。一些物流公司利用自身已有物流网络创办了便利店,节约了采购、物流的成本,同时,对于品牌的推广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消费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平台上下单,不仅节约了时间还能获得一些优惠,由于消费便利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消费需求。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消费的增加。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村居民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者群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我国城镇化水平限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往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逐步增加,农村交通限制使得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很难在实体店得到实现,这就需要电子商务的供给满足缺口,增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有效供给,弥补以往缺陷,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现城乡居民消费共同增加。endprint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加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居民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收入增加使得社会形成了一部分高收入群体,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仅包括物质商品的消费,更需要精神产品和高档商品的消费。商贸物流的发展为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提供更多的供给选择。同时,精神产品和高端产品消费的增加也为我国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驱动力。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促进了市场机制的实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意味着市场中有了更多的竞争,经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筛选,好的企业存活下来,产品质量不过关的企业淘汰,这本身就有利于培育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大数据网络的建立,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有利于消费者甄别缺乏诚信、存在欺诈的企业,弥补信息不对称的缺陷,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增强利用电子信息的能力,建立完善大数据。在商贸流通中,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消费者偏好的把握、商品的拣选以及信息的及时处理都有极强的促进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商贸流通的成本。但是,此种成本的降低并未体现在物流上,而是在商流上,即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商务谈判、合同签订、款项支付等成本,而对于运输、包装、储存等物流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却并未产生明显效果。一方面是由物流本身与商流不同的特点所决定,另一方面则是源于物流业在利用电子信息时的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高。受制于物流人员本身的水平和信息建设水平,物流运输仍然在适应“互联网+”,而未能良好运用,其效率并未显著提高。假如能够利用“互联网+”的辐射效应,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合理制定运输计划、选择运输路线、改善运输方式,我国的物流成本将会显著降低,物流服务水平更会明显提高。

市场千变万化,政府的调控却无法做到每次都恰到好处。农业生产受季节变化和诸多因素影响,使得农产品相较于其他产品更加脆弱,而政府的“后知后觉”与市场因素的叠加,会放大农产品商贸流通的问题。“互联网+”恰恰具有解决此种问题优势,即利用大数据的支撑,及时、准确反映市场信息。

第二,进一步节约运输成本,促进物流企业信息共享融合。商贸流通的另一个问题来自于运输成本,即使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带来了商流成本的显著下降,拣选、分发成本的降低,运输成本却并未因此得到降低,反而是有升高的趋势。虽然有人在总结中国运输成本时与美国进行了比较,其结论是中国的运输成本比美国更低,但抛开更高的人力成本、更好的服务水平,中国物流成本凸显在运输之上的是各种费用的堆叠,以及由物流节点衔接不畅、城市交通拥堵、货运车辆进城难、退换货逆向物流等运输外的因素而带来的物流损失。其结果是物流费用偏高,而物流企业收入增速明显低于物流费用增速,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偏高。

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割是制约我国商贸流通的另一重要问题。我国物流的体制障碍是一种壁垒式障碍,在物流過程中,航空、水运、铁路、公路四者本身可以无缝衔接,以最低的成本完成运输。但是在货物传递过程中却是出现四种运输方式各自为政、互相割裂。繁琐的手续、监管部门的乱收费以及物流资源的限制导致我国物流在运输过程中的体制成本偏高。铁路比公路便宜四分之一,水路比公路便宜三分之二,但我国的现状是主要依靠公路运输,联运的优势无法体现。再加上水运、航空、铁路、公路、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收费和繁琐手续,货物每转运一次就会增加一次成本,致使物流费用不能真正体现在优质的服务上,而是损失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三,重视农村消费安全问题,加大对农产品的推广。“互联网+”为农村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城市商品可以通过流通进入到农民家庭中,足不出户也能够购买丰富的商品。然而“互联网+”却并没有将农村的蔬菜更便宜地带到城市当中,农村的商贸流通陷入只进不出的怪圈。城市消费者有需求,农村也有供给,但商贸流通不畅通。一方面是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腐损率高,另一方面是信息的不对称,需求与供给没有能够牵线搭桥。

农产品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商贸流通模式,“互联网+”对农产品的影响显然不够。电子商务新模式下,农产品流通不仅需要从农业生产和分销渠道上入手,更要从农村经济组织上入手,使农村能形成有竞争力的经济组织,有能力联合农业生产者,并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迅速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

第四,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商贸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商贸流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流通企业组织化不高使得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发展意识落后,没有通过行业发展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在物流飞速发展的促进作用下,我国的商品消费也大大提高,但物流业本身的服务水平并未真正提高,商流服务也常常因为不诚信的问题使消费者难以获得享受。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商贸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竞争分散、秩序混乱。互联网没有带来优势,反而成为小商人规避风险、侵害消费者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张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2.谢乔昕,宋良荣.流通业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消费二元性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6(2)

3.赵凯,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J].财贸经济,2009(1)

4.程艳.商贸流通理论的发展及评述[J].浙江学刊,2007(5)

5.高帆.我国城乡消费差距变动:特征、成因及转折点分析[J].学术研究,2013(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居民消费互联网+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居民消费